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是“天然屏障”。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地形條件,青藏高原成為國家安全的重要屏障,也是維護中國乃至南亞、東南亞地區生态安全的重要區域。但在很長時間裡,青藏高原特别是西藏與内地缺乏高效、便捷、運量大的交通聯系,這種局面直到2006年7月青藏鐵路全線貫通之後得到有效緩解。然而,青藏鐵路需要繞道西北,遠離成渝、長三角、大灣區等經濟發達區域,路途遠、時間長,影響了通行效率。是以,國家還規劃了新藏、川藏、滇藏、“青藏二通道”等鐵路大動脈,形成“五路進藏”的格局,強化内地與西藏的聯系。近日,這條進藏“天路”迎來了新進展,經略印度洋再迎強力支撐。
圖檔來源于網絡
這就是滇藏鐵路(波密至然烏段)。該段鐵路已經列入國家“十四五”鐵路發展規劃,線路位于林芝和昌都境内,從拟建波密站引出,向東途經波密縣松宗鎮、玉普鄉,終點在八宿縣然烏鎮(預留向東進一步延伸條件),全長約138公裡(建立正線近135公裡),共設車站8座、線路所2座。根據昌都市政府網站相關資訊公示,該鐵路建設難度較大,其中橋梁共16座(約18.2公裡)、隧道12座(約94.4公裡),橋隧比高達83.74%。
目前,波密至然烏鐵路前期工作有序推進。2022年8月,國鐵集團對該鐵路開展了勘察設計項目招标工作;2023年2月,昌都市政府釋出了該鐵路環境影響評價公衆參與第一次資訊公示,當月,該鐵路入圍《西藏自治區“十四五”及中長期鐵路網規劃》,計劃在“十四五”期間開工建設;2023年4月,沿線地區開展了配套工程文物考古調查工作。近日,根據《西藏日報》相關報道:“滇藏鐵路波密至然烏段可研報告目前已報國鐵集團審批”。也就是說,該段鐵路前期工作有序推行,進展也比較順利,離開工建設又近了一步!
對于滇藏鐵路,我們并不陌生。該鐵路是大陸第3條進藏鐵路,連接配接雲南昆明和西藏拉薩,采用建設新線與合并舊線的方式修築,分期分段營運。目前,雲南境内昆明至香格裡拉段、西藏境内拉薩至林芝段均已開通營運。雲南境内已經開通的路段分為昆楚大鐵路、大麗鐵路和麗香鐵路,全線均開行了“綠巨人”動車組。2009年9月,全長約164公裡的大麗鐵路(140km/h)開通營運;2018年7月,全長約328公裡的昆楚大鐵路(200km/h)開通營運;2023年11月,全長約139公裡的麗香鐵路(140km/h)開通營運。在西藏境内,全長約403公裡拉林鐵路(川藏鐵路重要組成部分,160km/h)于2021年6月開通營運,為西藏第一條電氣化鐵路,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電氣化鐵路!
目前,滇藏鐵路隻剩下林芝至香格裡拉段沒有開工建設。根據原計劃,滇藏銜接的路段走香格裡達—邦達的路線,也就是從德欽入藏,經芒康西縣轉向北沿玉曲而上,經左貢縣向北到達邦達鎮,接入拟建設的川藏鐵路,全長約415公裡,拟按照Ⅰ級單線、電力牽引的标準建設,總投資約436億元(西藏境内約265公裡,總投資約278億元),早在2016年就完成了可研報告征求意見工作,力争在“十四五”開工建設。在2016年公布的《國家中長期鐵路網》規劃中,“滇藏鐵路香格裡拉~邦達段”也成為“完善進出西藏、新疆通道”重要鐵路線路。
而根據最新公布的資訊顯示,滇藏鐵路将在波密接入川藏鐵路,而不是在邦達鎮接入,按照“波密—然烏—香格裡拉”進行布線,全長約548公裡,根據西藏相關鐵路規劃,将力争在“十四五”期間開工建設。滇藏鐵路在波密接入川藏鐵路,也是正常的,畢竟波密是聯通邊境重鎮——墨脫縣的關鍵樞紐,兩條鐵路在波密交彙,有助于強化墨脫縣後方腹地,對國防安全、邊境開發等有着不言而喻的作用。
滇藏鐵路建設難度極大,但重要性不言而喻。滇藏鐵路沿線地質複雜、生态脆弱,需要穿越高山河谷和高原高寒地帶,海拔落差大,需要面對泥石流、軟土、凍土、斷層、岩溶等複雜的地質條件,需要穿越橫斷山脈、跨越瀾滄江、怒江、雅魯藏布江等峽谷(海拔在1500至3700米),據不完全統計,沿線或需建設隧道419座(全長約492公裡,其中長度在6千米以上的隧道共11座),需要建設橋梁約392座(特大橋27座,高橋48座)!就以麗香鐵路為例,該鐵路隻有短短的139公裡,早在2014年底就開工建設,但工期長達9年,直到2023年11月才開通營運!
