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企業退休人員待遇比機關事業的退休人員待遇低太多是不應該的

#實話實說#今天我要講的實話是廣大企業退休人員比同期參加工作的機關事業機關退休人員的退休待遇低太多是不應該的問題,這個問題是企業退休人員普遍關心的問題。

企業退休人員待遇比機關事業的退休人員待遇低太多是不應該的

大家都知道在毛主席等老一輩上司建立新中國的時候,國家急需大力建設,為了發展對國家建設至關重要的工業,國家投入重要的資源,從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為了加快工業的發展給予了大力支援,同時,國家把工廠的勞工當做勞工階級的主力軍,不但在改策上,也在待遇上讓勞工階級當家做主,那個時候,工廠裡不管是勞工、技術人員還是工廠、書記,大家的工作熱情很高,真的是發揚了不怕苦、不怕累、不怕犧牲的精神。工廠裡不分職務高低,隻講貢獻,大家的待遇也基本上差不多,都是跟工作年限和級别有關系,但差距也不會拉的太多,大家心服口服。

那個時候,不管是企業的從業人員還是機關事業機關的從業人員,大家都叫國家從業人員。也就是工作不分貴賤,每個人的工作崗位都是上司安排的,大家自覺服從。企業裡的從業人員和機關事業機關的從業人員每個月人人都享受四天休息日,工作是八小時制,享受免費的醫療和帶薪病假待遇,國家會給每個從業人員安排集體宿舍或者給已經結婚的雙職工安排單獨居住房,每個月隻象征性扣除房費和水電費,那個時候,企業和機關事業機關的從業人員在工資和其他的待遇上沒有多少差別,大家退休後的待遇也沒有多少差別,大家也不會攀比。感覺到一切都是合理的。

自從有了企業承包後,就開始在企業實行了差别工資,多幹多得,多勞多得,大家也覺得公平合理,因為這把每個人的勞動能力都發揮出來了,隻要你夠努力,不傻不懶惰,大家的工資待遇也不會差的太多,也沒有怨言,退休時的工資大家也不會差多少,沒有覺得不公平。

後來在企業實行交養老保險,且分了很多的檔次,雖然規定了企業應交20%,個人應交8%,但很多的企業,特别是經營差的國營企業和國内私人企業普遍沒有交或隻交一點應該給職工交的企業應交的部分。特别是地方上國營企業,一般在職工個人戶頭上是查不到餘額的,企業隻是把從職工每月工資扣除的部分養老金統一集中在一個賬戶裡,如果那個職工到了退休年齡,辦理退休手續時,由企業負責勞動人事的人把企業上司準許算好的養老金報到勞動社保局定下退休工資,是以企業裡面的人終身俸也是有差別的,高管幹部會按最高的算,勞工按最低的算在企業裡是普遍存在的現象。

随後跟着有了養老金雙軌制,這在全世界應該是特例。機關公務人員占用制定政策的優勢,在物價年年上漲,生活和醫療支出大幅度增加的情況下,可以用生活補助等名目增加待遇,但面對龐大的企業退休職工,增加的就很少了。應該跟養老金支出的承受能力有關!

企業退休人員待遇比機關事業的退休人員待遇低太多是不應該的

那麼,為什麼企業退休人員面對跟自己同期參加工作的機關事業機關退休人員退休待遇時會有很大的意見呢?因為參加工作時,都是文化素質、技能、體能基本上差不多的,都是服從國家配置設定和安排,沒有什麼競争崗位和職位的程式。工作時,企業崗位普遍比機關事業機關的要苦和累,特别是技術崗位的要求比機關事業機關要求要高很多才能勝任,退休後,企業退休人員的終身俸普遍比機關事業機關的退休人員待遇要低倍數以上,每年加工資也是機關事業機關退休人員加的多,企業加的少,一些地方連退休人員去世後的喪葬費也是有很大的差別,例如機關的是40個月上年度本省月平均工資,事業機關的是20個上年度本省月平均工資,企業的是每領一年終身俸就從20開始減一年本省上年度月平均工資,一直減到9個月止。從這些事實來說,難道企業退休人員覺得不公平有什麼錯嗎?

企業退休人員待遇比機關事業的退休人員待遇低太多是不應該的

現在有些在機關事業機關上班的人,認為自己是通過一關又一關考上的,憑本事享受高待遇合情合理。如果是憑本事享受高待遇是沒有錯,但是你說的本事應該要從對國家和人民的貢獻上來展現才合理,有些人進了機關事業機關工作認為端上了鐵飯碗,整天人浮于事、不奉公職守甚至刁難辦事群衆,讓群衆不滿意的人又有什麼貢獻和能力呢?還有部分人是靠社會關系先到機關事業機關從事一般普通的工作,然後再一步一步成為正式編制人員又怎麼說呢?何況企業裡面的從業人員大部分幹的是實活,時常加班加點,這群人對社會的貢獻難道比機關事業機關普遍崗位上的人少嗎?沒有企業人員辛勤的工作就沒有我們日常必須的日用品,沒有建築勞工就沒有高速鐵路、高速公路、國道、省道、縣道、鄉道和城市裡高樓大廈和美麗的街道和風景!沒有企業勞工就沒有汽車、手機、飛機、船舶、煤炭、電力、石油、建材等。

企業退休人員待遇比機關事業的退休人員待遇低太多是不應該的

是以社會要進步的快,就應該尊重所有的勞動者,包括企業職工。何為尊重?起碼先從待遇上開始,讓企業職工在職和退休後充分感受到關心和公平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