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佛教與科技:人工智能時代傳統宗教的現代化挑戰

佛教與科技:人工智能時代傳統宗教的現代化挑戰

2023年8月9-12日,首屆“人類的競争與互鑒互補”論壇在香港大學舉辦。此次論壇由香港大學佛學研究中心主辦,約計120位學者參加。論壇由主旨演講、三個分論壇:1、競争與互鑒:人間佛教面臨的現實情境與佛教的跨文化傳播;2、執兩用中:東西方文明碰撞中的佛教中國化與國際化;3、佛教與科技:人工智能時代傳統宗教的現代化挑戰,開幕式及閉幕式組成。本文着重介紹“佛教與科技”分論壇相關内容。

佛教與科技分論壇分7場主題讨論和2場同時進行的分組會議,共計9場讨論,涉及以下話題:佛教中的天文與曆法、佛教中的實體學和宇宙論、佛教與醫療、佛教中的邏輯與數學、佛教與傳統工藝、佛教與禅修、佛教與倫理、佛教與人工智能、佛教與網絡虛拟世界。

佛教與科技:人工智能時代傳統宗教的現代化挑戰

佛教中的天文與曆法

在佛教中的天文與曆法專場,共有6位學者發言。香港理工大學潘宗光首先講述對佛經中出現的科學用語,如:三界、三千大千世界、恒河沙數、劫的了解,并提出借助科學知識的了解來探究佛經中哲學思辨内容的可能性。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紐衛星在佛教典籍中涉及宇宙學、星宿體系、時節、曆日、晝夜時分、日影長度等天文學資料的基礎上,指出其儲存形式、特點、可靠性及功能性等問題,并對其源流和對中國本土的影響展開讨論,強調這些天文學資料是古代不同文明之間天文學交流傳播的重要證據。紐衛星最後還提出從佛教天文學資料出發,結合其他傳世文獻和出土資料,進行多學科、多語種綜合研究的期待。北京外國語大學周利群從早期漢譯佛經對天文、曆法、蔔辭的翻譯技巧與政策出發,研究曆史時期宗教中國化問題。周利群強調,漢文譯者增加《摩登伽經》原本中沒有的羅睺和計都,進而形成九曜概念等因地制宜的做法,是古代科學技術知識在宗教中國化過程中所采取的傳播政策和方法。上海中醫藥大學宋神秘重點利用唐晚期《七曜星辰别行法》、日本奈良藏《熾盛光佛頂大威德銷災吉祥陀羅尼經》(972年)、高昌勝金口石窟出土回鹘時期(866-1383年)的星宿圖壁畫和藏于日本京都教王護國寺的《火羅圖》(1166年)四份唐宋時期佛教文獻,讨論其中有關二十八宿的星點圖和星神圖問題。宋神秘指出,這四份佛教文獻将中國傳統的星點圖和源自域外的星神圖結合,賦予了星點圖不同于以往的純粹天象意義,類似于星神圖的神力。複旦大學梁辰雪以日本陰陽道祭祀中圍繞北鬥信仰展開的以屬星祭為中心的祭祀儀式的祭文為研究對象,指出日本陰陽道屬星祭從“祭文舊草,皆為内典”的早期形态發展到更具本土性的傾向,均與佛教的影響有關。西藏大學拉毛吉通過分析藏曆中不同時間尺度的劃分标準,指出無論是小機關時間比如一日内的時間是以健康成年男性的呼吸節奏——“息”為準則,還是大周期的時間比如“劫”,都與呼吸訓練(密宗修行)密切相關,進而認為天體這個大宇宙與人體這個小宇宙之間存在密切的相似性、協調性與一緻性。

佛教中的實體學和宇宙論

佛教中的實體學與宇宙論專場共3位學者發言,分别是北京大學趙悠、香港大學麥文彪與意大利博洛尼亞大學康傑夫(Jeffery Kotyk)。趙悠以早期梵漢佛經中的“機關木人喻”為研究對象,對比婆羅門教與耆那教論典中相似的比喻,分析同一喻體在不同哲學立場下的不同用法及特點,借此反思人工智能時代對自我(self)概念的認識。麥文彪則利用日本江戶時代晚期的佛教曆法文獻,分析佛教材料如何記載平地與須彌山,進而解讀東亞佛教宇宙論與現代科學思想的相容性。康傑夫的研究強調佛教文獻對研究中國冶金發展史的資料價值,重點關注最初從西域進口的黃銅以及從薩珊王朝伊朗進口的镔鐵兩種金屬,指出由于佛教存在鑄造佛像、金剛杵和編鐘的傳統,是以很有可能很早就對冶金技術有着非常深入的了解。

