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相信好人有好報的。
一個河北的退休科級幹部馬樹山,舉報在職的副廳級幹部,因“涉嫌诽謗罪和誣告陷害罪”兩項罪名被羁押。縣、市、省對此都默不作聲。
在很多人看來,這翻不了身了。或許馬樹山本人也這麼認為。可是,戲劇性的一幕發生了:最高檢親自下場後,地方承認“錯誤”,馬樹山得以釋放。
1.
在新聞報道此次遷西退休幹部舉報縣委書記案中,馬樹山的個人形象配圖,使用最廣的是上圖。馬樹山的身上披着“遷西縣第七屆道德模範”绶帶。
配圖者意圖明顯:馬樹山是一個好人,其事迹得到過官方認可。
“馬樹山會是壞人?會做诽謗、陷害的事?”一個月前,當馬樹山被當地羁押的消息傳開後,河北省唐山市遷西縣新集鎮代各莊村的殘障人士馬傑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覺得這次肯定是政府抓錯人了。
馬樹山和馬傑是同村人。自馬樹山上世紀90年代退休後,就一直關注起代各莊村老幹部、貧困戶等五類人群,逢年過節會送上慰問金或慰問物資。
寫到這裡,筆者覺得馬樹山這點很像體制内上司的行為。不同的是,一個是用公款慰問,一個是自掏腰包。
據不完全統計,多年來馬樹山慰問的代各莊村五類人群合計500多人次,金額上十萬元。
這實在是一個不能忽略的數字。
2.
馬樹山确實是從上司崗位上退下來的,這也難怪他的行為方式存在上司式痕迹。退休前,馬樹山的職務是遷西縣農經中心(縣農業局二層機關)黨支部書記,級别為正科級。
在縣級,能熬到正科級退休,在職級并行尚未推廣的年代,是一個令人羨慕的存在。
如果馬樹山能像中國很多老幹部一樣,退休後及時隐退“官場”,隻是幹一些釣魚、打牌、帶孫子、跳老年舞、讀書看報練書法的日子,别人也無話可說。這完全是合情合理的中國老幹部的常态化生活。
但馬樹山完全閑不住。除了上面介紹的關心當地五類人員生活,他還特别喜歡做教育公益事業。他自掏3萬元為建立後的代各莊國小配了座椅闆凳和電腦,為李莊子國小捐款1萬元。
他還自掏4萬元,恢複重建代各莊評劇團,并為劇團購置了戲服。更可貴的是,在劇團影響擴大産生收益後,他在起草劇團董事會章程時,白紙黑字地寫明自己分文不取。
這種大公無私精神真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初步統計,多年來,老馬自掏腰包投入到遷西縣教育和文化等公益事業上的資金已逾20萬元。
3.
如果隻是做公益、關愛幫助特殊群體,頂多隻能展現出“善”,這是普通企業家甚至普通老百姓就能做到的。對于在上司崗位浸淫多年的馬樹山,他對自己的要求更高!
馬樹山在農口工作多年,在農業領域有較廣的人脈。為了讓代各莊的鄉親們過上更好的生活,他考察了很多項目,最終選擇了優質蘋果、葡萄種植的千畝果園項目。
他以7年20萬終身俸為風險保證金,說服村幹部和村民,在當地搞起了千畝優質果木種植。
他走進老人生活,調查興建老年較高價的電梯大廈的可行性,撰寫了35份論證報告,送出縣上司後,規劃變成了現實。
他關心基礎設施建設,論證遷西縣青山路改造工程,最終讓當地政府投資200萬,癱瘓10餘年的改造項目最終落地。工程竣工當日,千餘戶老百姓念叨着他的奉獻。
馬樹山還利用自己人脈廣、威望高的優勢,為當地青年介紹對象。經他介紹成功結為夫妻的青年已有40多對。
4.
讀到這裡,筆者和很多人都有一個相同的感覺:馬樹山一定是一個很有錢的人。中國古人不是說”達則兼濟天下“嘛!
實際上,恰恰相反。他家裡的電器和家具一直很老舊,仿佛停留在上世紀末,他的個人手機還是老年機。他因擔心冬天家裡水管會凍上,經常在屋外上公廁。
馬樹山在上司崗位摸爬滾打多年,不可能不知道官大一級壓死人及為官之道,他如果不”冒險“去舉報縣委書記,會一直在好人榜上被人們美談,威望也會一如既往地高。
可以預見,馬樹山恢複自由後,在當地從事公益或基礎設施建設性意見,難免遭受阻力。但是,為了更大公正,他顧不着這麼多。
5.
前幾年,一個叫”鄉賢“的詞較為熱,很多地方熱衷于邀請鄉賢到當地奉獻。什麼叫鄉賢?這是一個古老的概念,古代常常指卸任後回到地方繼續發揮光和熱的官員,比如唐朝的張九齡。
張九齡卸任回到老家嶺南後,發現當地交通崎岖、老百姓生活困苦後,就向朝廷建議修建大庾嶺的山路,借此連通沿海和内陸,改善老百姓的生活。這條建議被采納,老百姓從中收益1000多年。
馬樹山的能力和能量自然比不上張九齡,但是他在退休後沒有選擇獨善其身,而是依靠自己的認知、能力、影響力,繼續做着為百姓解憂、為政府增光的事。這,就是一種典型的鄉賢做法。他身上那種剛正不阿、不畏強權的精神,更是難能可貴的精神。
他的事迹對于推進法治政府建設,具有重要的裡程碑式的意義。
從這個層面上說,我們需要大力宣傳馬樹山,而不是僅僅盯着案件本身。
這是新時代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