天天看點

為什麼父母付出這麼多,依舊換不來孩子的回應

為什麼父母付出這麼多,依舊換不來孩子的回應

曾在網上看到一條視訊,視訊中的爸媽經常對孩子說這樣一些話:

“我累死累活地幹活,給你買最貴的蝦......要不是因為你,媽媽才舍不得買這麼貴的蝦,你看爸爸,隻能吃剩飯。”

“為了你報興趣班,你爸一年都沒有打過車,也沒有新衣服穿。”

“你看,你多幸福,你隻要好好學習,爸媽就是砸鍋賣鐵,也要把你供下去。”

......

父母口中的“都是為了你”,成了孩子童年逃不出的噩夢。

李雪琴在談到原生家庭的話題時,曾說:

“當下,很多中國家庭的親子關系裡面,犧牲感都特别重。

最基礎的包括,這排骨給你吃,我嗦一嗦那杆;這魚最好的地方都給你,我吃那刺多的魚尾巴。

可是,明明這條魚很大,為什麼一定要選擇不好那一部分,反複強調自己的付出?”

是啊,很多時候父母的付出和給予,本應該是愛的表達。

但當這種“付出”變成了“犧牲”,就會過于厚重,反而成了束縛和壓力。

為什麼父母付出這麼多,依舊換不來孩子的回應

父母的過度犧牲,換不來孩子的快樂

父母的付出,本應該是愛和關心的象征,但因為有的爸爸媽媽“特别擅長”犧牲,這些付出變成了孩子需要背負很長時間的心理負擔。

黃執中在《奇葩說》裡講過那個著名的吃魚頭的故事:

媽媽為了把魚肉讓給孩子吃,吃了一輩子魚頭。媽媽一直到臨終前,才對孩子說:其實我從來就不喜歡吃魚頭。

黃執中說完這個故事後感歎道:“我覺得這個孩子,好難啊!” 

因為媽媽臨終的這句話,可能會讓孩子愧疚和自責一輩子。

當爸爸媽媽不斷向孩子強調自我的犧牲和付出,孩子會覺得家人的巨大犧牲都是被迫做出的,都“怪我”。

為什麼父母付出這麼多,依舊換不來孩子的回應

長此以往,孩子會對父母懷有愧疚感和負罪感,甚至覺得自己來到這個家庭是他的原罪。

同時,在這種負罪感的驅使下,孩子往往會對自己有過高的要求、也不舍得對自己好。

他們會覺得“不要辜負家人的期待”,把家人的意志和需求放在第一位,進而壓抑自己内心的渴望,喪失自我成長的動力。

這樣的孩子,“負重前行”,很難找到自己人生的命題,也很難實作自我的價值。

以愛為名的“勒索”,困住了内疚的孩子

美國心理咨詢師蘇珊·福沃德提出“情感勒索”的概念。

講的是在一段關系中,一方利用另一方的恐懼感、道德感、罪惡感來控制對方,以達到自己的目的。

這種以“軟暴力”讓他人妥協的方式,在親子關系中屢見不鮮。

為什麼父母付出這麼多,依舊換不來孩子的回應

作家馬家輝就曾經曆過這樣的創傷。

在他小的時候,家中七口人,條件并不富裕。

有一天,父親買了一個芒果分給大家。

孩子的天性讓他對芒果的味道意猶未盡,他便用攢的錢買了一個芒果,等家裡人全都睡了才拿出來吃。

沒想到他偷吃的行為被父親發現,并且被指責為“自私”。

在父親看來,馬家輝享受着家人對他的“付出”,卻不懂“分享”,這就是不懂事。

是以,這段“黑曆史”總會被父親拿出來說事。

由“吃”産生的内疚感,讓他陷入了對美食的抗拒。

直到他成名後,即便不用再為買不起美食而小心翼翼,但從小父親帶給他的“壓迫感”,讓他始終對食物很“冷淡”。

這種“内疚感”就像滋生的迷霧一樣,困住了他的未來。 

在家庭生活中,我們常聽到這樣的話:

“我們辛苦工作,還不是為了你。”

“你隻有從現在開始努力,以後才能報答我們。”

“爸媽為你犧牲了這麼多,你一定不能讓我們失望。”

似乎,“愧疚誘導”已經成了父母的“必備技能”,“情感勒索”也成了孩子揮之不去的“心理創傷”。

這種親子之間的“拉鋸戰”,正在讓孩子缺愛,讓父母失控。

為什麼父母付出這麼多,依舊換不來孩子的回應

孩子真正需要的,是父母的價值感

育兒,從來不是靠犧牲、脅迫就能成功。

孩子的成長,其實是需要力量的。

犧牲感,往往是扼殺力量感最快的東西;價值感,才能真正給到孩子滋養。

而給孩子價值感也不難,父母活出自己,活得快樂,活出榜樣即可。

雜志《人物》曾報道一對母女。

媽媽胡永平說:“做母親,需要付出,但不能犧牲。”

她一直秉持一個原則:先是自己,然後才是母親。

她不會因為女兒,就對生活妥協,委曲求全。

她對女兒的養育,也很随性:不會無微不至地照顧女兒的飲食起居。

女兒高中畢業要去英國留學,女兒說不用送,她就真的跟朋友去越野了。

母女間,沒有犧牲和奉獻,也沒有控制與束縛。

但受媽媽的影響,女兒成長得特别獨立有主見。

女孩表示,是媽媽讓她懂得,要敢于追求自己想幹的事,不要被世俗束縛。

把自己放在第一位,優先滋養自己,父母内心富足了,才能帶動孩子成長。

這就是活出自己。

為什麼父母付出這麼多,依舊換不來孩子的回應

莫言小時候,家裡過得很辛苦。

尤其是母親,不僅是家裡挨餓最多的,也是幹活最多的。

他一直以為母親會一邊勞作一邊哭泣。

但愁容滿面的母親,在辛苦勞作時,嘴裡竟然哼唱着一支小曲!

母親的這份樂觀豁達,教會莫言在挫折和苦難面前,不抱怨不訴苦,而是樂觀面對,積極處事。

與其談犧牲,說辛苦,不如笑着去面對,給孩子傳遞正能量。

這就是活出快樂。

為什麼父母付出這麼多,依舊換不來孩子的回應

“童話大王”鄭淵潔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一直堅持着一個原則:

“先學爸,後學霸。”

他從不對孩子說“你要努力”,而總是對自己說“鄭淵潔,你要努力”。

他曾每天四點半起床寫作,寫6000字,36年從不間斷。

女兒好奇他為什麼這麼早起。

他說:“先把最重要的事做完,這樣一天就非常輕松了。”

在這樣的身教下,女兒從上國小第一天開始,回家第一件事就是先寫作業再做其他事。

女兒說:“我隻有成為全校第一,才算真正的鄭淵潔的女兒。”

後來,女兒以全校第一的好成績,被6所名牌大學錄取。

是以,與其綁架孩子成長,不如閉上嘴、擡起腳,走好自己的人生路示範給孩子看。

這就是活成榜樣。

為什麼父母付出這麼多,依舊換不來孩子的回應

胡适先生在《我的兒子》一文中寫道:

“我養育你,隻是血緣使然的生物本能;我既然無恩于你,你便無需報答我。”

誠然,孩子因你而來,卻不是為你而來。

為人父母,總想着子女成為人中龍鳳,這本沒有錯。

錯的是父母用“犧牲感”索取這種期待,讓孩子失去了選擇權。

很多時候,多一份“給予”,少一份“索取”,才是父母給孩子最好的家教。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