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一村一警”,守護群衆“不打烊”!

作者:中國警察網

東豐:村屯安全有人守 群衆難事有人幫

“一村一警”,守護群衆“不打烊”!

1月5日,東豐縣警察局南屯基派出所輔警向農村商戶宣傳安全知識。苗航玮攝

1月4日17時許,吉林省東豐縣南屯基鎮永興村70多歲的王大爺聽見有人敲門。來人是東豐縣警察局南屯基派出所輔警項文達,他帶着宣傳單入戶開展反詐宣傳。

“王大爺,接到陌生電話别輕信,對面花言巧語跟您套近乎,就是為了騙您的錢。咱農民掙點錢不容易,可千萬别上當。”王大爺邊聽邊點頭,拉着項文達往屋裡走:“進屋喝點水暖和暖和,晚上就在這吃吧。”

“不了,我還得去下一家,您把我說的話都放在心上,有啥事及時給我打電話。”項文達說着就往外面走。

東豐縣地處長白山分支哈達嶺餘脈,這裡的冬天寒冷且漫長。在農村,群衆盡量減少戶外活動,親戚鄰裡圍坐大炕,在溫暖的室内“貓冬”。農村專職輔警趁此機會走村頭、蹲地頭、坐炕頭、巡街頭,充分發揮人熟、地熟、事熟和進得了門、說得上話、幫得了忙、辦得成事的優勢,深入開展糾紛調解、隐患排查、安防宣講、服務群衆等工作,維護農村地區治安持續穩定。

近年來,東豐縣警察局牢固樹立大抓基層、大抓基礎導向,聚力平安鄉村建設,全力抓好人員配備、機制建設、保障落實等工作,實作“一村一警”全覆寫,警務觸角逐級延伸到鎮、村、組,為全面夯實基層治理基礎、精準服務基層群衆奠定堅實基礎。

在東豐縣,村民經常能看見一支“特殊”的隊伍在村裡巡邏,他們有的身着警服,有的穿着迷彩服。去年5月以來,東豐縣警察局開展基層警務與鄉村治理融合工作,深化基層治安防控關聯機制,将原有的“一村一警”擴充為“一村一警一連”,全縣14個派出所分别對接一個民兵組織,組織輔警與民兵開展農村地區治安關聯巡防。截至目前,已開展應急處突、沖突化解、治安巡防等210餘次。

據了解,為實作就近接處警、就近化解沖突糾紛、就近服務群衆,東豐縣警察局在每個村屯都設了警務室(站),包村民警和專職輔警定期排查隐患、定期入戶走訪、定向開展“五防”宣傳,強化治安要素管理、各類線索摸排、防範案件事件,實作村屯有人守、社情有人問、糾紛有人調、難事有人幫,以村屯“點”的小平安聚起全縣“面”的大平安。(記者 莊玲玲 通訊員 苗航玮)

泊頭:巡邏不松懈 服務不打烊

1月5日,泊頭市泊鎮堤口張村“村警”帶領村民巡邏。張雪維攝

近日,河北省泊頭市西辛店鄉馬村“村警”尚傑7次上門,終于化解了一起影響鄰裡關系3年之久的沖突糾紛。

3年前,馬村村民趙某在自家地邊種了梨樹。由于疏于修剪,梨樹枝條恣意生長。相鄰的王某發現自家田裡靠近樹木的農作物生長緩慢,認定是梨樹遮擋陽光影響了農作物生長,一怒之下将趙某種的梨樹砍倒,兩家是以生怨,3年來争吵不斷。

尚傑在入戶走訪中了解情況後,主動上門詢問原因,但當事雙方各執一詞。尚傑與西辛店鄉“金牌調解員”孫毅一起商量解決方案,并多次同村委負責人一起做雙方的說服。經過不斷努力,雙方終于握手言和。

