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13年,2歲男童掉入機井,六旬爺爺為救他倒挂一夜,到死都不松手

作者:林輕吟

文 | 林輕吟

編輯 | 林輕吟

資訊源:本文陳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資訊來源贅述在文章結尾,文中均是化名,請理性觀看

前言:

2013年,就在河南省駐馬店新蔡縣這個不起眼的小縣城,一個幼小的2歲男孩,不慎掉入機井,千鈞一發時刻,他的爺爺死死拉住了他,即便倒挂一夜直至死亡,都沒有松開自己的手。

這樣的場景令人震驚又心痛,究竟是什麼原因,将這爺孫二人困到了深井之中呢?

13年,2歲男童掉入機井,六旬爺爺為救他倒挂一夜,到死都不松手

微弱的哭聲

2013年8月6日早晨,在新蔡縣裡,日常下地幹活的村民早早都趕去鋤地,突然一陣哭聲打斷了他們的工作。

一開始大家都以為聽錯了,可是哭聲陣陣響起,很多人都聽到了,可是放眼望去,四周全是莊稼地,這個哭聲時大時小,村民們都感到非常詭異。

大家結伴而行,去尋找聲音的來源,結果走着走着,就在路邊看到了一輛電動車,電動車的附近,有一個機井,聲音就是從裡面傳出來的。

13年,2歲男童掉入機井,六旬爺爺為救他倒挂一夜,到死都不松手

村民一聽就知道壞了,肯定是有人掉進去了,大家趕忙過去,從機井縫隙往下觀望,結果這一看,衆人頭皮發麻。

一雙腿緊緊卡在縫隙中間,腿上全是灰塵,一看就是卡了很久了,除此之外,大家根本看不到裡面的具體情況,村民大喊是怎麼回事,但是井下的人毫無反應,大家趕忙報警,然後守在這附近,等着警察的到來。

13年,2歲男童掉入機井,六旬爺爺為救他倒挂一夜,到死都不松手

這個村子也不大,鄰裡鄰居很多都認識,等到越來越多的村民聚集在這裡時,有人猜測這裡面掉的是段書友和他的孫子。

因為就在前一天晚上,段書友和他的孫子段浩然一夜未歸,這可急壞了段書友的老伴于巨梅,她挨家挨戶的詢問都沒有結果。

那天晚上很多村民也跟着一起幫忙尋找,但最後都無功而返,如果真是如此,爺孫二人究竟是怎麼掉下去的呢?