佛教與醫療

佛教與醫療專場的發言學者多達7位。香港珠海學院的釋衍德法師重點分析、探讨南傳《尼柯耶》和漢譯《阿含經》,以及現存律藏中不同版本“藥犍度”中的醫學知識,指出其中包含:解剖學、生理學、病因學、病類學、治療學等資訊與現代生物醫學的異同。北京大學陳明重點關注梵漢本印度古代密教典籍中有關藥物使用及藥方情況的記載,揭示出藥物使用在印度民俗和社會生活中充當的角色,以及在中印宗教與文化交流中的作用。新加坡國立大學柯德蕊(Celine Coderey)以當代若開邦(Rakhine)佛教徒應對健康和疾病事例為對象,在田野調查及文獻分析的研究方法下指出,以主位分類的方式考察民族志中對佛教與醫學的描述,注意到生物學、文化、社會和政治力量的互相影響對治療領域帶來的作用。複旦大學高晞以1931年鄂振水災時期中國濟生會第二任會長佛教居士王一亭(1867-1938)上司中國濟生會開展的救助活動為中心,探讨影響佛教慈善模式近代轉型的因素和中國近代佛教居士的社會性身份認同,及其對佛教慈善理念建構的近代意義。美國華盛頓大學薄樂陀(Alessandro Poletto)聚焦于日本僧人心寂房(?-1231)在日本歌人藤原定家(1162-1241)日記和信件中的記載,認為從心寂房具有的藥理學和植物學技能,以及一些暗示其隸屬真言宗的資訊,可以揭示出植物或作為藥物原料,或作為香料,實際上參與了日本中世佛教、尤其是密教的儀式中。四川大學王大偉以宋元時期涉醫僧人群體為研究對象,不僅梳理該群體的社會活動,亦關注涉醫僧人與政治的互動、他們的神異事迹、興福事迹,并以宋元筆記和醫案為史料,詳細讨論僧醫群體的醫術及多元的治療手段。王大偉指出宋元時期的涉醫僧人群體不同于我們所認識的一般僧人,他們距離傳統的僧侶修行生活更遠,與群眾生活更近,是一群具有鮮明社會屬性的特殊群體。王大偉強調宋元時期涉醫僧人群體豐富多彩的社會活動是宋元社會僧人群體的真實表達。法國高等應用研究學院鄭麒駿同樣研究民國時期在上海創立的中國濟生會,嘗試揭示中國濟生會以扶乩方式提供的醫療援助與災害救助在近代慈善活動中的作用。

佛教與科技:人工智能時代傳統宗教的現代化挑戰

佛教中的邏輯與數學

佛教中的邏輯與數學專場由稽山書院釋寂真、美國富蘭克林與馬歇爾學院布洛迪(Justin Brody)及四川大學李翎3位學者發言。寂真法師以當代最為活躍的自我表征主義哲學家克裡格爾(Uriah Kriegel)與古代印度的佛教思想家陳那(Dignāga)論師為代表,考察二者在證成意識反身理論的論證進路、解釋意識之反身機制的方案等方面的關系,認為印度與西藏地區的思想家曾對“有意識的心理狀态”展開讨論,而當代自我表征主義(self-representationalism)的理論模型與佛教量論的自證(Svasaṃvitti)理論有着較高的相似度,在一定程度上,前者還可補充後者理論。布洛迪借助佛教形而上學以及集合論、非标準分析和元胞自動機(cellular automata)等數學方法讨論兩大學術傳統,從現代數學的角度探讨世親(Vasubandhu)對于極微的完全否定,并對他的否定提出一些反駁,并進而思考什麼新的反對理由可能會由此提出。此外,布洛迪亦以一種數學的處理方式解釋極微如何導緻擴充的經驗問題。李翎指出印度早期石窟寺在建造時是嚴格按照一定的數學比例關系設計而成,尤其是石窟寺的核心洞窟——支提窟主室整體設計采用了印度建築學上慣用的精緻數字比。李翎認為經過對支提窟窗戶大小及窟門高度的嚴密計算,進而可以使陽光适時穿過視窗,慢慢照亮整個洞窟,并最後停止在窟内的大塔上,是一個數學、天相學和洞窟營建相結合最完美的例子。

佛教與傳統工藝

在樂于道、進乎技(佛教與傳統工藝)專場,亦有3位學者發言。他們是劍橋大學高亦睿(Imre Galambos)、山東大學武紹衛和浙江大學張美僑。高亦睿聚焦具有佛教背景的日本探險家橘瑞超在對待于中國西部發現的寫本與文物時,與歐洲其他幾位探險家,如赫定(Sven Hedin)、斯坦因(Aurel Stein)與伯希和(Paul Pelliot)的不同。武紹衛從唐代試經制度及僧尼沙汰運動的數字結果統計唐代僧團的識字率。武紹衛認為唐中後期佛教義學發展暗淡也有可能與僧團内部識字率的下降有關,而會昌滅佛和大中限佛帶來的識字僧走向世俗社會則對地方社會的發展起到一定的積極作用。張美僑指出對于元代僧官管主八刊刻的“武至遵計二拾八号秘密經”文集的版本流傳與入藏問題,首先需要将文集的流傳分為經本流通和經闆流傳兩個不同層面分别考察,并強調管主八刊刻秘密經文集的入藏始末與白雲宗勢力消長密切相關。

