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IPO 觀察|豬八戒十餘年上市難,持續虧損業績大幅下滑

作者:紅星新聞

近日,豬八戒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豬八戒股份”)再次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拟在香港主機闆上市。

紅星資本局注意到,這家企業最早于2011年計劃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此後兜兜轉轉,上市之路已走了十餘年。

除了與《西遊記》中的“豬八戒”撞名外,這家企業還與《西遊記》有不少“緣分”。例如,創始人朱明躍通過一家名為“高老莊”的公司來間接控股豬八戒股份,公司推出的SaaS解決方案名為“筋鬥雲”。

不過,從最新的招股書資訊來看,目前豬八戒股份正面臨營收下滑、持續虧損、業務轉型難等種種困境之中。

IPO 觀察|豬八戒十餘年上市難,持續虧損業績大幅下滑

資料配圖 圖據視覺中國

(一)

十餘年上市路

公開資料顯示,豬八戒股份成立于2006年,是國内最早一批網際網路玩家。創始人朱明躍,曾是《重慶晚報》的記者。

成立之時,豬八戒股份定位為一家定制化企業服務電商平台,豬八戒股份利用自身平台為企業雇主與服務商進行撮合交易,以收取對應的服務費。

也就是說,豬八戒股份這項業務可以概括為一個擁有平台的服務中間商。企業在日常經營中,若是遇到一些不正常的工作,比如品牌設計、視訊剪輯等,可以直接在豬八戒平台上找對應的服務方,進而節省了企業的招人成本。

IPO 觀察|豬八戒十餘年上市難,持續虧損業績大幅下滑

來源:豬八戒官網

此後豬八戒股份将業務整合衍生,目前企業已形成企業服務平台、智慧企業服務、産業服務和政府合作安排四塊業務。

豬八戒股份成立之時,恰逢國内平台經濟快速發展。但這個網際網路老玩家的上市之路,卻是一波三折。

公開資料顯示,早在2011年,豬八戒股份就在尋求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在2015年選擇放棄海外上市計劃,轉向國内A股。

2019年7月,豬八戒股份向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重慶監管局送出上市輔導備案,籌備A股上市計劃。

随後豬八戒股份稱:由于A股上市的時間表并不确定且相對較長,而港交所的時間表較為合理可預見,且考慮到港交所能夠提供一個接觸外國資本及海外投資者的國際平台,于是開始向港交所發起沖擊。

此後,豬八戒股份分别于2022年10月14日、2023年4月14日,兩次遞表港交所,但均以招股書失效告終。

2022年12月17日,豬八戒股份第三次向港交所遞表,這條“取經”之路,豬八戒股份已經走了十多年。

(二)

營收下滑,陷入常年虧損

多次沖擊IPO未果的豬八戒股份,業績顯現出明顯的頹勢。

招股說明書顯示,2020-2022年以及2023年上半年,豬八戒股份的營業收入分别為7.57億、7.68億、5.41億和2.52億元人民币,2022年和2023年上半年營收同比分别減少28.97%和12.91%。企業營收出現大幅下滑。

分業務來看,其實豬八戒股份的四項業務均表現不佳。

企業服務平台由2021年的1.37億元下降至2022年收入1.14億元,主要是由于廣告收入和比對收入的減少;智慧企業服務收入從2021年的3.43億元減少2022年的2.25億元,主要由于付費使用者付費能力下滑以及智慧知識産權服務市場競争加劇。

此外,産業服務和政府合作安排這兩項業務在企業的營收占比相對較小,不過依然在2022年業績出現明顯下滑。

IPO 觀察|豬八戒十餘年上市難,持續虧損業績大幅下滑

來源:企業招股書

此外,豬八戒股份在營收下滑的同時,企業的開支卻依舊居高不下。

招股書顯示,2020年至2023年上半年,豬八戒的銷售及營銷開支分别為2.81億元、2.82億元、2.46億元、1.24億元,分别占當期營收的37.2%、36.7%、45.5%、49.3%。行政開支分别為2.35億元、1.55億元、1.82億元、0.62億元,分别占當期營收的31.1%、20.2%、33.6%、24.5%。

而在巨額的營銷和行政開支下,企業最終也陷入了長期虧損之中。

招股書顯示,2020-2022年以及2023年上半年,企業淨利潤分别為-2.68億元、-3.67億元、-2.30億元和-0.78億元,近3年半合計虧損達到9.43億元。

收入下滑、持續虧損,讓豬八戒股份日子并不好過。此外,招股書顯示,報告期内,豬八戒股份的資産負債率也一直高于100%,在2021年更是超過161.51%。

也就是說,豬八戒股份一直處于資不抵債的狀态中,企業财務狀況和業務狀況都面臨較大挑戰。

(三)

業務受挫,嘗試轉型難

豬八戒股份的主營業務,為什麼會顯得越來越不好做了?

具體到業務本身來看,首先是對營收貢獻最大的智慧企業服務業務。招股書中顯示,這一部分包含了三塊細分業務,即智慧工商财稅服務、智慧知識産權服務和智慧科技咨詢服務,也就是幫企業報稅記賬、幫企業注冊商标和為企業提供咨詢服務等等。

不過該闆塊業務毛利率并不算高,約為50%左右;同時由于行業門檻不高,市場競争也十分激烈,以幫企業報稅記賬為例,目前市場既有頂呱呱、慧算賬等頭部平台,也有各類地方性報稅記賬公司。

IPO 觀察|豬八戒十餘年上市難,持續虧損業績大幅下滑

來源:招股書

其次,是企業服務平台業務。也就是通過豬八戒平台向企業主和第三方服務商提供企業服務。

雖然這項“中介業務”毛利率高達90%以上,但業務也受到淘寶、小紅書等平台的較大沖擊。随着消費者消費習慣的養成,豬八戒這個平台的作用或許會将持續弱化。

此外,近年來,豬八戒網的口碑也受到一定争議,在黑貓投訴品牌上,關注“豬八戒網”的相關投訴量達441條,使用者投訴理由為“退款問題”“服務品質”“霸王條款”等等。

總是,豬八戒股份始終沒有建構起自己的業務壁壘,最終因為缺乏核心競争力,讓自己陷入到較為被動的處境。

值得一提的是,其實近年來,豬八戒股份也曾多次嘗試過業務轉型。

比如2017年,豬八戒股份成立八戒教育,開始轉型職業教育,并且在2020年成立了兩所民辦學校。然而,根據招股書,2020年,八戒教育應占集團虧損2.16億元,目前該業務也已經剝離。

2016年,企業還曾成立豬八戒小貸,開展網際網路放貸業務,不過多個司法案件顯示,豬八戒小貸通過收取服務費的形式,變相推高借款人成本。目前該業務也已經被豬八戒股份剝離。

此外,2021年豬八戒網還上線了八戒招聘,嘗試布局招聘業務。

總之,成立以來,豬八戒股份的業務涵蓋衆多,但原有業務萎靡,新業務又跑不通,最終讓這個曾經紅極一時的網際網路平台,如今越發艱難。

小結:

然而豬八戒股份面臨的挑戰還遠不止于此,或出于多次上市無果考慮,目前豬八戒股份已有多家投資機構選擇撤資,比如投資方中的北京和諧于2021年撤資、杭州夢勝2022年撤資。

内憂外患之下,如今豬八戒股份再戰港交所,能否成功還未可知。

紅星新聞記者 劉谧

編輯 楊程

(下載下傳紅星新聞,報料有獎!)

IPO 觀察|豬八戒十餘年上市難,持續虧損業績大幅下滑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