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花落盡,曲終人散。
拍了三年的劇,隻熱鬧了不到半個月,眨眼間華麗落幕。
30集的量不多不少,斑斓的光影,懷舊的音樂,讓看者分分鐘沉醉獨屬于那個時代的陣陣餘香:朋友在側、談笑風生、言笑晏晏。
開始的轟轟烈烈,結束的平平淡淡,有人覺得結尾潦草、敷衍至極,難道《繁花》這道菜,功夫在,味道在,最後關頭,卻敗在了“大火收汁”上?
在國小弟看來,非也。
王家衛的鏡頭,遺憾是套路,無盡的遐想是驚喜。
比如《花樣年華》裡的一張船票是遺憾,鏡頭裡肝腸寸斷的愛情,放在世界的幕布上卻又顯得無足輕重,鏡頭之外的留白,淡化了遺憾,讓觀衆浮想聯翩。
深藏将說未說的遺憾,期待下個路口不期而至的驚喜,這就是《繁花》的結局,也是王家衛的慣用伎倆,《重慶森林》如此,《一代宗師》亦如此。
全都是話未盡,意在其中。
《繁花》的最後,寶總選擇孤注一擲,終是家财散盡,變回阿寶。
但,能在股票上全身而退,已是運道爆棚,還在浦東留下了一塊川沙土地,平靜中迎接下一個風口,果然還是那個眼光超群的寶總。
此前,寶總在沃爾瑪單子上對爺叔的背刺,讓觀衆頗有怨言。
回過頭才發現,氣走是假,保護是真,讓耄耋之年的恩師陷入虎口豺狼的險境,才是罪過。
玲子、李李、汪小姐,終是見證寶總春風得意馬蹄疾的過客,三個點,都沒有與他交彙成線。
玲子對寶總的欲言又止,是愛在心口難開,是眼角的一滴淚抹過就忘。
所謂情義皆是空,天際泛白,夜東京照常營業,這就是她簡簡單單,卻轟轟烈烈的心之所向。
李李對寶總的欲拒還迎,是危險且迷人的。
她的心裡裝滿了故事和情緒,看似複雜,實則單純,隻身闖蕩黃河路,隻為了清A先生的身後事,凡事兩清,遁入空門,俗塵不沾身,清清白白做一回陳珍。
汪小姐與寶總隔着一條黃浦江如期赴約,再次證明了,感情之事,源自天時地利,差一分一毫,就是空門。
愛情空白,事業有成,小汪明媚張揚、跌跌撞撞,在時代的浪潮裡站穩了腳跟,掙回面子,再轉身是踩在自己碼頭上的汪總,明珠蒙塵,終放光彩。
《繁花》好就好在,閃耀的不止有黃河路上的大人物,弄堂裡的小人物也冒着光點,熠熠生輝。
夕陽的映襯下,範總與汪小姐這對忘年交笑着分别,江湖再見。
熙熙攘攘的人群裡,爺叔蹒跚的背影,淡然的凝視。
金花捧着爺叔送回的集郵冊,駐足眺望,沉默無言間是暗流湧動的情緒,感動與釋然全在不響裡。
陶陶在束縛與自由間猶猶豫豫,小阿嫂這枝“紅杏”,夜東京的歡聲笑語,皆成過往,陶陶心中汪洋成死潭,沒一點生機,渴望飛翔,卻被芳妹洶湧的愛束縛,困在婚姻的牢籠裡,極度擰巴。
芳妹的懷孕,讓陶陶枯木逢春,病床前的熱吻,是定情,亦是定心。
先後經曆金鳳凰、至真園此起彼落的潘經理,繁華閱盡,什麼都明白,雲淡風輕的離開了黃河路。
小城三姐妹,笑着登場,哭着退場。
一個安分守己、踏實生活,一個至真至性、知進退明得失,一個心比天高、不甘認命,三姐妹從熱鬧中來,向熱鬧中去,再問已無蹤影。
再去黃河路,至真園被施工隊扒去了往日的喧鬧,金美林閃爍的招牌早已黯淡,就連景秀的小賣部,也随着時代的浪潮“改頭換面”。
黃河路還是那個黃河路,隻是走了一批舊人,又來了一批新人,皆為過客。
強行圓滿的結局隻存在于童話,滾滾向前的紅塵裡帶着數不盡的無疾而終才是現實。
王家衛厲害就厲害在,《繁花》通篇,沒有一個鏡頭不美,沒有一個音樂白響,沒有一個人物無聊,就連央視也盛贊:它可能會在相當長時間裡成為孤品。
大結局之前,以為王家衛拍得隻是針尖對麥芒的商戰,又或是極限拉扯的飲食男女,大結局一播,無不感歎主旋律還能這樣拍,把上世紀90年代上海的變遷和整個國家經濟的發展過程中的重大事件一一結合,《繁花》大結局,65歲的王家衛狠狠給内娛“上了一課”。
寶總的故事隻是插曲,山河歲月、時代變遷才是主調。
李安的話,終于有人信了,不得不承認王家衛真的是天才。
平日裡王家衛神龍見首不見尾,卻名聲在外,比如“墨鏡王”的稱号。
随時随地都戴着一副黑墨鏡,足夠神秘,原因衆說紛纭,有人說為遮鬥雞眼,然而年輕時的他眉清目秀。
标新立異也好,妻子的定情信物也罷,越傳越離譜,王家衛隻好用一句“眼睛比較敏感”堵住了悠悠之口。
再比如王家衛拍戲是出了名的磨人,演他的戲能拿獎是真,苦不堪言也是真,每每聊起,劉德華、梁朝偉等大咖都是一把辛酸淚。
被台詞折磨,沒完沒了的重拍,意想不到的一剪沒,都是“王家衛受害者聯盟”成員的現身說法,可即便如此,演員們依然争着搶着被王家衛“虐待”。
大衆以為的王家衛深居簡出,不與世俗為伍,兩耳不聞窗外事,這一次他讓所有人見識到自己真實的一面。
因為《繁花》是首部電視劇,山呼海嘯般的彈幕聞所未聞、見所未見,于是就有了王家衛精讀彈幕到夜裡兩三點的說法。
在意觀衆回報,時刻關注熱度,劇拍完了也沒有撂挑子休息,物料海報、活動策劃,也是親力親為,對平台30000的熱度沒有概念,還想要更高
歸根結底,觀衆滿意就好。
馮小剛的大實話,也有人信了,他曾坦言:導演不看網絡上的各種回報,肯定是說瞎話,我認識的還沒見過不在乎的。
在意觀衆,聽觀衆所說,而不是自恃才高、目光一切,如此良性循環,才能拍出有口皆碑的佳作。
王家衛的“野心”還不止于此。
劇版《繁花》華麗落幕,網傳影版《繁花》正摩拳擦掌、躍躍欲試,劇版的火,勢必會為影版提供天然的熱度,高票房輕輕松松,王導這盤棋,走法罕見,一魚兩吃,高,實在是高。
國際名導李安,評價王家衛:“他真的是天才”。
張藝謀也把他誇的天花亂墜:“王家衛作品那種小資的城市感覺真是一流”。
以前,一知半解,如今追完30集《繁花》,有了更深的了解。
END
更多精彩八卦内容,盡在八卦國小弟,點個關注不迷路哦!
圖檔來源于網絡,侵權請聯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