佛教與禅修

學不學:禅技(佛教與禅修)專場,由牛津大學寇思壁(Kate Crosby)和香港中文大學莫百納(Brianna Morseth)2位學者發言。寇思壁聚焦前現代或“Boran”上座部佛教禅修中以身體為基礎的修行,指出Boran禅修的進階階段對于轉化方式的了解與其他前現代科學和技術(包括化學、醫學和文法)存在相似之處,但是并未被充分認識到。寇思壁認為Boran禅修利用了在現代被遺忘或被邊緣化的因果觀,并對了解上座部禅修産生影響。莫百納結合诠釋學和試驗方法報告了在台灣地區一所佛教寺院開展的針對國際靜修者有關回收利用、食物垃圾和催産素的一系列調查,實驗結果表明在參加話頭禅的修行後,催産素有所增加,且可以量化的保護環境行為亦有所改善。由此推測華嚴哲學教義和禅修實踐有可能引起神經内分泌和行為上的可比較變化,進而強調冥想技術是應對社會和環境挑戰切實可行的政策。

佛教與倫理

在電子化時代和邊緣化中的倫理(佛教與倫理)專場,美國西東中心赫碩轲(Peter Hershock)、美國天普中心達珂沃(Douglas Duckworth)、香港科技大學洪真如(Jenny Hung)分别發言。赫碩轲通過将佛教和當代科學相結合後提出,在現象和實體之間的解釋鴻溝是一種實驗構築,進化是意識影響的即興記錄;從根本上說意識的真正難題是倫理道德。在演講的最後,赫碩轲還讨論到了混合人類和機械智能及算法意識入侵的技術風險。達珂沃讨論兩位七世紀印度哲學家法稱(Dharmakīrti)和月稱(Candrakīrti)著作中論述的二谛關系,并将其與現代科學對世界的認識進行對比。指出法稱認識論的重要特征在于試圖規避文化傳統,這與現代科學對知識的表述異曲同工。洪真如以《阿含經》為研究文本,讨論早期佛教如何看待意識的内在價值問題。

佛教與科技:人工智能時代傳統宗教的現代化挑戰

無情有智

分組會議第一場主題為“無情有智”,有4位學者發言:北京大學釋湛如法師、美國賓漢頓大學顧德曼(Charles Goodman)、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陳金華及美國馬裡蘭大學巴爾的摩分校唐思凱(Christopher Tong),他們分别就在人工智能時代面對的挑戰與應對提出自己的見解。湛如法師強調人類在面對最近的科技發展時,需要反思其科學技術本身并非總是中立的,需要獲得人類相關領域的道德限制和監管,佛教所提倡的倫理可為這些限制行為提供道德準繩及理論支援。顧德曼指出人工智能對與人類存在風險的多數案例主要依賴于系統欺騙我們的能力,進而認為佛教教義(如戒律要求誠實等)可以幫助了解人類在人工智能領域所面對問題的輪廓。顧德曼還提議設計出一種具有佛教傳統忏悔能力的人工智能系統,進而幫助其尊重人類價值。陳金華首先解釋技術為何及如何構成對人類前所未有的威脅,其次提出佛教教義(比如超越無明和分别心)可以幫助人類克服人性的弱點,最後強調對技術需采取一種理性的态度。唐思凱在承認薩丕爾-沃夫假說(Sapir-Whorf hypothesis)正确的前提下,思考非印歐語系的亞洲如何為現代科學作出貢獻,引用文學、語言學、媒體研究及科學史中的材料,探讨佛家思想如何超越人類極限,以及應對“非人類”智能的思維模式。

數位佛行

分組會議第二場主題為“數位佛行”,有3位學者發言:香港大學高峻嶺和釋衍空法師、四川大學吳華與美國堪薩斯州立大學佛爾崆(Jessica Falcone),他們就數字時代的佛教實踐進行探讨。高峻嶺和衍空法師兩位利用神經影像共同研究念佛的情緒調節問題,指出佛教誦經可以通過自上而下的語言認知活動調節和通過自下而上地激活腦幹中的藍斑核來打破貪婪、嗔怒和愚癡之間的相關作用和糾纏,對未來如何引導和規劃人工智能服務于人類具有參考意義。吳華的研究對象是隻存在于網絡平台上的,供準媽媽們祈嗣生育的一個虛拟送子靈廟。根據網絡文本的呈現,吳華認為送子靈廟上的許願和還願記錄形成了一個虛拟的網絡朝聖社群,并肯定了送子靈廟在緩解善男信女們生育焦慮方面的積極作用。佛爾崆關注一個存在于虛拟世界、一個有着百年曆史的現實寺院兩者均努力擴充社群成員參與線上禅修的人類學問題。建立在對新冠疫情前中後的實地調查,佛爾崆指出了虛拟世界坐禅修行的優缺點。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