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功效護膚賽道在井噴式增長之後,進入了在功效原理和外部宣稱等多個層面的激烈“内卷”。專業皮膚科醫生群體的更多加入,讓功效護膚從基礎研究到科學傳播的全鍊路都找到升維和疊代的可能性。
不過,整體看,皮膚科醫生群體與功效護膚品産業的合作還處于相對初級的階段,“醫研共創”甚至在不少企業中還停留在概念炒作的層面。
真正有效的“醫研共創”是怎樣的?皮膚科醫生群體将在功效護膚産業中扮演怎樣的角色?放眼未來,皮膚科醫生與産業的深度融合還有哪些具體方向?
2024年1月20日,由優麥醫生發起、以“麥進星時代”為主題的“金麥豆之夜——第五屆皮膚線上教育卓越影響力年度盛典暨2023皮膚熱點高峰論壇”在優麥醫生APP和線下同步舉辦。會議同期釋出《2023中國皮膚科醫生與功效性護膚品産業發展洞察報告》(以下簡稱“報告”)為醫研共創給出了一份具體的行動指南。
曆時兩年一線調研報告出爐
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
《FBeauty未來迹》獲悉,從2022年到2023年,優麥科技根據不同職級分階段對皮膚科醫生展開了一場持續性的專業調研活動。該調研覆寫全國4000多名皮膚科醫生,并對24位各領域專家開展一對一深度訪談,通過全方位、多層次多元度調研,整合了一組全面豐富的大資料。其中,43.6%的醫生所在的醫院是化妝品不良反應監測基地,16.77%的醫生所在醫院有化妝品檢驗機構資質。
《2023中國皮膚科醫生與功效性護膚品産業發展洞察報告》指導顧問
在此基礎上,SIA科盟(SIA科學護膚創新聯盟)聯合優麥醫生、優麥科研院及知名皮膚科專家們共同發起這份報告,為皮膚科醫生與功效護膚品産業的融合找準着力點。
報告顯示,皮膚科醫生群體與功效護膚品有着天然親和性:85%以上的皮膚科醫生高度認可功效性護膚品具有臨床輔助作用。資料顯示,功效性護膚品在皮膚屏障修複(56.2%)、敏感性皮膚 (56.1%)及特應性皮炎/濕疹(47.2%)等方面應用占比較大。
與此同時,結合調研大資料,報告還梳理出當下功效護膚品領域的三大痛點:
1. 護膚品不良反應發生率仍居高不下,主要與産品問題/使用不當有關。資料顯示,96.86%皮膚科醫師每周至少接觸到1例化妝品不良反應。
2. 患者、消費者對功效性護膚品期望過高,并缺乏正确的護膚觀念與方法。95%的受訪醫生發現患者、消費者對功效性護膚品有過高期望,出現化妝品不良反應的主要原因是産品本身問題(55%)以及使用不當(34%)。
3. 患者、消費者與醫生的溝通不足導緻依從性下降,并出現護膚品認知的誤解,最終影響皮膚問題的改善。
針對以上痛點問題,報告也非常務實主義地從具體的皮膚問題和應用場景給出功效護膚品的臨床應用政策,在特應性皮炎、敏感肌、痤瘡、玫瑰痤瘡、黃褐斑、脫發、銀屑病等常見皮膚問題上逐一拆解,給出了具體解決方案。
值得關注的是,針對當下熱度飙升的醫美領域,報告從多個次元探讨了功效性護膚品在醫美全周期管理中的應用,皮膚科醫生和醫美醫生普遍認為在醫美“項目前”、“項目即刻”和“項目後”階段,均需要合适的整全護膚方案。
在功效護膚的醫研共創實踐中,找準皮膚科醫生的清晰定位是重中之重。結合調研,報告總結了皮膚科醫生的三重角色:
