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力勞動者這個詞彙到底是誰最先發明的、什麼時候發明的,我個人并沒有做認真的考察。
但是我知道這個詞是在半年前,是老科學家何祚庥先生斥責司馬大将軍的用語。
個人認為“口力勞動者”這五個字總結的非常精辟,而在我的心目中,口力勞動者主要有三個代表:一個是何祚庥嘴裡的司馬大将軍;再一個就是網紅校長某強;還有一個就是指導考研的張老師。
口力勞動者有一個最基本的特征,那就是誇誇其談,而且頭頭是道。但是你把他們的文章、演講、視訊認真品味之後,卻發現沒有任何實際意義,或者嚴格地說對現實的意義不大,至少是極小。
比如,我就經常把張老師的視訊當做段子來聽,和郭德綱歸為一類,就是取悅、取笑讀者和觀衆的。至于說是否對考生有真的指導作用,個人認為意義不大。
比如說我們的中學老師每天都在課堂上講段子,雖然能把學生逗得哄堂大笑,可是大家想一想,對于孩子們考學真的有意義嗎?
剛剛看到一條新聞,那就是張老師被人起訴了并且立案了。
而這件事的發端和發源,本人記得很清楚:事情發生在幾個月前,張老師在視訊中說,文科生就是舔,就是服務業。
很顯然,他的言論就是看不起文科生。那麼他的說法有道理嗎?個人認為沒有道理。大家想一想,從唐詩宋詞到四大名著,再到目前的社會管理,如果沒有文科以及文科生,那麼,我們的社會将變成什麼樣子?
打開電視,翻開手機,我們看到的很多内容,尤其是涉及文藝方面的内容,大多數都是文科生完成的。如果沒有文科和文科生,我們的世界恐怕就會由彩色變成了黑白。
是以,作為一名文科生,我對張老師的言論是反對的,同時也是反感的。
我并不否認這位部落客起訴張老師有炒作及嘩衆取寵之嫌,但是就事論事說,張老師的言論确确實實不合适,我對張老師的口無遮攔也一直表示反對。
是以,我支援這位部落客的起訴。對此您怎麼看?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讨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