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餓一餓能多活20年?科學家發現:饑餓時細胞會自己“吃”自己

作者:森羅萬象原創

閱讀此文前,麻煩您點選一下“關注”,既友善您進行讨論與分享,又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援。

餓一餓能多活20年?科學家發現:饑餓時細胞會自己“吃”自己

綜述

在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的最新研究中,科學家們發現,通過控制每天的飲食,限制能量攝入可以成為一種潛在的健康之道。

他們的研究表明,經過長期的試驗觀察,采用一天一頓的飲食模式能夠有效延緩衰老過程,不僅如此,還有助于預防和治療一系列與老化相關的疾病。這究竟是為什麼呢?

餓一餓能多活20年?科學家發現:饑餓時細胞會自己“吃”自己

細胞的能量

細胞内的能量交易主要通過一種叫做ATP的分子進行。ATP就像細胞之間用的錢一樣,能夠在細胞内傳遞和釋放能量,助力細胞進行各種生活活動。

ATP的構造是由一個RNA核苷酸和三個磷酸基團組成。當ATP釋放能量時,它失去一個磷酸基團,變成ADP。而當ADP獲得能量時,它會再次結合一個磷酸基團,變回ATP。

餓一餓能多活20年?科學家發現:饑餓時細胞會自己“吃”自己

那麼,細胞是如何制造ATP的呢?這個過程有兩種主要方式:有氧呼吸和發酵。

有氧呼吸是在有氧氣的情況下進行的,細胞通過将有機物質(比如葡萄糖)完全分解,釋放大量能量,并産生二氧化碳和水。

餓一餓能多活20年?科學家發現:饑餓時細胞會自己“吃”自己

有氧呼吸是一種高效的能量生産方式,每個葡萄糖分子可以産生約36個ATP分子。這個過程主要發生在細胞的線粒體中,包括三個主要步驟:糖酵解、檸檬酸循環和電子傳遞鍊。

首先是糖酵解,它在細胞質中進行,将葡萄糖分解成兩個3碳的分子,叫做丙酮酸。這個過程産生2個ATP分子和2個NADH分子,NADH是攜帶高能電子的分子,後續步驟中會釋放能量。

餓一餓能多活20年?科學家發現:饑餓時細胞會自己“吃”自己

接下來是檸檬酸循環,線上粒體的基質中進行,丙酮酸進一步分解,釋放出二氧化碳,并産生一些高能電子載體,如NADH和FADH2。這個過程會産生2個ATP分子。

餓一餓能多活20年?科學家發現:饑餓時細胞會自己“吃”自己

最後是電子傳遞鍊,線上粒體内膜上進行,高能電子載體将電子傳遞給一系列蛋白質複合物,最終将電子交給氧氣,形成水。這個過程産生大量能量,用于将ADP轉化為ATP。大約可以生成32個ATP分子。

餓一餓能多活20年?科學家發現:饑餓時細胞會自己“吃”自己

在沒有氧氣的情況下,細胞會采用一種叫做發酵的方式。這時,細胞無法完全分解有機物質(比如葡萄糖),隻能部分分解,釋放少量能量,同時産生有機酸或酒精作為副産品。

發酵的效率相對較低,每個葡萄糖分子隻能産生2個ATP分子。發酵主要發生在細胞質中,包含兩個步驟:糖酵解和再生NAD+。

餓一餓能多活20年?科學家發現:饑餓時細胞會自己“吃”自己

糖酵解與有氧呼吸中的步驟相似,會産生2個ATP分子和2個NADH分子。

再生NAD+是發酵過程中的關鍵步驟,它将NADH氧化成NAD+,以維持糖酵解的進行。這個過程需要一些有機物質作為電子受體,比如丙酮酸或乳酸。NADH會将電子和氫原子轉移到這些有機物質上,形成乙醇或乳酸,同時釋放NAD+。

餓一餓能多活20年?科學家發現:饑餓時細胞會自己“吃”自己

這個過程産生一些有機酸或酒精作為副産品,它們會影響細胞的pH值和功能。是以,發酵無法持續太久。

餓一餓能多活20年?科學家發現:饑餓時細胞會自己“吃”自己

細胞會吃自己?

