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外婆給了你多少壓歲錢?”奶奶悄悄問孩子,孩子的回答盡顯教養

作者:飯飯媽媽育兒

隻要有社會,就有“奶姥之争”,其實這種事情很普遍,畢竟奶奶和外婆都是孩子同一輩的家長,而老人很在乎孩子和誰更親一些。

因為這樣老人會更有安全感,是以經常會有老人問孩子“奶奶親還是外婆親”之類的話,在得到肯定的答複之後,往往會“笑得很開心”,很有安全感。

老人們的這種行為,在新年給孩子發壓歲錢的時候,也得到了很全面地展現。

“外婆給了你多少壓歲錢?”奶奶悄悄問孩子,孩子的回答盡顯教養

“外婆給你多少壓歲錢?”奶奶悄悄問孫子,哪料孩子說出了這樣的話

小東剛出生的那段時間,一直是孩子外婆帶的,當孩子到了上幼稚園的時候,便開始由奶奶帶。是以,孩子和外婆、奶奶的感情,幾乎是“對半開”的。

過年的時候,小東家按照習俗,初一的時候到奶奶家拜年,其實也就是在自己家先給爺爺奶奶拜年,之後去給本家親戚拜年。

而在初二的時候,就到外婆家拜年,之後再去給外婆這邊的親戚拜年。

這種拜年的方式,讓奶奶總是有點“擔心”,畢竟孩子去外婆家是在自己之後的,要是外婆問孩子“奶奶給了多少壓歲錢?”

“外婆給了你多少壓歲錢?”奶奶悄悄問孩子,孩子的回答盡顯教養

然後給孩子更多的壓歲錢,自己就太沒有安全感了,擔心孩子會不會因為“更多的壓歲錢”而更喜歡外婆。

是以,當孩子初二在外婆家拜年回來之後,奶奶就趁沒人的時候,偷偷地問孩子:“外婆給你多少錢紅包?”

本來,奶奶覺得孩子會老老實實地将金額說出來,畢竟孩子還小,還是很好“哄”的。但是,孩子接下來說的話,卻是奶奶完全沒有想到的。

孩子說:“我的紅包在媽媽那裡,媽媽幫我保管呢,當時因為想着和‘平闆’(外婆家的拉布拉多)玩,是以還沒看紅包有多少錢。”

這樣的回應,着實令奶奶沒有想到,讓奶奶不知道該如何繼續問,奶奶也不好直接去問孩子媽,畢竟這種問題隻能夠偷偷地問,要不然讓人誤會自己“小心眼”。

“外婆給了你多少壓歲錢?”奶奶悄悄問孩子,孩子的回答盡顯教養

小東的這種回應,其實并不是由小東自發想出來的,而是媽媽的授意。

因為孩子的外婆其實和奶奶一樣,也擔心自己給的壓歲錢少,孩子會和奶奶更親。

是以,在孩子去拜年的時候,也偷偷地問了孩子同樣的問題,而孩子的回答,也是一樣的,進而避免了二老的“攀比”,也省去了很多“家庭内部鬥争”的可能。

過年的壓歲錢紅包,其實就是家長對于孩子的一種美好祝福,我們應該正視其文化含義。

另外,孩子在過年收壓歲錢紅包的時候,其實也是盡顯家庭教養的時候,是以,有事情是不能做的,家長一定要注意提醒孩子。

“外婆給了你多少壓歲錢?”奶奶悄悄問孩子,孩子的回答盡顯教養

過年,孩子收壓歲錢紅包時,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

這些資訊早點告訴孩子,孩子不失禮,凸顯教養

▶孩子收到壓歲錢,要注意“3大忌”

①避免當面打開

壓歲錢是一種祝福,當長輩的面打開來檢視裡面的金額,是一種不禮貌的行為,也是一種不尊重文化的行為,其表現出的是過于在乎金額多少的意思,忽視了壓歲錢的文化意義,缺乏一定的禮貌修養。

②避免對紅包金額評頭論足

在知道壓歲錢金額多少之後,孩子不應該對壓歲錢的金額評頭論足,因為這種行為相當于将長輩視為“談資”,而将自己擺在高位,是一種極大的不尊重行為。

“外婆給了你多少壓歲錢?”奶奶悄悄問孩子,孩子的回答盡顯教養

③避免與其他人互相攀比

攀比的行為是非常不可取的,這不僅可能會讓孩子與小夥伴之間的關系變得更加嚴峻,還可能會引起一些長輩的不快,畢竟長輩都是要面子的,孩子如果經常在别人面前提起“XX給了我XX紅包,XX給了更多”等等,會讓給紅包較少的家長很難堪。

▶孩子收到壓歲錢時,懂得這些禮節彰顯教養

①注意禮貌,雙手接紅包

接受來自長輩的祝福,需要拿出自己相對應的表現。其實,雙手接紅包,不僅是對長輩的禮貌,更是對祝福的重視和在意,代表着自己接受這份祝福,自己會享受到這份祝福的好處。并且,在接過紅包之後,還需要對長輩說“謝謝”。

“外婆給了你多少壓歲錢?”奶奶悄悄問孩子,孩子的回答盡顯教養

②注意禮儀,先拜年後拿紅包

一般來說,在串門收壓歲錢的時候,都是需要一定的儀式流程的,雖說各地的流程細節可能有所不同,但是大體上都是“先拜年,後拿紅包”的。

是以,孩子們不要一進門就嚷嚷着要紅包,如果真的很迫切地想要拿到來自長輩的壓歲錢,可以讓孩子一進門便開始拜年。

而拜年之後長輩自然會拿出紅包,兩種行為的效果一樣,但是寓意可不一樣。

③收到壓歲錢之後,要交給家長保管

這麼做主要是考慮到三個問題,第一就是孩子的保管意識不強,加上過年肯定會“瘋跑”,是以壓歲錢孩子自己保管的話,丢的幾率是較大的。

“外婆給了你多少壓歲錢?”奶奶悄悄問孩子,孩子的回答盡顯教養

第二就是避免被他人竊取,比如被别人偷、搶,甚至會被一些小攤小販強買強賣等。

第三就是避免孩子亂花錢,也避免孩子是以養成不好的理财習慣。

不過,家長隻是替孩子保管,可不能不經過孩子的同意就“私吞”孩子的壓歲錢哦。

寫在最後

過年收壓歲錢的時候,也是孩子向外展示自己“修養”的時候,也是家長們展現自己孩子“教養”水準的時候。

是以,家長們一定要囑咐好孩子,讓孩子知道在收壓歲錢的時候,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這樣孩子不容易失禮,也顯得有家教。

(本文圖檔均來源于網絡,侵權立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