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它是土裡的“金疙瘩”,越冷越要吃!穩助你平穩三高、對血管也好,粉糯香甜好處多!

作者:國醫大師健康

都說冬天吃根,吃沒病根。大家的餐桌上經常會出現白蘿蔔、胡蘿蔔、洋芋、山藥的身影,其實還有一種食物完全被大家低估了。

先請大家猜個謎:撐起綠旗,披上蓑衣,擺足架勢,睡在泥裡。

沒錯,答案就是芋頭。

别看芋頭長得黑不溜秋,看似毛乎乎的,樸素得不能再樸素,實際上“香似龍涎仍酽白,味如牛乳更全清”,更重要的它還是專家眼中的冬日養生佳品。

夾起一塊芋頭放入嘴裡,粉粉糯糯,讓人欲罷不能。許多百歲老人都喜歡吃芋頭,常常将其作為主食或與肉類搭配食用。

它是土裡的“金疙瘩”,越冷越要吃!穩助你平穩三高、對血管也好,粉糯香甜好處多!

冬日大補别錯過

《本草綱目》曾記載,芋頭能益脾胃,調中氣,化瘀散結。中醫也認為,芋頭味甘辛,性平,具有消瘰散結,通便解毒,益氣健脾,添精益髓之功用。可用于脾胃虛弱、食欲不振、疲倦乏力、消渴、腫毒、贅疣、疥癬、燙火傷等症。

現代醫學也認為。芋頭是不可多得的冬日珍寶。它含有豐富的黏液皂素及多種微量元素,能增進食欲,幫助消化,還能提高機體的抗病能力。

1、平穩三高

芋頭中含有較多的鉀離子,含量高達378毫克/100克,常吃對于調節血壓、降低中風風險、減少心髒病發病等也有一定好處。

而且,芋頭中膳食纖維的含量較為豐富,特别是可溶性膳食纖維,含量是精米白面的4倍。它對腸胃的負擔小,食用後有助于延緩餐後血糖的升高,并減少人體對膽固醇的吸收,即便是脾胃虛弱者也能吃。

2、養胃散結

芋頭在《本草綱目》中被記載為有益于脾胃,能夠調節中氣、化解瘀血和結塊。

是以,芋頭有健脾胃,益中氣的作用。它入脾胃經,可以增強脾胃的消化功能,具有健脾補虛,散結解毒的功效。和同樣有益于脾胃的蕃薯相比,吃芋頭不會引起反酸、腹脹,更适合腸胃功能弱的人食用。

它是土裡的“金疙瘩”,越冷越要吃!穩助你平穩三高、對血管也好,粉糯香甜好處多!

此外,中醫認為,毛芋頭具有消腫散結的功用。芋頭為堿性食品,能中和體内積存的酸性物質,協調人體的酸堿平衡,能緩解痛風患者關節腫痛等症狀。

3、祛痰強免疫

芋頭中含有一種粘液蛋白,它進入人體後能産生免疫球蛋白,可幫助提升機體免疫力。

而且芋頭中還富含的維生素A、B族維生素等多種營養素,對調節人體免疫功能都有幫助。

另外,芋頭在“補”的同時還有“瀉”的作用,就是把體内不好的東西排出去。是以它有化痰理肺的作用,能把肺裡阻礙呼吸的痰化解掉。

4、保護牙齒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芋頭的含氟量較高,對牙齒能起到一定的保護作用;同時它還富含蛋白質、鈣、鎂等營養素,常吃還有助于強健骨骼。

5、通腸清便

芋頭中含大量的膳食纖維,能促進腸胃蠕動,潤腸通便,改善和預防便秘的發生。

此外,芋頭中的粘多糖和膳食纖維共同作用,可以增加飽腹感,幫助減少熱量的攝入。

吃法多多人人愛

芋頭的食用方法很多,煮、蒸、煨、烤、燒、炒、燴均可。

北京協和醫院臨床營養科主任于康老師認為芋頭是肉的“黃金搭檔”,吃肉的時候搭配一些芋頭,是一種聰明的飲食選擇。

1、粉香扣肉

它是土裡的“金疙瘩”,越冷越要吃!穩助你平穩三高、對血管也好,粉糯香甜好處多!

材料:五花肉、芋頭、料汁

做法:

1、五花肉焯水到8分熟,撈出入油鍋煎至焦黃後,晾涼切成片狀;荔浦芋頭也切成片狀備用。

2、在肉中加入由甜面醬、花生醬、腐乳汁、黃豆醬、醪糟、蔥姜末調成的料汁,拌勻腌制片刻,然後按照一片肉、一片芋頭的順序在盤中碼好,入蒸鍋小火蒸45分鐘即可。

2、芋頭燒排骨

它是土裡的“金疙瘩”,越冷越要吃!穩助你平穩三高、對血管也好,粉糯香甜好處多!

