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甲骨文獲獎第二批之"臺"同樣是錯釋!

作者:玄鳥商

甲骨文獲獎第二批之"臺"是錯釋!

吉林大學周忠兵送出的考釋文章《出土文獻所見“仆臣臺”之“臺”考》獲得了一等獎。

周忠兵破譯的甲骨文“台”:
“台”是古代對奴隸的一種稱謂,光看這個甲骨文符号,你可能根本想象不到這和“台”有什麼關系。而周忠兵撰寫的論文,則從形、音、義多個角度對這個字第一次做出了完整的解釋。
曆時多年,破譯“密碼”的關鍵在于周忠兵敏銳得發現了一處沖突。
“‘台’作為一種身份低下的奴隸,它在傳世文獻中的用例甚多,但在出土文獻中的用例目前學界考定者隻有四例,可謂罕見。相反,與“台”詞義接近的“臣”、 “仆”,它們在出土文獻中的用例很多。”在論文開頭,周忠兵提出疑問。
據此,周忠兵推論,對于甲骨文、金文中有一些用作“台”的文字以往未被準确地考釋出來。周忠兵進一步解釋,商周時期,臣、仆、台三者在出土文獻中分别表示身分較高的家臣與身分低下的奴隸。“臣字本義是睜開眼睛專注看,此字從兩臣,表示瞪大眼睛更為仔細看,可對應《說文解字》中的‘眙’。眙從台得聲,是以甲骨文、金文那些文字可以通假為‘台’。”
這樣的解釋放到古文裡,此前難以釋讀的句子一下子就通了。例如,甲骨文中有“賜台”這樣的用例,說明“台”可像物品一樣被賞賜,證明其身份低下。
“一系列釋讀形成了完整的證據鍊,環環相扣,互相驗證。不僅成功破譯了不少甲骨文句,同時,還進一步論證了商周時期,奴隸是普遍存在的一種社會身份,有助于我們了解商周的社會階層。”中國文字博物館相關負責人表示。

周所考釋的"臺"字及原始甲骨蔔辭:

甲骨文獲獎第二批之"臺"同樣是錯釋!
甲骨文獲獎第二批之"臺"同樣是錯釋!
甲骨文獲獎第二批之"臺"同樣是錯釋!

周忠兵以古籍中有表達身份低下的"臣仆臺"三字為依據,而"臣仆"二字于甲骨蔔辭常見,但"臺"少見。遂以此質疑為抓手,經過一番義音形"乾坤大挪移"的"嫁接論證",最終把此字證為周認為的表達身份低下的"臺"字。

"臺"字甲骨文圖形如下:

甲骨文獲獎第二批之"臺"同樣是錯釋!

所要破解的甲骨文字:

甲骨文獲獎第二批之"臺"同樣是錯釋!

這兩個字形完全不同的字經周忠兵東北虎似的一通操作,竟然合二為一了!而且還登上大雅之堂獲得了十四億大國的文字一等獎!真是一個敢想,一個敢獎,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産!真真令人目瞪口呆。

那麼這個"字"到底應釋為什麼呢?

從這個字的結構看,其由三部件組成:"臣臣子"。表達字義的是"臣"與"子"。"臣、子"是這個字的字魂和骨架,這兩個部件是此字的基本組成,是永遠不會改變的。而兩個"臣"字表達的是加重意思,這部分是重複表達。是以在漢字流傳過程中,兩個"臣"書寫繁複應該會有改變。

根據上述思路,查詢現代漢字中含有"臣子"且有三部件的字,遂發現如下字形:

甲骨文獲獎第二批之"臺"同樣是錯釋!
甲骨文獲獎第二批之"臺"同樣是錯釋!

将二字與要破解的甲骨文字進行對比,顯然第二個字的字形、字義更符合要破解的原字。

甲骨文獲獎第二批之"臺"同樣是錯釋!
甲骨文獲獎第二批之"臺"同樣是錯釋!

"兩個臣"字保留一個,另一個簡化為"又","子"仍然保持原樣。這個"字"從字形到字義都與原甲骨文字契合。

這個字為"孯",讀"堅qian",通掔,當緊固講。

 1. 固緊;使牢固:“令命昏緯狗,纂馬,~緯。”
 2. 除去。
 3. 厚實;堅實。
 4. 擊。
 5. 古通“牽”,牽引:“鄭襄公肉袒~羊以迎。”

從蔔辭原意看,這個"字"表達的也是希望羌人不反叛、更緊固的意思。

甲骨文獲獎第二批之"臺"同樣是錯釋!

作者:段斧正

日期:2024年1月20日

版權所有,抄襲必究,歡迎轉發。

https://shimo.im/sheets/WlArzZZ9GNf28eA2/ 《華夏古埃及王名表(作者:段斧正)》,可複制連結後用石墨文檔 App 打開

https://shimo.im/docs/473QyWd45zIJn03w/ 《《山海經全集》圖文破解收藏版》,可複制連結後用石墨文檔 App 打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