當細胞面臨饑餓時,它采取了一種看似可怕但實際上非常普遍和關鍵的生存政策,被稱為細胞自噬。

細胞自噬通過形成一個名為自噬體的雙層膜囊結構,将細胞質的一部分包裹起來,并将其運送到溶酶體進行降解和回收利用。

餓一餓能多活20年?科學家發現:饑餓時細胞會自己“吃”自己

這個過程有兩個主要功能:

首先,當細胞處于壓力環境中時,自噬能夠将一部分胞質降解成氨基酸等物質,為細胞提供能量和所需物質,這是一種細胞自我保護的機制,確定細胞在挑戰性環境中生存下來。

其次,細胞自噬還負責清除那些錯誤折疊的蛋白質、老化或受損的細胞器等“垃圾”,以維持細胞和整個生物體的正常功能。

餓一餓能多活20年?科學家發現:饑餓時細胞會自己“吃”自己

這是種自我清理過程有助于保持細胞内部環境的穩定性,防止問題物質的堆積,進而確定細胞能夠正常運作。

細胞自噬的第一步是啟動階段,就像細胞的警鐘響起一樣。這種啟動信号可以來自于很多因素,比如缺少營養、氧氣不足、感染或者DNA損傷。

餓一餓能多活20年?科學家發現:饑餓時細胞會自己“吃”自己

當細胞感應到這些信号時,一些關鍵分子,像mTOR、AMPK和ULK1,就會發揮作用。mTOR通常會抑制自噬,因為它表示細胞充足的營養和能量;而AMPK和ULK1則會在細胞缺乏能量時促進自噬的進行。

接下來是隔離膜和自噬體的形成。細胞會包裹一部分自身物質形成雙層膜囊,這就是自噬體。

這個過程涉及兩個系統,一個是Atg12-Atg5-Atg16L系統,另一個是LC3-PE系統。它們幫助形成自噬體的膜結構,LC3被認為是自噬的标志物,可以顯示自噬的程度。

餓一餓能多活20年?科學家發現:饑餓時細胞會自己“吃”自己

第三步是自噬體與溶酶體的融合。自噬體和溶酶體之間的膜融合是關鍵,它形成了自噬溶酶體。這個過程需要一些特殊的分子來促進兩者之間的結合,比如SNARE、Rab和LAMP。它們幫助自噬體和溶酶體互相識别,最終合二為一。

最後一步是自噬體的降解。自噬溶酶體中含有酸性水解酶,它們可以分解自噬體内膜和内容物,釋放出一些小分子,比如氨基酸、脂肪酸和核苷酸。這些小分子可以被細胞重新利用,用于新的代謝和合成。

餓一餓能多活20年?科學家發現:饑餓時細胞會自己“吃”自己

這些步驟共同完成了細胞自噬的過程,幫助細胞清理廢物并保持健康。

少吃飯能抗衰老?

少吃能延緩衰老這個觀點聽起來或許有些奇怪,但其實有很多科學研究支援這一點。限制能量攝入,也就是在保證營養的情況下減少進食量,被證明是一種有效的延緩衰老和預防疾病的方法。

這種做法能激活細胞自噬,這一過程能夠幫助延緩衰老。當細胞感覺到能量不足時,會啟動AMPK蛋白激酶的活動。

餓一餓能多活20年?科學家發現:饑餓時細胞會自己“吃”自己

AMPK能抑制mTOR的功能,而mTOR在自噬過程中起着負調節作用。當mTOR受到抑制時,細胞的自噬活動增加。這種增加的自噬能幫助清除有害物質,減少氧化應激和發炎反應,有助于保護DNA和線粒體的穩定性。

這樣一來,細胞的壽命就會延長。細胞壽命的延長意味着組織和器官能夠保持良好的狀态,進而使整個機體的衰老速度減緩。

餓一餓能多活20年?科學家發現:饑餓時細胞會自己“吃”自己

限制能量攝入不僅能延緩衰老,還有助于預防和治療一些與老化相關的疾病,比如肥胖、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和神經退行性疾病等。

這些疾病往往和細胞内自噬水準下降或失衡有關,導緻細胞代謝紊亂和功能障礙。限制能量攝入能夠恢複自噬的平衡,改善細胞的代謝和功能,進而減輕這些疾病的症狀和發展。

餓一餓能多活20年?科學家發現:饑餓時細胞會自己“吃”自己

需要強調的是,限制能量攝入并非饑餓自己,而是合理控制食物的品質和攝入量,避免攝入過多營養。

不同的人需要根據自己的體質、年齡和健康狀況來調整攝入量。限制能量攝入的方式和程度因人而異,一般在10%到40%之間。

可以采用間歇性禁食、每日限制卡路裡或者低蛋白飲食等方法。但要記住,限制能量攝入的效果需要長期堅持才會顯現,不可能一夜之間見效。

餓一餓能多活20年?科學家發現:饑餓時細胞會自己“吃”自己

結語

雖然我們需要更多的研究來完全了解饑餓對細胞的影響,但這些研究為我們提供了一個新的視角,啟示我們在保持健康和延緩衰老方面可能的途徑。

這也提醒着我們,在調整飲食習慣時,務必謹慎,并根據個人情況進行調整。是以,未來的研究和實踐将繼續探索這個領域,為我們提供更多關于細胞自噬和健康的深刻了解。

餓一餓能多活20年?科學家發現:饑餓時細胞會自己“吃”自己

最後,由于平台規則,隻有當您跟我有更多互動的時候,才會被認定為鐵粉。如果您喜歡我的文章,可以點個“關注”,成為鐵粉後能第一時間收到文章推送。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