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看官老爺,麻煩右上角點選一下“關注”,精彩内容不錯過,友善随時檢視。
文|正經的燒杯
編輯|正經的燒杯
«——【·前言·】——»
一到冬天大陸的東北地區就成為了旅遊勝地。東北地區那凜冽的寒冬,成為了許多沒有親眼見過冬天的南方人的旅遊首選。來東北旅遊那是一定要品嘗東北的地域美食。要說東北特有的地域美食,其中肯定會有酸菜的身影。
酸菜的制作方法其實和我們日常吃的鹹菜的制作方法,有很多的相似之處。對此隻能說腌制蔬菜的方法萬變不離其宗。如果說東北地區特色的腌制蔬菜是酸菜的話,那麼大陸南方地區的特色腌制酸菜,一定就是梅幹菜了。
關于梅幹菜到底是什麼蔬菜腌制而成的,不同人家都會說出不同的答案。但是大多都是荠菜與白菜這一類常見的野菜。但其實有一種野菜也是梅幹菜的加工原材料,并且它的風味非常的獨特。
可是這種風味獨特的野菜,其存在感卻很低,比其他常見的家常野菜要冷門很多。那麼這種存在感比較低,自身風味卻非常獨特的野菜,它的真實身份到底是什麼呢?
«——【·人稱“野油菜”的“蔊菜”·】——»
吃野菜對于我們中國人來說,可以說是一種曆史悠久的飲食文化。在上千年的吃野菜過程中,我們逐漸摸索出了,各種野菜的成熟季節、烹饪方法、野菜名錄等等。不論南方還是北方,隻要到了季節,就會有很多人去野外專門采摘剛剛長出來的鮮嫩野菜。
采摘的野菜也有很多種烹饪方法。尋家常烹饪方法,比如爆炒、煎炸、煲湯等等都能夠适用于這些采摘的野菜。而各地也慢慢摸索出了自己獨特的吃法,最典型的就是就是南方地區的梅幹菜。
說起怎樣制作梅幹菜,很多人腦海中最先想到的就是荠菜,這主要是很多地方梅幹菜的原材料就是荠菜幹。但荠菜幹并不是梅幹菜的唯一原材料,有一種野菜,也可以被用作于梅幹菜的制作,這種野菜就是蔊菜。
«——【·何為蔊菜呢?·】——»
蔊菜這種野菜在生物學上歸屬于十字花科這一科,向下細緻劃分的話,則被劃分到了蔊菜屬,是被子植物大家族中的一員。說起十字花科這一植物科屬,很多人對這個科,可能都非常的陌生。但要是說起歸屬于這一科的植物,那肯定所有人都知道。
就比如我們吃的白菜,那就是十字花科下面的植物,很多野菜也是十字花科的植物,典型例子就是荠菜。是以十字花科是我們生活中非常常見的科屬。
說回蔊菜這種野菜,其名字來源也有一定的說法。蔊菜這個名字,最早可以追溯到明朝的時候了,給其起名的人就是大名鼎鼎的藥聖李時珍。
李時珍的傳世醫書《本草綱目》中,關于蔊菜的記載,主要是提到了蔊菜這種野菜的味道。在李時珍的描述下,蔊菜被吃入口中,給味蕾的感覺就是“辣”,吃到肚子裡面,給人的感覺就像是一把火在“焊”人。
故此“蔊”字就被按在了這種野菜身上,慢慢的人們也将這種野菜稱為“蔊菜”。蔊菜是一種非常典型的直根系植物。“直根系植物”是生物學的專業術語,意思就是這類植物的主根于側根非常的發達,并且二者之間也非常的好分辨。
蔊菜的根能夠長到20厘米以上的長度,這樣發達的根系,令蔊菜深深的紮根在土壤之中,讓蔊菜對幹旱有一定的抵抗能力。為蔊菜的頑強生命提供了生物學上的支援,蔊菜除了耐幹旱這一個生物習性之外,還有幾點習性。
首先就是蔊菜非常喜光,同樣的它也很喜歡濕潤的環境。其次,蔊菜這種野菜對寒冷的氣候毫無抵抗力。這幾個因素疊加,令蔊菜在南方多個省份廣泛分布。每年的4月到6月,這幾個月的時間,是蔊菜的開花期。開花期結束後的兩個月,就是蔊菜的結果期了。
蔊菜的花朵雖然非常的小,可數量卻非常的多,顔色是黃色的。蔊菜是依靠自己的種子進行繁衍的,加之蔊菜頑強的生命力,令蔊菜的分布範圍非常的廣泛。基本上在路邊的草地中,農舍的四周都能看到蔊菜的身影。
蔊菜生長最鮮嫩的時期,它的外形與我們常吃的油菜非常的相似。這裡說的油菜,不是我們在菜市場上看到的那些油菜,而是還在生長期的油菜,油菜的花朵也是黃色的。那麼,蔊菜這種野菜,除了吃起來感覺非常辣的口感外,到底有哪些食用的價值呢?
