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人都考慮過這樣一個問題,為什麼現在的春晚越來越沒人看了?說實話作者作為90後,已經有幾年的時間沒有看過春晚了,确切的說,自從趙本山等一輩藝術家離開春晚後,大家對于春晚的期待也越來越低
其實對大部分如今的年輕人來說,雖然每年看春晚依舊是習俗,可不少人都隻是把春晚當作過年的背景音樂,甚至大家甯願聚在一起聊天,也不願意關注春晚到底演了什麼
而究其原因,不過是因為春晚上受大家喜愛的節目越來越少,特别是在語言類節目上,如今的春晚還能看的語言類節目幾乎沒有,數得着的也就隻剩下沈騰的獨幕喜劇
毫不誇張的說,沈騰是繼趙本山之後,唯一在獨幕喜劇領域能引起大衆關注的藝人,而且沈騰自從出道後,還參加了很多喜劇綜藝類節目,特别是在《歡樂喜劇人》中,沈騰的每一部作品都非常出彩,連趙本山的徒弟也甘拜下風
可自從登上春晚後,沈騰表演的節目卻一次比一次令人失望,從2014年後開始,沈騰在春晚上的創作靈感似乎已經枯竭,永遠是千篇一律的老套路
比如在最近幾年的春晚中,沈騰多次創作了與職場有關的作品,而且每一次的官職都越來越大,去年的獨幕喜劇《坑》,沈騰直接成了某機構的主任
但盡管沈騰做的官越來越大,可是觀衆對于作品的口碑卻并不高,甚至還有人嘲諷沈騰,認為他已經江郎才盡,不要再進入春晚毀自己的人設了
而還有很多人也感到納悶,那就是沈騰為什麼每年春晚都要創作官場題材的獨幕喜劇?要知道,現實中的沈騰并沒有官職,他的創作特點也是天馬行空,根本不适合潛規則很強的職場
其實真正的原因隻有一個,那就是沈騰的創作題材是被春晚明定的,類似的遭遇也不止沈騰經曆過,2008年春晚,趙本山創作了獨幕喜劇《火炬手》,而據他在之後的采訪中表示,這個題材根本不是自己最初想創作的,正因為被春晚劇組要求,才勉強湊出了這個作品,《火炬手》也被趙本山認為是自己在曆年春晚中最差的做品
是以我們從沈騰的遭遇就不難看出,不是沈騰拿不出好作品,而是春晚對于作品的要求太高了,現在春晚的主題不是讓觀衆快樂,而是怎樣讓作品教育觀衆,這也是為什麼有一些獨幕喜劇,明明不搞笑,卻因為沾了一點教育的主題,才能登上舞台的原因
對觀衆來說,大家看春晚的原因隻有一個,那就是想得到快樂,這也是早年春晚備受歡迎的原因,可是自從2010年後,春晚的主題已經本末倒置,導演不再關注大家的口碑,而是想盡辦法的用作品去教育觀衆
但可能劇組也忽略了一點,春晚創辦的主題就是為了與民同樂,如果有一天春晚到處都是教育觀衆的節目,可大家已經不再收看,那麼舉辦春晚的意義又是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