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一個詩人能有多懶?北宋一詩人一生隻寫了兩句詩,但是流傳千年

一個詩人能有多懶?北宋一詩人一生隻寫了兩句詩,但是流傳千年

前言

對于一個自诩為詩人的人來說,自己的詩作自然是留世的越多越好、流傳得越遠越好,這樣才能将自己的才名推廣出去,讓世人皆知自己的文采斐然。

然而北宋的時候卻有一個詩人不走尋常路,人家都說張若虛“孤篇壓全唐”,那《春江花月夜》至少是一整首詩,北宋這位詩人,僅僅有這一句詩流傳了下來,可是這句詩的知名度甚至超過了曆史上許多文豪的成名作。

這句詩是什麼内容,為什麼僅僅兩句就能流傳千古呢?

一個詩人能有多懶?北宋一詩人一生隻寫了兩句詩,但是流傳千年

一、範文正公

北宋時有這樣一個人,他文采斐然,雖然僅僅隻是一個縣巡檢,但是因為工作完成得非常好還愛民如子,在工作的地方頗受百姓愛戴,然而他在自己的職位上幹了很長時間卻都沒有升官,這個人就是蘇麟。

要說蘇麟,那首先就要提到另一個人,這個人就是北宋名相範仲淹,為什麼和範仲淹有關系呢?因為蘇麟這短短一句詩就是寫給範仲淹的。

一個詩人能有多懶?北宋一詩人一生隻寫了兩句詩,但是流傳千年

範仲淹出身寒微,小的時候家境非常困難,于是範仲淹為了節約糧食便煮一鍋粥,然後放一夜等粥冷卻成粥凍之後分四天吃,這樣就能省下不少錢用來讀書學習。

在範仲淹這樣勤懇艱苦的學習之下,最終皇天不負有心人,經過了十幾年的苦讀之後,範仲淹高中進士,開始了自己的為官之路。

一個詩人能有多懶?北宋一詩人一生隻寫了兩句詩,但是流傳千年

範仲淹這個人非常的寬厚溫和,因為自己曾經吃過很大的苦,是以在自己熬出頭之後便開始非常熱衷幫助他人,尤其是那些懸梁刺股的學子們,而對于自己的同僚們以及夏季官員們,範仲淹也是相當和藹的,他這個人喜歡向上推舉自己認為有才能的官員,讓他們能夠為國為民實作自己的政治抱負。

正是因為範仲淹這樣知人善任的特點,想要拜在範仲淹門下的學子非常多,而想要通範仲淹的推舉晉升官職的人也相當多。

一個詩人能有多懶?北宋一詩人一生隻寫了兩句詩,但是流傳千年

公元1043年,為了富國強兵,在範仲淹等人的主張下北宋開始進行慶曆新政的相關變法工作,然而這場變法僅僅隻持續了兩年,最終盡管範仲淹等人仍舊抱有希望,但是由于變法阻力過大,最終還是不了了之了,範仲淹本人也因為朝廷中的巨大壓力自己申請下放到地方工作。

而蘇麟和範仲淹的故事就是發生在範仲淹做杭州的知州的時候。

一個詩人能有多懶?北宋一詩人一生隻寫了兩句詩,但是流傳千年

二、視察工作

1049年,範仲淹調到了杭州做知州,這裡的人們聽聞範仲淹前來之後都非常高興,紛紛為自己寫好了拜帖,想要與範仲淹結識交往。

盡管範仲淹變法失敗并被擠出了中央,但是範仲淹的名聲還是響當當的,朝廷中也有着非常多官員曾經師從範仲淹或者是被範仲淹舉薦上去的,是以在朝廷中還是非常有影響力,更何況皇帝也對範仲淹很尊敬。

一個詩人能有多懶?北宋一詩人一生隻寫了兩句詩,但是流傳千年

蘇麟作為頗有文采的地方官員也是非常敬仰範仲淹這個文壇大家的,當範仲淹來到杭州之後,他作為杭州下屬縣城的巡檢也非常高興,因為這樣一來他就有機會與範仲淹進行交流了,從範仲淹身上也能學到更多為官之道,好讓百姓生活更好。

範仲淹做官非常注重自己親眼所見,是以每到一地之後都會親自到各個行政區劃去觀察百姓生活和官員施政有沒有弊病,盡管範仲淹此時已經是花甲高齡的老叟了,到了杭州之後也同樣是這樣親自視察。

