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孩子變自卑,父母或許是“元兇”,你該檢討了,别再繼續錯下去了

作者:飯飯媽媽育兒

孩子的自信與自卑,對孩子的成長會産生完全不同的作用。

自信的孩子,生活中總是充滿積極因素,他能夠看到世界的美好,能夠體會生活的樂趣。

而自卑的孩子,看到的都是自己的缺點、不足,嚴重的心理壓力把自己壓得喘不過氣,非常不利于個人成長。

是以,每一位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成為一個自信的孩子,但是很耐人尋味的是,不少的家長的做法與思想完全是“相悖”的,甚至親手将一個健康的孩子變成自卑的孩子。

孩子變自卑,父母或許是“元兇”,你該檢討了,别再繼續錯下去了

我親眼目睹了一個孩子變自卑的過程:原本的天驕之子,也是以而隕落

鑫鑫和我們家孩子是同學,因為都在同一個小區住,是以他們之間的關系也挺不錯,而我也是以對鑫鑫更為了解一些,他是個很活潑開朗的孩子,學習成績也很好。

不過,到了國小三年級的時候,我越發的發現我們家孩子和鑫鑫的來往少了,當時我也沒在意,但是有一次我碰到鑫鑫的時候,發現他明顯變了,變得内向寡言,變得敏感怯弱。

我以為鑫鑫是有什麼不開心的事,便像早先一樣開玩笑似的和他打招呼,但是他并不像以前那般熱情的回應,而是不鹹不淡的回應了一聲,聲音小的可能他自己都聽不清。

對于這種情況,我雖說不是那麼在意,但是心中不免有一丁點的好奇。

孩子變自卑,父母或許是“元兇”,你該檢討了,别再繼續錯下去了

回家之後,我就旁敲側擊的向孩子問起了鑫鑫的事,而孩子表示,鑫鑫和以前确實不一樣了,因為他的父母對他的愛變了。

原來,鑫鑫在上了3年級之後,成績出現了波動,這其實很正常,由于3年級的知識體系和課程結構都發生了變化,孩子一時間沒适應也是很常見的。

但是,鑫鑫的父母卻認為鑫鑫“堕怠”了,為了激起孩子的鬥志,開始了一些“語言攻勢”。

比如他的父母經常拿鑫鑫和我們家孩子比,因為我們家孩子的成績一直都很好,三年級也沒有出現波動。

孩子變自卑,父母或許是“元兇”,你該檢討了,别再繼續錯下去了

比如他考試99分滿心歡喜回家告訴媽媽的時候,媽媽卻看不到99分的努力,卻隻看到了1分的丢分,進而說鑫鑫“馬虎”、“這都不會”、“做的時候咋想的?”……

結果,父母的“激勵”讓孩子逐漸的産生了極大的無力感,覺得自己一無是處,覺得自己誰都不如,進而産生了極為嚴重的自卑心理,開始變得敏感、怯懦。

原本,鑫鑫是一個開朗活潑的孩子,也是個學習的好苗子,但卻因為父母的錯誤“激勵”,讓原本的“天之驕子”就此隕落。孩子自卑還是自信,關鍵在于家庭教育方式。

孩子變自卑,父母或許是“元兇”,你該檢討了,别再繼續錯下去了

孩子變得越來越自卑,父母或許是“元兇”

你該檢討了,别再繼續錯下去了

父母對于孩子的影響,幾乎是決定性的,孩子的優秀與否,都在于父母的教育是否正确。那些自卑的孩子,多是因為父母采用的教育方式不當導緻的。

1)使用錯誤的激勵方式

很多家長在激勵孩子的時候,會使用“打擊”的方式,比如孩子考得很好,但是沒有滿分,父母就會采用打擊的方式,希望孩子下次考的更好。

但是,孩子在被打擊之後,卻會對自己産生質疑,認為自己的成績是“不堪”的,進而心情降到冰點,甚至對學習産生厭倦,自暴自棄。

孩子變自卑,父母或許是“元兇”,你該檢討了,别再繼續錯下去了

2)對孩子的成就視而不見

孩子在做出成就的時候,有些家長往往視而不見,其原因主要是擔心孩子“驕傲”。

但實際上,當孩子的很多成就得不到肯定的時候,孩子就會認為自己能力很差,無論多麼努力都無法變得出色。

3)讓孩子永遠低于人下

“别人家的孩子”是不少人的童年陰影,但即便如此,還有很多家長喜歡拿自己的孩子和别人比。

并且,在對比的時候往往是挑出自己孩子的缺點和别人的優點比。

孩子變自卑,父母或許是“元兇”,你該檢討了,别再繼續錯下去了

比如孩子成績不如張三、勤奮不如李四、機靈不如王五、禮貌不如趙六,進而讓孩子産生自己“一無是處”的錯覺。

但實際上,這隻是家長為了“激勵”孩子,不讓孩子驕傲,是以,才用别人家孩子的優點來打擊自家孩子,以此達到激勵孩子的目的。

孩子變自卑,父母或許是“元兇”,你該檢討了,别再繼續錯下去了

想培養陽光自信的孩子,父母請做好這幾點

“幸運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讓孩子自信起來吧!

自信的孩子,才會擁有幸福的童年,而童年的回憶,或将溫暖孩子一生。

是以,作為家長應該減少孩子的自卑,增加孩子的自信,這樣才能夠讓孩子健康成長。

①學會利用“翁格瑪麗效應”

家長在平時,應該經常對孩子表達自己的期望結果,給孩子身上貼上積極的“标簽”,告訴孩子“你很棒”、“你很優秀”、“你很勇敢”,孩子在收到積極的資訊之後,心理受到了暗示,便會向着家長所說的結果而努力。

孩子變自卑,父母或許是“元兇”,你該檢討了,别再繼續錯下去了

②及時肯定孩子的成就

當孩子做出某些成就的時候,家長應該及時的去肯定孩子的成就,讓孩子感受到自己的實力。

這既是一種讓孩子實作正确自我認知的行為,也是一種讓孩子産生積極心态的行為,孩子将會變得更加積極自信,讓自身的潛力得到開發。

③給予孩子足夠的安全感

安全感是孩子健康成長的基礎,當孩子擁有足夠安全感的時候,才會“放心的去闖”,進而在面對困難的時候更容易産生“克服”的心理。

孩子變自卑,父母或許是“元兇”,你該檢討了,别再繼續錯下去了

而不是“逃避”的心理,才會将注意力放在前進的道路上,進而變得更加自信,而不是整日的擔驚受怕、疑神疑鬼。

寫在最後

沒有哪個孩子生來就是自卑胚的,是以當家長準備責備孩子“不争氣”的時候,回頭想一想孩子為什麼會變得自卑,到底是誰讓孩子變得如此自卑的,當你想清楚這一點的時候,相信你就知道該怎麼做了。

(本文圖檔均來源于網絡,侵權立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