13年,2歲男童掉入機井,六旬爺爺為救他倒挂一夜,到死都不松手

營救的困難

等到消防人員趕到之後,立刻進行了營救措施,起先大家打算用繩子綁住段書友的腿,然後齊力把他拉起來,然而當時段書友頭朝下,保持這個姿勢已經超過了十幾個小時。

根據消防員的經驗來看,段書友的情況已經非常不容樂觀了,等到大家把機井的開口擴大後,觸摸到段書友的雙腿時,心直接涼了半截,段書友渾身冰涼僵硬,已經死亡多時了。

13年,2歲男童掉入機井,六旬爺爺為救他倒挂一夜,到死都不松手

當時大家根本想不到機井下方具體是什麼樣的情況,就連祖孫二人掉下去的縫隙有多寬多深,都無法準确判斷,就算打開手電筒往下照,裡面也是漆黑一片。

而且圍繞着段書友身體的泥土還是非常松軟的,若是想要強行将段書友給提起來的話,大家很擔心稍微操作不當,就會導緻祖孫二人二次下墜,造成更嚴重的危險。

營救變得越來越困難,很多未知的危險阻礙了衆人的判斷,消防員和村裡的人都圍在井邊,想着各種可行的辦法。

13年,2歲男童掉入機井,六旬爺爺為救他倒挂一夜,到死都不松手

随着時間的流逝,很快就到了大中午,那個時候外面的溫度都快到40度了,大家發現一開始段浩然那斷斷續續的哭聲到現在已經消失不見,他極有可能已經窒息昏厥了。

因為井中的氧氣是有限的,而距離段浩然被困已經超過了15個小時,這麼長時間不吃不喝,他是非常虛弱的,衆人也知道營救刻不容緩,大家必須要盡快把孩子救出來。

13年,2歲男童掉入機井,六旬爺爺為救他倒挂一夜,到死都不松手

最後消防員采取了另一種營救方式,大家找來了挖掘機,在距離機井1米左右的地方向下深挖,直到挖出了四五米的深度。

等到預測到孩子的大緻位置後,沿着機井方向橫向打洞,當時不隻是消防員,附近的村民都過來幫忙,為了加快速度,一起徒手挖洞,很快洞穴就被打通。

13年,2歲男童掉入機井,六旬爺爺為救他倒挂一夜,到死都不松手

而接下來的這一幕,讓衆人萬分揪心,段浩然并沒有失去意識,他睜着懵懂的大眼睛,臉上布滿了血迹,看到消防員的身影,他也不再哭泣,而是一直擡頭向上看。

等到消防人員小心翼翼的用床單将段浩然包裹住,把他抱出來時,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氣,甚至有些激動,大家的努力沒有白費,孩子被完好的救了出來,可是當時,段浩然渾身都是血,這些血全部都是他爺爺身上留下來的。

13年,2歲男童掉入機井,六旬爺爺為救他倒挂一夜,到死都不松手

當消防員把段書友從縫隙中拉出來後,所有人都沉默了,段書友的雙手緊緊握住,一直保持着生前緊抓段浩然的姿勢,這一幕給人的沖擊力實在是太大了。

長時間保持着倒挂的姿勢,心髒、肺部、大腦都嚴重充血,身體很難承受這樣的壓力,就連身體健康的年輕人都會感到萬分痛苦,更别說是一個60歲的老人了。

13年,2歲男童掉入機井,六旬爺爺為救他倒挂一夜,到死都不松手

實在是難以想象,段書友究竟是拿着怎樣的意志力才能夠如此堅持,即便是死亡都沒能讓他松開分毫。

看到這樣的場面,衆人都感到非常哀痛,尤其是段書友的老伴,直接昏厥了過去,為什麼爺孫二人被困一夜都沒人發現呢?之前究竟發生了什麼事情?

13年,2歲男童掉入機井,六旬爺爺為救他倒挂一夜,到死都不松手

悲劇的發生

據段書友的老伴于巨梅說,在8月5号的黃昏時分,段浩然鬧着要出去玩,段書友就想着帶他去附近逛一逛,順便去地裡看看莊稼。

這隻是很平常的一件事情,于巨梅也沒有放在心上,想着等到做好了晚飯,爺孫二人也該回來了,然而等到天完全黑下來,也不見爺孫二人的身影,于巨梅開始慌張了。

當時家裡就剩她一個人,而她年齡大了,也不會打電話,隻能挨家挨戶的去詢問,然而大家也都沒有見到過爺孫倆。

13年,2歲男童掉入機井,六旬爺爺為救他倒挂一夜,到死都不松手

村子裡好幾個熱心的村民一起拿着手電筒出去尋找,找遍了各處都沒找到他們,當時大家還都猜測,他們是不是出車禍被送到醫院去了。

于巨梅心慌的不行卻毫無辦法,當時孩子的父母都早早外出打工,平時一年就回來一次,她連個商量的人都沒有,誰都沒想到,這次的意外,讓段書友遭受了這麼大的痛苦,與家人天人永隔。