材料:芋頭、排骨、蔥姜、料酒、醬油、醬油

做法:

1、芋頭去皮切塊,入油鍋煎成金黃色後盛出。

2、鍋内重新放油,下入排骨、蔥段、姜片,翻炒至微微焦黃,放入黃酒,烹出香味後放入芋頭,加醬油、醬油調味,倒入适量的水,大火燒開後轉小火炖煮25分鐘左右,收汁後即可出鍋。

3、芋頭鮮魚羹

它是土裡的“金疙瘩”,越冷越要吃!穩助你平穩三高、對血管也好,粉糯香甜好處多!

材料:鮮芋頭250克,鲫魚500克,胡椒、豬油、食鹽各适量

做法:将芋頭和魚一同入鍋,加水适量,煮至熟爛,再加入胡椒、豬油、食鹽調味服食。

此方載于唐代孟诜所著的《食療本草》,具有強胃健脾之功,适于虛勞乏力者。

4、芋泥肉餅

它是土裡的“金疙瘩”,越冷越要吃!穩助你平穩三高、對血管也好,粉糯香甜好處多!

材料:芋頭300克、瘦肉250克、花生油、食鹽、生粉、芝麻、南乳(腐乳)适量

做法:芋頭蒸熟、去皮,放入大碗中揉爛成泥。 将瘦肉剁碎,混入蒸熟的芋頭與适量花生油、食鹽、生粉、南乳攪拌混勻,捏成餅狀。用油起鍋煎熟,食用前撒上芝麻即可。

功效:健脾消積。

芋頭一挑一個準

看表皮:芋頭表面覆寫有一層毛茸茸的毛皮。一般來說,毛皮多且帶有潮濕的泥土,說明芋頭較為新鮮;如果毛皮較少,看着就很幹癟,扒開來看甚至有破損、發黴、長斑等情況,那就不宜購買。

看沙眼:芋頭根須處有很多凹下去帶土的小坑,常被稱為沙眼。一般沙眼越多的芋頭口感越粉糯,沙眼少的芋頭口感則比較硬。

它是土裡的“金疙瘩”,越冷越要吃!穩助你平穩三高、對血管也好,粉糯香甜好處多!

掂重量:個頭差不多的芋頭,用手掂一下,掂着重量輕的芋頭說明裡面水分少、澱粉含量高,口感偏軟、糯、面,掂起來重的說明含水量多、澱粉少,口感沒有那麼粉。

去皮也有妙招

芋頭去皮時還有一個常見問題:手和它接觸後容易癢。這是因為生芋頭的汁液中含有一種叫芋艿皂甙的物質,它與人的皮膚接觸會引起瘙癢感,即使反複抓撓也無法消除,如果吃下去可能會舌頭發麻,甚至中毒。

在去皮過程中最好能戴上手套。如果覺得戴手套操作不友善,也可以試試下面這兩招:

①在剝芋頭皮之前,雙手抹一些食鹽或者白醋,也可以提前用生姜塗手,就能防止芋頭中的黏液導緻手麻、手癢。

②芋頭洗淨後用刀再表皮劃一圈,耐熱容器裡加少量水,蓋上放入微波爐或蒸鍋中加熱,然後利用皮上的刀口趁着熱把芋頭皮剝了。

如果您還是不小心碰到了手癢,咱們可以用醋塗抹手止癢。

它是土裡的“金疙瘩”,越冷越要吃!穩助你平穩三高、對血管也好,粉糯香甜好處多!

芋頭再好,三種人不建議吃

1、糖尿病人

芋頭所富含的澱粉種類,攝入體内後易轉化為糖類,容易引起血糖升高,不利于血糖控制,故糖尿病患者不宜多吃芋頭。

2、過敏性體質者

芋頭含有易引起過敏的一些物質,建議過敏體質患者,如荨麻疹、濕疹、哮喘、過敏性鼻炎等,别吃芋頭。

3、胃腸疾病患者

胃炎、胃十二指腸潰瘍等胃腸功能較差疾病患者不宜多吃。容易刺激胃酸分泌,誘發胃腸疾病發作。

此外,芋頭消化比較慢,腸胃較嬌弱的小孩也不宜多食,否則易造成積食。

芋頭含有較多的澱粉,一次吃得過多會導緻腹脹,是以普通人應适量食用芋頭,建議每天食用芋頭控制在100克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