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問大家一個問題,最好的教育是什麼?
畢竟孩子從小就在我們身邊長大,從我們身上學到的東西最多,他們最初的三觀也是我們帶給他們的。
是以我覺得言傳身教很重要,甚至會影響到孩子的一生。
是以平時在孩子面前,無論是做事還是說話,都應該注意一點,讓孩子有一個好的榜樣。
而楊绛認為,在言傳身教中,有三句話一定不能對孩子說。
1、你怎麼這麼沒用
這句話是很多家長的口頭禅,尤其是對孩子說,雖然都沒有惡意,隻是想出氣,但這句話對孩子來說打擊是很大的。
因為“你怎麼這麼沒用”,這句話是否定了他的價值,否定了他的努力,對孩子的自尊心會有很大的影響,久而久之就沒了自信。
是以當家長要說出這句”你怎麼這麼沒用“的時候,應該要好好考慮一下,要停止對孩子的進行言語打擊。
就算一件事孩子做得并不好,沒有達到家長的預期,但是隻要他努力過了,我們應該都表揚一下他,并且讓他下次再努力。
2、我都是為你好
這句”我為你好“也是家長常用語之一,雖然出發點都是好的,但卻不是孩子真正想要的。
并且久而久之,真的會從自己的角度出發,去考慮孩子想要什麼,結果就是這個東西或這件事是家長自己想要的,而不是孩子真正想要的。
這樣會讓孩子的壓力很大,并且什麼事都替決定,會讓他喪失獨立思考和決策能力。
作為家長,我們應該尊重孩子的選擇,當然如果這個選擇真的觸犯了底線,那我們應該阻止。
但是如果是正常的選擇,并且選擇的方向并不是家長預期中的,甚至是反方向,那我們不妨試着放手看看,讓孩子自己去闖一闖。
雖然結果不一定是最好的,但是過程肯定是孩子印象最深刻的,得到的經驗也是最牢固的。
3、你看看人家,再看看你
孩子之間的對比,是經常出現的,尤其是家長主動拿出來對比。
當然,出發點都是好的,希望能夠激起孩子的攀比心理,向好的孩子看齊。
但久而久之,孩子也會變的”麻木“,适當的對比是好事,但是如果變成了常态,那孩子也會覺得無所謂。
既然人家那麼優秀了,我追趕不了,還不如擺爛。
同時甚至有一些孩子比較極端,會産生仇恨心理,從此恨上那個比他優秀的孩子,嫉妒心極強。
是以家長們可以進行适當的比較,但最好還是多發現孩子身上的優點,可以拿他自身去比較。
比如他今天吃飯比較慢了,可以說:昨天的你吃得比較快,而且很乖,今天要跟昨天一樣哦。
比如他玩積木很厲害,那就還可以說:吃飯也要跟你玩積木一樣厲害哦。
通過自身比較,孩子也會逐漸發現自己身上的閃光點,也會變得更加積極和自信。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其實并不是那麼複雜,隻要耐心一點,細心一點,平時多言傳身教,那麼孩子也能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