13年,2歲男童掉入機井,六旬爺爺為救他倒挂一夜,到死都不松手

事發之後,段書友的兒子非常悔恨,他覺得自己離家太遠了,要是自己沒有外出打工,那是不是就能及時挽救父親。

父親辛苦了一輩子,臨到老了也沒有過上好日子,他覺得父親遭此大難和自己有很大的關系。

13年,2歲男童掉入機井,六旬爺爺為救他倒挂一夜,到死都不松手

所幸段浩然在醫院檢查後沒有大礙,隻是他驚吓過度,在醫院恢複的那段時間日日不得安睡,他時常哭着喊爺爺,小小的他還不知道,自己永遠都見不到最愛自己的爺爺了。

事後經過調查,這口機井的裂縫居然有20多米的深度,當時若是段浩然真的掉下去,那後果不堪設想。

這口機井事後已經被填平,從外表看,機井所在的地方和旁邊的土地沒有任何差異,但是這口機井給段浩然一家帶來的傷痛深深地烙印在心裡,再也無法抹去。

13年,2歲男童掉入機井,六旬爺爺為救他倒挂一夜,到死都不松手

感人的親情

隔代親真的讓人動容,段書友對孫子的疼愛,就連鄰裡鄰居都特别清楚,不管天氣好壞,隻要段浩然想出去,段書友都會義無反顧的帶着寶貝孫子出去兜風,家裡所有的好吃的都會留給段浩然吃。

段浩然雖然是留守兒童,但他從來沒有缺少關愛,他的爺爺付出了一切去愛着他,包括自己的生命,希望今後,段浩然能夠帶着爺爺對他的美好期盼,堅強幸福的生活下去。

13年,2歲男童掉入機井,六旬爺爺為救他倒挂一夜,到死都不松手

這個害人性命的機井,在村子的莊稼地附近,本身就有很大的安全隐患,若是人們能夠及時防範,想必也能避免這種悲慘事件的發生。

在日常生活中,也希望大家處處留意細節,家裡的小孩子一定要看護好,防患于未然,否則等到危險來臨,後悔也晚了。

13年,2歲男童掉入機井,六旬爺爺為救他倒挂一夜,到死都不松手

段浩然能夠被救出來,也離不開消防員在背後的辛苦和努力,他們為救人也付出了很多。

每個人的生命都有沉重的分量,消防員們永遠都走在救人的第一線,無論是炎炎烈日還是寒冬酷暑,無論有多麼危險,他們都毫不退縮。

每個人在遇到危險,生命受到威脅時,第一個想到的就是求助消防員,可見我們國家的消防員有多麼的可靠。

13年,2歲男童掉入機井,六旬爺爺為救他倒挂一夜,到死都不松手

其實生活中,有很多感人肺腑的親情,他們在危險來臨時,永遠都會優先考慮孩子的性命。

2023年12月18日,甘肅的那場6.2級地震,也帶走了陳家村的一名67歲的老人。

當時地震突然而至,67歲的佘木灑根本反應不過來,他來不及起床逃亡,隻本能的用胳膊護住身邊孫子的頭部。

而他的孫子下肢癱瘓,隻能眼睜睜的看着自己的爺爺為護自己被倒塌的房屋掩埋,等到爺孫二人被救出來後,孫子最終活了下來,可是佘木灑還是不幸離世了。

13年,2歲男童掉入機井,六旬爺爺為救他倒挂一夜,到死都不松手

正是因為這種深厚的祖孫親情,超越了自己的生命,讓他義無反顧地保護着自己的孫子,這種感情實在是彌足珍貴。

在此也要提醒大家,錢是掙不完的,可生命卻是有限的,是以我們一定要多多關愛家人,陪伴家人,好好珍惜與家人在一起的每一天。

往期精彩推薦

中國首例5胞胎,15年後父親勞累去世,母親含淚後悔,後來怎樣了

2012年,女子出租屋與男友吵架後失蹤,物業:她家本月多用5噸水

參考資料

中國新聞網——《爺爺為救墜井孫子倒挂一夜身亡 孩子獲救》

大河網——《為救墜井孫子爺爺倒懸井内一宿》

山東衛視——《天下父母:深井下的啼哭聲》

免責聲明:文章描述過程、圖檔都來源于網絡,此文章旨在倡導社會正能量,無低俗等不良引導。如涉及版權或者人物侵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将第一時間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聯系後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