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50萬一年的精英私校,逃不掉的校園霸淩

作者:水木社

昨天,一則「校園霸淩」新聞沖上熱搜第一:

根據明星郝劭文妻子釋出的微網誌,三年級的女兒偷偷告訴了她一些事,令家長「驚訝和害怕」。

而當她向校方轉述孩子的遭遇時,校方說這是「朋友之間的遊戲」,讓家長非常憤怒,「給孩子造成了二次傷害」,選擇在微網誌發聲。

雙方各執一詞,警方已經介入調查

目前暫無定論,等待最終調查結果

下滑閱讀微網誌全文

50萬一年的精英私校,逃不掉的校園霸淩

雖然調查結果還未出爐,但因為孩子讀的是一所學費超20萬的國際化學校,已經在網上掀起了一陣讨論:

怎麼花這麼多錢,讀了「關注每個孩子」的學校,還是會遭遇霸淩呢?

身為資深行業從業者,我想告訴大家一個沉重的事實:

就連在我們羨慕的西方精英私校裡,校園霸淩也都普遍存在,并沒有随着全人教育的發展而消弭。

而且,從肢體霸淩和故意孤立的社會霸淩,到針對性别認同的身份霸淩,再到網絡霸淩,孩子們面對的霸淩越來越隐秘,難以被成年人察覺。

這個隐秘的角落,令人觸目驚心。

50萬一年的精英私校,逃不掉的校園霸淩

轟動美國的霸淩事件

時間拉回到2022年4月30日。

一位名叫Jach Reid的17歲男孩,将一本《聖經》塞進了他的短褲口袋,同時在口袋裡放入一張留給父母的紙條,讓他們去檢視一份谷歌檔案,裡面寫着他的絕望經曆。

然後,Jack在宿舍裡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50萬一年的精英私校,逃不掉的校園霸淩

■年僅17歲的Jack

Jack為什麼自殺?

2020年秋季,Jack來到美國紐澤西最為知名的私校勞倫斯威爾讀10年級。

這所學校是最古老的私立寄宿高中,距離普林斯頓大學隻有短短5分鐘車程,學術成績卓越,被譽為「普林斯頓預備校」,學費加上食宿費用高達一年7.6萬美元(約54.3萬人民币)。

剛來到學校時,一切都很順利,Jacn還登上了校長榮譽名單。

直到2021年春天,有人無端傳播關于Jack的謠言,說他是強奸犯,越來越多同學開始在私下罵他。

這年秋季暑假結束後Jack回到學校,被選為舍長,然而謠言并未停息,反而加劇了更多同學對他的敵意。

謠言從線下轉為線上——

關于Jack的匿名強奸指控迅速蔓延,聖誕節學生之間交換禮物的時候,Jack甚至收到了一個防範強奸的哨子和一本關于如何交朋友的書。

一波又一波有形和無形的霸淩,開始擊倒Jack。

他回家過聖誕節時,變得很孤僻,并問父母:「這一切都會消失嗎?」

50萬一年的精英私校,逃不掉的校園霸淩

■Jack和父母

Jack的媽媽是臨床心理學家,深知校園霸淩的危害。

他們積極聯系學校,要求校方幹預。學校釋出了聲明「這些說法是未被驗證的」,開除了一名參與傳播謠言的學生。

學校從未公開說過:關于Jack是強奸犯是謠言,是完全是錯誤的。

也許,學校這種模棱兩可的态度,并未讓傳播謠言和參與霸淩的學生引起重視,這位被開除的學生去宿舍收拾行李時,還有人給他辦了一場告别儀式。

正是這場儀式,成為了壓垮Jack的最後一根稻草——

有人指責Jack,認為是他小題大做導緻同學被開除,學校的寄宿管理人員也沒有給Jack提供足夠的保護和關注。

回到宿舍後,Jack告訴朋友,「我不能再經曆這樣的事情了」,随即選擇了自殺。

50萬一年的精英私校,逃不掉的校園霸淩

■Jack的父母接受ABC電視台采訪時呼籲:這件事發生在我們兒子身上,也可能發生在其他孩子身上,我們和學校必須更加認真地對待欺淩和網絡霸淩。

Jack的父母說,直到孩子自殺之前,一直都在接受心理治療,但他并沒有向心理醫生透露過一絲自殺的想法,也沒有表現出任何有風險的潛在因素。

甚至他去世前和父母說的最後一句話也是:「爸爸,我感覺好一點了,我愛你」。

一條生命的消失,才讓勞倫斯威爾校方意識到了事态的嚴重性。

他們授權律師事務所展開Jack死亡事件的調查,并與Jack的父母談判達成和解,發表了一份聲明,公開承認「校方意識到傑克受到其他學生的欺淩,但遺憾地未能履行義務保護Jack」。