麗香鐵路金沙江特大橋
即使難度再大,也要加快建設進藏鐵路通道。進藏鐵路通道不能僅從經濟效益角度考慮,更多需要從地緣政治格局、國防安全、現代民族國家建構、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等大局出發,通過鐵路建設維護邊境地區、民族地區的社會穩定、民族團結,為沿線地區鞏固脫貧攻堅成果、促進沿線資源開發奠定基礎,鞏固國防安全。
第一,進藏鐵路以中央出資為主,滇藏鐵路也不例外。根據相關批複,已經建成通車的拉林鐵路總投資約為366億元(工程投資359.8億元),項目采用全額資本金,主要來源于中央預算内投資(156.86億元)、車輛購置稅(117.64億元)、國鐵集團鐵路建設基金(91.5億元),沒有銀行貸款,西藏隻負責征地拆遷工作!川藏鐵路雅安至林芝段(120-200km/h)全長約1011公裡,總投資約為3198億元,全部由國家出資,還根據實際情況建立動态調價機制!近期開通的麗香鐵路,可研批複總投資為105.62億元,雲投鐵路代表雲南省出資總額僅為18.7億元。波密至然烏鐵路也計劃由中央100%出資。這也很正常,畢竟進藏鐵路屬于國家戰略通道,更多需要從地緣政治、國防安全角度考慮。
拉林鐵路
第二,有助于形成青藏高原出海通道,促進沿線地區發展。“火車一響,黃金萬兩”!鐵路具有很強的時空壓縮效應,可以有效整合沿線優勢資源,強化中心區域的輻射帶動作用,帶動經濟“次區域”跨越式發展。滇藏鐵路沿線一旦打通,不僅有助于形成進藏鐵路通道的多元化,分散風險,還有助于西藏形成最便捷的出海通道,打通出藏的西南大通道,也就是沿着滇藏鐵路—雲桂鐵路—廣西沿海鐵路,直達北部灣,也可在廣西境内轉南廣高鐵等,直達粵港澳大灣區,也可在大理轉規劃的中緬鐵路直達印度洋!屆時,拉薩與廣州的鐵路旅行時間由現在的35小時壓縮到19小時,未來,川藏鐵路開通,西藏将進一步強化與成渝地區、粵港澳大灣區、長三角等中國經濟發達地區的聯系,與戰略後方的聯系更加緊密。
此外,沿線地區地處大山深處,屬于經濟欠發達地區,同時也是礦産資源、旅遊資源豐富的地區,居民多為白、藏、納西、彜、傈僳等少數民族。滇藏鐵路全線建成通車後,将有助于沿線地區将區位優勢、資源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促進沿線少數民族聚居區的經濟社會發展,促進沿線各民族的共同富裕和交流交往交融。這對現代民族國家建構和強化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有着重要意義。要知道,拉林鐵路開通2周年,共運送旅客182.5萬人次,運輸貨物41.91萬噸,有力促進了雪域高原高品質發展。
第三,經略印度洋和南亞次大陸迎來強力支撐。青藏高原是“世界之巅”,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地形條件,成為了國防安全的天然屏障,也是中國和中南半島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對地緣政治經濟格局産生重要影響。在很長時間裡,進藏通道主要是靠公路維持,但公路沿線地質條件複雜、氣候條件惡劣,需要途經大山大河或無人區,運輸時間長、運量有限,甚至還可能出現交通中斷的情形,不利于青藏高原與戰略後方的聯系。
是以,大陸在已經建成青藏鐵路的情況下,布局了新藏鐵路、“青藏第二通道”、滇藏鐵路、川藏大動脈等鐵路大動脈。目前,川藏鐵路已經全線開工建設,預計2030年全線開通;滇藏鐵路大部分路段也已開通營運(波密至香格裡拉約548公裡尚未開工建設)。一旦面向主要經濟發達地區(成渝地區、大灣區、長三角)的川藏鐵路、滇藏鐵路建成通車,将大大壓縮青藏高原與戰略後方的時空距離,将會為将來印度洋和南亞次大陸提供強力支撐,維護國防安全。
#文章首發挑戰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