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條創作挑戰賽##頭條講真的#
溥儀的後半生,就是對很多尬吹最後一個封建王朝清朝的“精神旗人”最大的諷刺。
這張圖雖然是P的,但是對于很多堅持封建糟粕的人或者事都是最好的回應。
還有鋪天蓋地的辮子戲,好像姓愛新覺羅、博爾基吉特、葉赫那拉有什麼大不了的一樣。拜托,你們的祖先在民國的時候就争先恐後地改名了,有的人,連民族都改成漢族了(侯寶林),現在開始想起祖先的榮耀來了?當年這些前朝遺老遺少,很多混得還不如克五呢,比如有個著名的拉車王爺:末代克勤郡王晏森。
以及靠賣破爛為生的郡王載濤(光緒皇帝的親弟弟)
不過勞動最光榮,能舍下以前的身份,憑自己雙手吃飯,也是不錯的,比溥儀兩次複辟又被摁下去還是強得多。
溥儀的兩次複辟,讓當時的人民終于看到:所謂的皇帝也沒什麼了不起,皇權也沒什麼神聖的。溥儀能當皇帝無非是沾了祖上的光,自己沒能力,還是越混越抽抽。
第一次複辟,原來有五千”辮子軍”就可以過一把皇帝瘾,這成本效益不要太高。
第二次複辟,旗人當漢奸,罪加一等。連清朝的國号都沒了,溥儀祖先的臉,都讓這個末代皇帝丢盡了。
以及結合溥儀住撫順監獄的各種”轶事”和東京審判的表現。皇權,什麼皇權?貴族,什麼貴族?皇帝,什麼皇帝?大家都是公民!
總結,溥儀的種種表現,讓“皇帝”這個高貴的詞徹底成了笑話,也讓袁世凱這種還想稱帝的人被掃進了曆史的垃圾堆。作為一個普通人,溥儀對後人還是很有教育意義的,吹一吹他又何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