近年來,泊頭市警察局積極探索,在全市推行“一村一警”警務模式,将各村治保主任招聘為本村的“村警”(農村警務員),協助包村民警開展警務工作,接受鄉鎮和派出所雙重管理,形成民警包村、農村警務員具體協助開展警務工作的基層治理新模式。截至目前,泊頭市657個行政村全部配齊“村警”,守護轄區群衆24小時不打烊,助推群衆安全感、滿意度穩步提升。

“老郭,劉家三兄弟鬧起來了!”2023年11月16日,郭建兵接到群衆打來的電話。原來,劉家三兄弟因土地産生分歧。郭建兵立即趕到現場控制住事态,經過幾個小時苦口婆心的說服,最終三兄弟達成協定。郭建兵是一位人熟、事熟、地熟、情況熟的“村警”代表,56歲的他工作認真負責,幾年來調解各類沖突糾紛160餘起。

“村警”充分彰顯警力前置實效,及時發現化解村裡潛在的小沖突、小糾紛。“村警”聯合與鄉鎮幹部、村幹部等,紮根在農村的街頭巷尾、房前屋後、田間地頭,第一時間掌握傾向性、苗頭性的問題,防範民轉刑、刑轉命案件發生。2023年以來,全市“村警”排查沖突糾紛4103起,成功化解3939起,化解率達96%。

工作中,“村警”積極參與組建由治安聯防隊、網格員、“紅袖标”和“兩站兩員”等群防群治力量組成的村級巡邏隊,村級巡邏隊由轄區派出所配備警用對講機,實時彙報治安動态和突發問題,為維護各村社會治安穩定發揮重要作用。(記者 張哲 通訊員 宋金良 陳起豔)

平原:俯下身子沉下心 沖突糾紛迎刃解

“一村一警”,守護群衆“不打烊”!

近日,平原縣警察局民警成功調解一起涉企糾紛。王文超攝

“謝謝民警及時調解,我們真不該為一件小事傷了鄰裡和氣。”近日,在山東省平原縣警察局王廟派出所民警的見證下,因排水管道問題引起糾紛的兩戶村民重歸于好。

“全所16名包村民警俯下身、沉下心,深入村民家中,第一時間掌握傾向性、苗頭性問題,確定沖突糾紛發現在萌芽、化解在基層。”王廟派出所所長任年旭介紹,去年以來,全所成功化解鄰裡糾紛30餘起,成功率達100%。

取得這樣的成績,離不開平原縣警察局大力推行的“一村一警”模式。近年來,平原縣警察局以“一村一警”為抓手,堅持多元化解機制,最大限度将沖突糾紛化解在基層,繪就美麗鄉村新“楓”景。

“一村一警”實作精準對接。平原縣警察局堅持基層派出所警力全面下沉,合理配置設定至轄區内村莊、社群。他們積極打造“民警輔警+網格員+社會力量”一體的社群警務團隊,引入村居治保員、村居調解員、老黨員和鄉賢等群防群治力量,確定快速化解沖突。截至目前,全縣840餘個村實作“一村一警”全覆寫。

“一村一警”将警務觸角延伸到鄉村最前沿。平原縣警察局推行“一村一警”模式,通過區域巡防、片區聯防、階段換防等方式,開展全天不間斷巡邏,積極建構動态治安防控網絡。他們建立沖突糾紛摸排預警機制,借助“一村一警”力量,常态化開展基層基礎大摸底、大走訪、大化解行動,及時收集各類沖突糾紛線索,依托社會網格化解小沖突、小糾紛。

根據不同沖突類型采取不同的調解措施。平原縣警察局依托“一村一警”模式,與鄉司法所、村居法律顧問、人民調解委員會聯勤聯調,建立起沖突糾紛多元調解機制,形成群衆說事、民警說法、幹部關聯的多元沖突聯調法,助力沖突糾紛快速化解。

建構沖突糾紛上門調解服務機制。平原縣警察局發揮調解主動權,對持續時間長、化解難度大的沖突糾紛,變坐等候診為上門尋診,深入到農村村居、田間地頭,與沖突各方進行面對面交流,第一時間引導群衆消除隔閡、化解沖突。(記者 孫麗麗 通訊員 代文新 梁家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