«——【·美味的蔊菜·】——»
每年春天是野菜的生長季節,同時也是一年中野菜口感最好的時候。畢竟春天的野菜剛剛進行新一年的生長,根莖葉都在生長階段。鮮嫩是這個時期野菜最典型的特點。甚至有很多種野菜,隻有在它鮮嫩的時候才能吃,老了之後野菜的口感就會呈現斷崖式下跌。
但是蔊菜這種也才非常的特别,它的特别之處就是,鮮嫩時期有鮮嫩時期的吃法,而老了之後的蔊菜也有其烹饪方式。最重要的就是,不論是鮮嫩的蔊菜,還是老了的蔊菜,都是非常美味的。下面就來給大家介紹一下,不同時期蔊菜的烹饪方式。
鮮嫩時期的蔊菜,我們主要是吃蔊菜的莖葉,這個時期的蔊菜,莖葉鮮嫩爽口。采摘下來的莖葉,其本身就爽口軟嫩,經過烹饪後,就更加美味了。主要吃法就是,炒菜、涼拌,還可以将蔊菜的嫩莖葉制作成爽口的腌菜。
蔊菜自身就是有辣味,加上一些調味料,立即就是一道開胃爽口的小菜。老了的蔊菜,其風味絲毫不會減少,甚至很多人更加喜歡吃老了的蔊菜,認為這個時候的蔊菜,風味才更足。
秋季的蔊菜,經過一個夏天的生長,它的體型已經非常可觀了。莖葉也從細小變成了粗壯,其自身的辛辣口味,也濃郁了許多。對于喜歡這種口味的食客來說,此時的蔊菜可以被用作各種炖煮菜的制作當中。典型的就是蔊菜煮鲫魚。
前面我們提到了,蔊菜也是梅幹菜的原材料之一,嫩芽時期的蔊菜并不被制作成梅幹菜,畢竟體型與口感都稍遜色于秋季的蔊菜。
而秋季的蔊菜才是梅幹菜的原材料,把蔊菜采摘後,用開水進行焯洗,注意一定要多進行幾次,這樣制作出來的梅幹菜,味道更加的濃郁。焯洗結束後,再把它拿到太陽地下進行自然曬幹,曬幹的蔊菜就是梅幹菜了。
«——【·蔊菜的藥用價值·】——»
蔊菜的名字就是原子李時珍,李時珍所謂大陸著名的醫學家,他對各種中藥藥材的了解,早已登峰造極。蔊菜就是一種中藥藥材,根據相關的研究結果表明,蔊菜内部有着多種的營養元素。
就比如多種維生素、蛋白質、胡蘿蔔素,除此之外還有蔊菜素與蔊菜酰胺等特殊的營養元素。整個蔊菜都可以被當作中藥材,進行治療特定的病症。藥用價值與食用價值,這兩點蔊菜都非常的優異。總的來說蔊菜是一種對人體健康非常有益的野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