1. 皮膚科醫生是皮膚問題的研究者和解決者。他們掌握不同皮膚問題的診斷、鑒别、相應的診療能力,在此基礎上,能夠探索并研究相關皮膚問題的發生機制,為功效護膚産業鍊提供客觀依據和基礎研究支援。
2. 皮膚科醫生是護膚品功效和不良反應的判定者。皮膚科醫生掌握化妝品不良反應的鑒别和處置能力,并深度參與監管職能。
3. 皮膚科醫生是皮膚學和功效性護膚品的科學傳播者。通過多種途徑傳遞專業知識,他們幫助患者、消費者更全面了解功效護膚品的相關知識,積極開展護膚達人、護膚品企業的皮膚學和皮膚護理教育訓練。
看得清問題,摸得清思路,劃得清定位。當功效護膚朝着醫研共創方向疊代熱潮興起,這份皮膚科醫生一手調研報告對于美妝企業來說,無疑是一份詳盡的作戰計劃書。
皮膚科醫生在功效護膚的三重角色解讀
“找準定位十分重要。” 中國醫師協會皮膚科醫師分會顧問劉玮教授充分肯定了報告在皮膚科醫生推動功效護膚品發展的風向标作用。
來源:《醫美抗衰新思路與功效護膚的産業發展演變》圓桌論壇
在《醫美抗衰新思路與功效護膚品的産業發展演變》專題圓桌論壇上,劉玮教授與複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鄭志忠教授、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賴維教授、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陳瑾教授、杭州顔術時尚醫療美容診所宋為民教授、上海嘉會國際醫院丁蕙琳教授等國内頂級皮膚科專家一起,對報告内容進行深度解讀,其中上文提到的三重角色成為專家們熱議的亮點。
專家團一緻認為,在功效護膚品的核心問題——皮膚衰老的機理和标準研究上,皮膚科醫生應該當仁不讓,發揮職責作用。
劉玮教授指出,發炎性衰老、基底膜破壞、細胞衰老是功效護膚品在抗衰領域研究的關鍵方向。賴維教授從膚色和暴露學領域解讀色素的沉着,黃斑、光老化對皮膚衰老的影響。此外,鄭志忠教授則将皺紋、皮膚的色素沉着、皮膚的角質化和毛細血管擴張歸納為皮膚衰老的4個關鍵評判次元。
在臨床應用政策上,皮膚科醫生可以在色素沉着、黃褐斑、光老化、發炎細胞衰老等多個方面,通過醫療和功能性護膚品牌的共同作用,為消費者、患者給出更有效的解決方案。
同時,皮膚科醫生還可以通過醫美與生美結合的整全護膚方案,為傳統醫美找到新的突破口。簡言之,功效護膚給予被醫美“破壞”的皮膚屏障給予充分的修護,對于圍術期的護了解決方案能讓醫美變得更安全、有效。與此同時,醫美也能夠在功效護膚品的支援之下,進行更多的功能探索甚至效果加乘。
特别要指出的是,整全護膚還可以用精準護膚的思路進行“強化”。劉玮教授認為,精準護膚與整全護膚并不沖突,精準護膚是一種對皮膚問題發生機理、尋求解決方案、探索功效路徑的科學技術思路,而整全護膚同樣需要這樣的思路作為支撐。
同時,皮膚科醫生也是精準護膚思路之下功效護膚的重要參與者。劉玮教授表示,從品牌定位和基礎研究一路延伸到品牌科學傳播,皮膚科醫生都應該起到關鍵作用,充分發揮研究者、裁判官和傳播者的角色作用。
針對報告中對皮膚科醫生設定的定位,劉玮教授對皮膚科醫生群體提出了許多具體提升要求,例如深度學習化妝品成分、配方,了解、認知化妝品功效。他指出,“皮膚科醫生将助力功效護膚品産業更好更快地發展。明确群體定位的同時,也對自身提出更高要求。不僅要不斷學習,還要放下身架,虛心向其他專業人員學習,提升實踐能力和護膚品的認識。”
