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乾隆請3000老人吃飯,為何老人回家後相繼離世?他們到底吃了什麼

作者:趙趙的期待

前言

在曆史的長河中,有着一樁令人匪夷所思的事件,那就是乾隆皇帝曾請3000老人共進盛宴,然而随後這些老人卻相繼離世。

這些老人究竟吃了什麼,為何在盛宴之後命懸一線?這不僅是一個關于乾隆盛世的曆史記載,更是一段撲朔迷離的謎團。在這個充滿詭異色彩的曆史插曲中,究竟隐藏着怎樣的奇異真相?

乾隆請3000老人吃飯,為何老人回家後相繼離世?他們到底吃了什麼

一 康熙喜樂晚年,兩設千叟宴

康熙,滿族人,清朝第四代皇帝,在位時間長達六十一年,被稱為中國曆史上坐王時間最長的君主,也是“康乾盛世”的創始者。

這位晚年喜樂的皇帝,愛國愛民如一。1713年,他将到六旬高齡,認為秦漢以來的君王,能夠垂綿統治如此之久的寥寥無幾,遂決定為自己舉辦一場千人宴會,邀請天下蒼蒼老者前來祝壽,慶賀盛世。

乾隆請3000老人吃飯,為何老人回家後相繼離世?他們到底吃了什麼

這是清朝有史以來第一次“千叟宴”。康熙帝格外鄭重其事,親自拟定了宴請标準:凡年滿六旬五的老人,不分種族官民,都可受邀入京,與天子同樂。

為了這場萬人宴,京城裡更是喜氣洋洋。官員們穿着錦袍,沿街挂起彩燈彩旗,熱鬧一片。暢春園外,顔色缤紛的花棚延綿兩三裡,迎接天下老人。

六月十五這天,黎明時分,老者們就陸續來到暢春園門前集合。康熙身着金龍袍,神采奕奕地站在花棚下迎賓。他的十多個皇子皇孫也前來獻禮,小小年紀為長者們敬酒。

乾隆請3000老人吃飯,為何老人回家後相繼離世?他們到底吃了什麼

這一次千叟宴前後共計七日。喜氣洋洋的老人們,争相前來,雖已花甲,仍然眉開眼笑。據說,赴宴老者共一千九百餘人,九旬以上的達三十三人,八旬四百餘人,七旬以上七百餘人......滿座皆是白發蒼蒼。

場面熱烈非凡。所有老人都由衷贊美聖明的皇帝,豐盛的酒席間也大快朵頤。當晚歌舞升平,人們齊聲高呼“萬歲”。若說這是一場老人的狂歡,興許并不為過。

乾隆請3000老人吃飯,為何老人回家後相繼離世?他們到底吃了什麼

二 乾隆登基,再設兩場千叟宴

時光荏苒,歲月靜好。1722年,康熙駕崩,他的第四子弘曆登基為帝,是為雍正。又過了十三年,雍正傳位于他的長子弘曆,号乾隆。這位弘曆大帝乾隆,性情爽朗,喜好文學,還是位多産的詞人。他繼承了康熙“愛民如子”的政策主張, 也曾設宴款待老者。

1785年,乾隆七旬五載,正值他的五世孫誕生,遂仿照康熙的先例,設下了第一次千叟宴。這次宴會堪稱盛況空前。 暢春園外,色彩斑斓的花棚綿延十幾裡,挂滿了祝壽彩燈、幡旗。宴請的老人多達三千餘人,不僅有王公大臣,還有各地官民。

乾隆請3000老人吃飯,為何老人回家後相繼離世?他們到底吃了什麼

正月初六這天,天朗氣清。乾隆身穿金龍袍坐于上位,左右侍立多位皇子皇孫。遙遙數裡外,老者們魚貫入宮,向他獻上壽禮。

90歲以上的耄耋老人們,更是有幸被帶到乾隆跟前,得到他的親自敬酒。141歲高齡的郭鐘嶽老人,更是讓皇上題詞調侃,引得滿堂笑語不絕。席間,小皇子們也依次去向老人敬酒,場面溫馨感人。

