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卡脖子失靈,美晶片公司最擔心的事情出現了,中國廠商有了新選擇

作者:空天力量

美國對中國晶片卡脖子?事情發生了戲劇性轉折。

前言:近年來,為了遏制中國科技産業的發展,美國針對中國的“晶片戰”愈演愈烈。除了對中國晶片産業進行打擊,禁止向中國出口高端晶片之外,還對中國晶片設計和制造領域進行圍追堵截,組建所謂的“半導體聯盟”,意圖徹底切斷中國晶片發展的機會。

日前,美媒披露稱,拜登政府或将采取行動,進一步打壓中國晶片。簡而言之,美國又要動手了,結果受傷的第一家企業卻是自家的。

卡脖子失靈,美晶片公司最擔心的事情出現了,中國廠商有了新選擇

(美國加強對中國晶片産業的打壓)

1.美國政客開始恐慌,再次盯上了中國晶片

随着美國制造業的衰落,越來越多的美國政客開始恐慌,再次盯上了中國晶片。近日,美國國會衆議院敦促拜登政府盡快采取行動,消除中國傳統晶片對美國的巨大影響。傳統晶片指的是28納米以上制程的晶片,能夠用在新能源汽車、家用電器等諸多領域。

美國衆議院議員稱,中國已經成為了一些重要技術的供應商,而這種特殊的地位使其能夠牽制其他外國競争對手。是以,相關機構需要出台新的機制保護本國的晶片供應鍊,通過加征關稅來減少對中國晶片的使用。

不久前,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也流露出了相同的意思。事實上,美國有這樣的打算已經不是一天兩天了。2022年夏天,拜登政府就出台了《晶片法案》。随後對中國出口晶片的管制措施一步步加碼,圍追堵截不斷更新。

尴尬的是,雖然美國千方百計要打壓中國晶片産業,但有分析稱,這些舉動對中國影響有限。專家稱,中國老一代晶片制造技術已經很成熟了,在晶片市場激烈的競争下,價格是影響市場佔有率的重要因素,無論是美國還是其他國家都做不到中國的成本效益。

而且,中國有着龐大的市場,美國對于部分産品的進口管制依然很有限,更何況中國還在加速提升晶片的自主研發能力。對于美國來說,這或許就是偷雞不成反蝕把米。

卡脖子失靈,美晶片公司最擔心的事情出現了,中國廠商有了新選擇

(美國衆議院呼籲拜登政府采取進一步行動)

2.美國的刀,先砍到了本國企業

更令人絕望的是,美國砍向中國晶片的刀先傷到了本國企業。此前,美國商務部出台晶片出口限制後,就重點盯着英偉達。

然而上有政策、下有對策,英偉達很快推出了專門供應中國市場的晶片産品,性能比美國政府規定的要低一些。但結果是中國客戶變了,興趣可不止低了一點點。

最新資料顯示,英偉達在中國的人工智能市場占據極大的份額,且市場規模還在不斷擴大。對于英偉達而言,中國市場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一方面,來自中國市場的收入占據了英偉達總收入的五分之一,英偉達隻有擁有大量的資金,才能在晶片行業保持在全球前沿位置。另一方面,如果能長時間的占據在中國市場的巨大份額,将嚴重威脅到競争對手的位置。

結果現在的問題是,因為美國政府的幹預,英偉達在中國市場的美好局面馬上就要消失了。有消息稱,兩家中國公司表示,今年向英偉達訂購的晶片數量将遠遠少于之前。就連美媒也表示,美國政府捆住了英偉達的手腳,給了中國企業攻城略地的機會。

縱然英偉達推出了新的晶片,是為了繼續向中國銷售,但還是讓中國企業感到了一種“歧視”。而且,英偉達已經成了美國商務部重點關注的對象,一味依賴英偉達晶片很可能會影響之後的發展。

卡脖子失靈,美晶片公司最擔心的事情出現了,中國廠商有了新選擇

(英偉達痛失客戶)

值得一提的是,從拜登政府制定所謂的晶片戰略的時候,就有不少半導體的業内人士發聲提醒,這樣隻會促使中國加速實作技術進步。美國晶片巨頭們還試圖組團勸拜登政府收手,但最後不了了之。現在看來,情況正在朝着這些業内人士說的方向發展。

3.中國廠商有了更好的選擇,制裁的究竟是誰?

那麼,放棄英偉達晶片後,中國企業選擇用什麼來替代呢?答案是國産晶片。閹割後的英偉達晶片與中國本土晶片之間的差距越來越小。這種時候,顯然是選擇國産晶片更可靠。

在美國瘋狂的圍追堵截下,中國晶片行業飛速崛起。從2018年至2022年,中國的晶片自給率增加了12%,2023年的自給率可能達到25%。要知道最開始不過5%,從5%到25%可以說是一個質的飛躍,而這并不是結束,還有繼續增加的可能。

此外,據國際半導體産業協會的估計,中國晶片制造商的制造能力将擴大12%。與此同時,中國企業還購買了大量的晶片制造裝置。

卡脖子失靈,美晶片公司最擔心的事情出現了,中國廠商有了新選擇

(華為晶片已經開始向其他國家出售)

目前,華為公司已經研制出了英偉達A100的替代品,并向其他公司出售。騰訊也釋出了高性能的人工智能晶片。這一切都意味着中國将竭盡全力發展自己的晶片産業。

現在戰略機遇給了中國企業,之後美國再想要向中國大規模出售晶片隻怕難了。正如那句話說的,過了這村,就沒這店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