醫研共創加速破局功效護膚“内卷”
報告的釋出以及與之伴随的衆多國内頂級皮膚科醫生的深度解讀,無疑為當下極度内卷的功效護膚産品,提供了一套體系化的解題思路。
有目共睹的是,當下的功效護膚市場正面臨兩大嚴峻挑戰:
一方面,正常的成分思維、功效思維正在向精準護膚的體系升維,企業在品牌定位、基礎研究和産品開發階段,必須補齊皮膚科學的基礎研究闆塊,在“循證醫學”的思維下,為所有的症狀、功效和機理打造完整的“證據鍊”體系,從對症護膚進階為對因護膚。
2001年美國紐約州立大學醫學中心提出的循證醫學證據等級“金字塔”
另一方面,當下絕大多數護膚品牌都在追求功效化,同質化競争日益嚴重,消費者和行業在大量科學護膚知識的“灌腦”之下,對功效概念漸漸麻木,“成分等于功效”的認知失效導緻信任成本再度拔高,品牌在科研端的體系化輸出迫在眉睫。
業界科研人員認為,長遠來看,功效護膚長遠發展的重心仍在醫學範疇,神經科學、再生醫學等多個醫學領域的深挖價值,已經成為目前頭部化妝品企業的共識。
透過市場上産品的内卷,我們更應看清的本質問題是:功效護膚缺乏創新的增長次元,隻能在功效、成分等傳統解決方案裡堆疊式做功。
通過醫研共創為功效護膚打開新思維,啟動系統性更新,正是優麥科技舉辦會議、釋出報告的初衷。
據《FBeauty未來迹》了解,此次會議的平台優麥醫生隸屬優麥科技,旗下産品包括優麥醫生APP、優麥科研院、優麥皮膚網際網路醫院等,基于“打造皮膚科數字醫療生态圈”的目标,優麥科技目前已構築起覆寫“D+B+C”端的專業平台型企業。
優麥科技為功效護膚的醫研共創摸索出一套核心解決方案——優麥CPBU(Consumer Products Business Unit)。作為優麥皮膚健康科學營銷團隊,優麥CPBU在不斷探索和市場驗證中打造出了完善的皮膚健康營銷體系:
通過醫生端口碑營銷、優麥科研院專業解決方案、IMC數字整合營銷三大服務子產品,CPBU為品牌實作消費者信任破冰,全方位賦能功效護膚品牌科研體系,為化妝品品牌、産品提供科學營銷解決方案。
在此之前,優麥已經通過優麥醫生等産品,打造出全國最優質皮膚科醫生的專業平台。據《FBeauty未來迹》觀察,衆多國際一線品牌均已與CPBU展開深度合作。
此次金麥豆之夜上,品牌、皮膚科醫生群體在優麥平台上共創的熱門文章、優質欄目以及卓越品牌得到業内專業認可。其中歐萊雅集團旗下高端院線專業品牌修麗可榮獲“優麥醫生2023年度整全護膚先鋒品牌獎”,珂潤潤浸保濕滋潤乳霜榮獲“優麥研選-2023年度屏障修護面霜”稱号,絲塔芙舒緩修護精華榮獲“優麥研選-2023年度舒緩修護精華”稱号,歐萊雅(中國)研發和創新中心研發專欄《歐萊雅顔究院》榮獲“2023年度卓越創新欄目獎”
從科學性、适用性、功效性、安全體系、安全性、合理性等多個專業次元出發,聯合多位專業醫師制定“優麥研選”正在成為功效護膚品重要标準之一。
更重要的是,優麥已經精準地踩在了情緒護膚、醫美、再生醫學、精準護膚等國内外知名化妝品企業重點布局的未來技術方向上,為功效護膚品牌未來的發展提前做好布局。
功效護膚的醫研共創時代已經拉開序幕,總有一些人沖在最前方,為後來者點亮火把、穿透迷霧。
作者/陳龍
校對/李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