一個詩人能有多懶?北宋一詩人一生隻寫了兩句詩,但是流傳千年

而這同樣也是蘇麟對範仲淹非常欽佩的地方,同樣是地方官員,同樣是一心為民的父母官,蘇麟執行政務的時候最知道像範仲淹這樣事事親力親為有多勞累,是以當範仲淹來到他所屬的縣之後,蘇麟盡全力招待了範仲淹。

在視察縣裡工作的時候,範仲淹看到這裡的風氣和其他地方并不相同,在大多數地方,百姓對于官老爺都是畏懼的,這是正常現象,範仲淹也不會去強求每一個地方官員愛民如子。

一個詩人能有多懶?北宋一詩人一生隻寫了兩句詩,但是流傳千年

但是在這裡,範仲淹看到當他們走在路上的時候,有許多百姓見到蘇麟之後會主動笑着問候,雖然隻是一句簡單的“蘇大人,今天工作怎麼樣”,但是其中蘊含的熟稔不是能裝出來的,蘇麟必定平時就在縣裡和百姓們相處得非常融洽。

一路上和範仲淹聊政務時總是被百姓打斷,蘇麟感到有些不好意思,于是抱歉地對範仲淹說:“百姓都是出于好意,希望範大人不要介意。”

一個詩人能有多懶?北宋一詩人一生隻寫了兩句詩,但是流傳千年

範仲淹本來就對蘇麟印象非常好,看到他道歉後反而不解了,反問道:“百姓同你打招呼,這是說明你官做得好,人家在别人在上官面前表現還來不及,怎麼你還覺得抱歉呢?”

蘇麟聽後松了口氣,同時也被範仲淹寬容的話語緩解了緊張情緒,笑了出來。

一個詩人能有多懶?北宋一詩人一生隻寫了兩句詩,但是流傳千年

三、千古絕句

範仲淹結束了地方視察之後總是要回到杭州官府處理其他工作的,何況杭州還有有很多等着想要和範仲淹結交的人需要應付,是以兩人之間的接觸就這樣暫時告一段落,但是沒過多久,範仲淹就又收到了蘇麟的來信。

範仲淹本來以為蘇麟是有什麼政務上的事想要禀報,還奇怪為什麼不走公文形式,沒想到打開信之後,隻見紙上僅僅寫着兩行字,第一行是問候話語,說自己不才,寫了一句詩想要範公評鑒,然後下面一行就是他寫的詩句:

近水樓台先得月,向陽花木易為春。

一個詩人能有多懶?北宋一詩人一生隻寫了兩句詩,但是流傳千年

範仲淹看到之後愣了一下,随機哈哈笑了起來,指着信對仆人說到:“蘇麟此人,大有才能!”

但是這隻是一句寫景色的詩,它甚至隻有一句而不是一整首,為什麼範仲淹對此大為贊賞呢?原來蘇麟表面上是在感歎月色和花朵的美麗,其實是在通過美麗的景色表達自己的諷刺之情。

範仲淹會向上推舉人才,這是人們都知道的事情,來到了杭州之後見到了那些才子和好官也都向朝廷進行了推薦,但是在這些推薦都是在這些人有請求的情況下,沒有請求的話範仲淹也不會自作主張。

一個詩人能有多懶?北宋一詩人一生隻寫了兩句詩,但是流傳千年

但是蘇麟不知道這件事,眼看着其他人都受到了提拔,而自己曾經被範仲淹誇獎過,工作卻沒有一點變動的迹象,是以便寫下了這句殘詩來向範仲淹表示不滿,說隻有離範仲淹進的人才能收到提拔,想自己這種離得遠的地方官大人就忘了。

範仲俺看到之後并不感覺生氣,反而為蘇麟的巧思啧啧稱奇,感歎完了之後也拿出信紙,為蘇麟專門寫了一封舉薦信,而随着信件被送到都城,懷才不遇的蘇麟也逐漸得到了起用。

一個詩人能有多懶?北宋一詩人一生隻寫了兩句詩,但是流傳千年

結語

自此之後,“近水樓台先得月,向陽花木易為春”便成為了千古流傳的名句,在後世逐漸簡化為了“近水樓台”,專門用來諷刺那些通過利用職務之便為自己謀取利益的不正當行為。

一個詩人能有多懶?北宋一詩人一生隻寫了兩句詩,但是流傳千年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