乾隆請3000老人吃飯,為何老人回家後相繼離世?他們到底吃了什麼

自古以來,國之大事在祭祀與戎馬。一國之君,能否存心愛民如子,與老人盡歡而歸,正可見一斑。乾隆帝在位時間,超過了康熙,高達六十年。直到八旬高齡,他還依依不舍歸政于子嘉慶帝,自己還以太上皇的身份,執掌朝政三年。

1796年乾隆九旬,他讓出皇位已經十年。這一年,太上皇又再次設下千叟宴,規定宴請七旬以上的老人。這一次,老者們喜笑顔開地到來,更是多達三千餘人。嘉慶帝帶領他們高聲叫萬歲,給老皇帝祝壽祝福。将相罷黜還鄉田,白發縷縷對鏡懸。一代天子也會衰老,更何況是在塵世浮沉百年的老人們?盛宴背後,隐藏着悲歡離合。

乾隆請3000老人吃飯,為何老人回家後相繼離世?他們到底吃了什麼

三 老去江湖,千人狂歡實國殇

兩場千叟宴進行得熱火朝天,參加的老人們也盡興而歸。然而讓人不解的是,此後很多老人都在傳回家鄉的路上病重不治,有的甚至回到家後沒多久就去世了。

這是為何呢?原來,北地一月天氣嚴寒,老者本就老邁虛弱,宴席上的點心羹湯又基本是涼菜,多吃對他們而言極其不利。

乾隆請3000老人吃飯,為何老人回家後相繼離世?他們到底吃了什麼

更為要命的是,這些老人全都是千裡迢迢從各地趕來,要返鄉都需耗費十數天。風塵仆仆的路途讓這些耄耋老人難以承受,是以許多人一到家就病倒,很快離世。

想來這也是情理之中,畢竟參加宴會的全都是古稀已過的男男女女。要在嚴寒臘月背井離鄉,曆經颠簸千裡,對他們如此勞頓,已屬奢望。若說這兩場千叟宴為老人們而設,那看來它終究成全了他們的普世最終——死亡。

乾隆請3000老人吃飯,為何老人回家後相繼離世?他們到底吃了什麼

四 康乾盛世,千叟實國殇

自古盛世易得而國殇難求,江山易改而風土難移。孔子雲:“吾與回言終日,不違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發。回也不愚。”康熙、乾隆二帝均心系天下,愛民若子,其用心良苦,當真令人動容。他們舉辦千叟宴的本意,是希望與老者同樂,慶賀盛世。

然而人算不如天算,老者的離世也讓人不勝唏噓。這其中孰是孰非,已難分辨。康乾盛世是中國封建王朝的巅峰,也是清朝統治的鼎盛時期。然而它的終結,卻是伴随着一場場老人的離世。

這一切交織出的,不僅是盛世的輝煌,也是人世的無常。在曆史鏡頭下,它蘊含着喜憂參半的複雜情感。也許更貼切的說法是,有國殇的盛世。

乾隆請3000老人吃飯,為何老人回家後相繼離世?他們到底吃了什麼

結語

千叟宴後,乾隆以太上皇的身份繼續統治朝政,時光流轉,直至89歲高齡時,這位偉大的君主也随着歲月的洪流駕崩。然而,千叟宴的終結并非隻是一場宴席的落幕,更是清朝“康乾盛世”時代的終結。

這場盛宴的熱鬧和歡聲笑語,恍若昨日,但也随着乾隆的離世而逐漸淡去。宴會的結束象征着乾隆時代的終結,那個曾經繁榮昌盛、号稱“康乾盛世”的時代也走到了盡頭。

在這段漫長的曆史長河中,千叟宴留下的不僅僅是翩然的歡歌笑語,更是一個王朝興衰交替的标志。或許在那一刻,清朝的曆史注定要由新的篇章來書寫,而千叟宴,則成為了這段輝煌時光的絢爛謝幕。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