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元朝一高僧,經常對孕婦宣講《法華經》,舍身求雨,被封為菩薩。

作者:淨心若雪
元朝一高僧,經常對孕婦宣講《法華經》,舍身求雨,被封為菩薩。

一位僧人,面目漆黑,就像古代的黑包公,他就是法明和尚。隻見他在衆目睽睽下默不作聲,撿了許多木材,圍成了一個圈,裡三層外三層地包裹了起來。

他要幹什麼呢?衆人目瞪口呆地望着他,難道他要為百姓舍身求雨嗎?果然,他緩緩而入,坐在了裡面。

衆人吃驚地瞪大了眼睛,捂住口鼻,尖叫了起來,隻見法明和尚身上突然燃起熊熊大火。很快,它周圍的木材也被點燃,火勢極為猛烈。

許多婦女掩口而泣,悲痛欲絕,她們既為法明法師的勇氣所感動,同時,也充滿了疑惑:“這樣能求來雨嗎?”

元朝一高僧,經常對孕婦宣講《法華經》,舍身求雨,被封為菩薩。

出人意料之外的是:大火剛剛燃起不久,天上就真的陰雲密布,接着狂風大作,下起了大雨。

看着久旱的大地,裂開了大縫,這場天降大雨,猶如甘露,滋潤了這塊幹涸的土地。枯萎的莊稼,搖搖擺擺,眼看就要死去。

這場大雨猶如春露,使莊稼得以複活。這救活的可不是莊稼,這可是千萬條人命呀!

這一場大雨一直下了三天才停下,旱情得以緩解。人們高聲歡呼:老天爺長眼了,天無絕人之路啊!

元朝一高僧,經常對孕婦宣講《法華經》,舍身求雨,被封為菩薩。

原來,正好遇上了兩個月不知怎麼下雨的大旱天氣,莊稼眼看就要枯死,鄉民為了求雨想盡了各種辦法,供奉糧食,祭祀牲口,但是都沒有用。

大旱天氣,農民辛苦一年的收成顆粒無收,法明和尚于心不忍,決心救萬民于水火。他的誠心真的感動了天地了,老天爺終于降下甘露了。

人們感激法明和尚,年長的大爺帶着婦女、兒童圍成一圈,跪成一排,他們點燃香火,五體投地,虔誠地叩拜。

元朝一高僧,經常對孕婦宣講《法華經》,舍身求雨,被封為菩薩。

雨停之後,衆人觀看法明和尚的遺骸,發現法明和尚的肉身堅固不壞。從外表來看,一點損傷也沒有,好像是在烈火中永生!

全身音容相貌宛如平常,嘴角還常留着他那淺淺的微笑。隻是全身皮膚變得又黑又光,好像是塗上了一層黑漆一樣。

鎮江知府得知此事之後,順應百姓的呼聲,将法明和尚舍身求雨的壯舉寫入奏章上,奏給了朝廷。

不久後,朝廷下旨,賜溢号“黑漆光菩薩”,弟子們将他的肉身供奉在寺中,供廣大的信衆膜頂叩拜。

元朝一高僧,經常對孕婦宣講《法華經》,舍身求雨,被封為菩薩。

“黑漆光菩薩”出生于元朝年間,法号法明。法明和尚出生在一個農村的小村莊裡。

他從小就與其他的孩子不同,當别的孩子嬉戲玩耍的時候,他卻總是一個人默默無言、靜悄悄地坐着。

他很小的時候就随鄰居,經常到寺廟裡燒香。當他在寺廟誦讀到第一部佛經的時候,就被佛的教導深深地打動。

他喜歡寺廟,喜歡寺廟裡那幽靜、莊嚴的氛圍。他深深地向往佛法,年紀稍長,他就在萊州府崇福寺出家為生。

元朝一高僧,經常對孕婦宣講《法華經》,舍身求雨,被封為菩薩。

出家之後,他将一整部法華經流暢的背誦了出來,法華經篇幅較長,全文字數差不多有七萬多字。很少有人能背下來《法華經》,可見他天資聰穎,善根深厚。

除了讀經之外,他外出化緣時,如果外出時遇到了大着肚子的孕婦,就會對着孕婦講解《法華經》之中的“藥草喻品”這一章節。

為什麼講解這一章呢?因為這一章很妙,佛說:我的說法像下雨一樣;大地山河上面這些草木都是藥。”

治愈一個人病的,是山水。邁開步子走向山水間,說不定比藥的效果還來得快些。

元朝一高僧,經常對孕婦宣講《法華經》,舍身求雨,被封為菩薩。

山河大地,秀美無比。用山水作處方,山水就是一味藥。

一個人徜徉在青山綠水之中,欣賞着韶光美景,他就會忘卻内心的煩勞,解除人生的痛苦,尋求到個體的自由和快樂。

許多孕婦聽了這一章節,豁然開朗,心中的郁悶一掃而空。她們學會用大自然的美、用大自然的能量來滋養自己的身心。

她們平靜的心情中孕育的孩子,也成長得非常好,都非常順利,沒有出現難産的現象。大家都非常崇拜他,認為他學識淵博,濟世救人,是一位德高望重的和尚。

元朝一高僧,經常對孕婦宣講《法華經》,舍身求雨,被封為菩薩。

有一次法明和尚乘坐一艘輪船過江,輪船上有一車的老小,大家正談笑風生,欣賞着沿岸的秀麗風景。

忽然之間,烏雲四起,狂風大作,大家被吓得六神無主,不知如何是好。船上的夥計也面容失色,眼看就要船毀人亡。

法明和尚一點兒也不慌亂。他對大家說:“大家不要慌!全程念誦觀世音菩薩的名号,就會安然無恙。”

大家聽了急忙念誦:“觀世音菩薩保佑,觀世音菩薩保佑!”。說來也巧,不一會兒風止浪息,大船有驚無險地過了江。

元朝一高僧,經常對孕婦宣講《法華經》,舍身求雨,被封為菩薩。

法明和尚,也就是“黑漆光菩薩”,他流傳在民間的故事不勝枚舉。他的善心、善行,就像一束光,照亮了人們的心田。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