學校還承諾采取一系列糾正措施,包括任命新院長,重點關注心理健康問題,成立預防欺淩的基金會。

但無論如何彌補,一個17歲的優秀大男孩,就這樣因為同齡人殘酷的欺淩,校方一連串的疏漏和不作為,過早離開了世界。

50萬一年的精英私校,逃不掉的校園霸淩

■校方官網的聲明,承認欺淩和不友善的行為以及學校采取或未采取的行動,可能導緻了傑克的死亡。

最幸福國家的霸淩

無比相似的霸淩事件,正在全球各大精英私校上演。

2020年6月,畢業于英國頂尖名校威雅公學的英國女孩Soma Sara分享了自己關于Rape Culture強暴文化的經曆。

什麼是校園裡欺淩裡的的強暴文化?

這包括性騷擾、性侵害和性羞辱。如13歲女孩被強迫發裸照給男同學接受打分,有亞裔女性被侮辱長得像「成人片的女主角」,還有各種形式的派對上的性騷擾等。

一石激起千層浪,在Sara創辦的Everyone's Invited網站上,短短一時間,超過50000條關于性暴力的投訴噴湧而出,涉及各大名校。

整個英國也掀起了一場抵制校園欺淩的行動。

50萬一年的精英私校,逃不掉的校園霸淩

讓我們将視線從英國轉向位于北歐的丹麥,國民幸福感排名第一的國家。

在媒體上,丹麥學校最厲害的地方在于教會孩子關心他人、識别情緒,提升同理心和道德感。諷刺的是,就在丹麥最著名的私立寄宿學校,發生着駭人聽聞的嚴重霸淩。

2022年5月,丹麥TV2播出了一部紀錄片,采訪了當地最負盛名私立寄宿學校Herlufsholm的50多名校友。

他們指控學校不作為,營造了孕育霸淩行為的環境,導緻低年級學生經常半夜遭到突然襲擊,甚至有高年級學生在一群同學面前對另一名學生進行性虐待。

有校友說,學校的文化就是對低年級有破壞性、壓迫性、排他性」。

這所學校一直是丹麥王室和精英階層的首選,在丹麥這個教育基本免費的國家,它的學費是每年6000-2萬美元。

事件發生後,丹麥王子克裡斯蒂安迅速轉學,王室還發表了一份聲明,表示「深感震驚」。

50萬一年的精英私校,逃不掉的校園霸淩

■丹麥王子身穿Herlufsholm學校的校服

紀錄片播出兩天後,丹麥首相稱虐待行為不可原諒,解雇了校長。與此同時,丹麥教育委員會釋出了一項詳細的調查報告,敦促學校償還從政府收到的資金。

但令人玩味的是,校長不但不同意還回資金,還認為學校文化沒問題,這「隻不過是一些學生的亞文化」(是不是和「這隻是一場朋友間的遊戲」一個邏輯?)

事實上,這并不是這所學校第一次曝出霸淩醜聞。

有媒體深挖後曝出,不僅出現過多起強奸案件,還有家長送出了一則視訊,顯示低年級學生被迫喝高年級學生的尿液,以及一名學生被打窒息後拖到地闆上。

50萬一年的精英私校,逃不掉的校園霸淩
50萬一年的精英私校,逃不掉的校園霸淩

■瑞典、芝加哥精英私校也曾曝出過嚴重的霸淩

隐秘角落的微亮

在網際網路時代,霸淩形式正在多樣化和隐秘化。

從肢體霸淩和故意孤立的社會霸淩,到針對性别認同的身份霸淩,再到網絡霸淩,越來越隐秘,難以被成年人察覺。

同時,對「霸淩」這一詞的不同的了解,也有着文化和個體的差異。

比如在一些人眼中,前輩對後輩提出的要求并不是霸淩,隻是一種「權威的管教」。有人認為隻有造成了身體傷害才是霸淩,其他都是「自己想太多,不要理他們就好了」。

然而,有研究發現:

身體霸淩并沒有像想象的引發嚴重的心理危機,反而是隐形的身份霸淩、社會霸淩和網絡霸淩,更容易讓孩子生出自殺自殘的念頭。

50萬一年的精英私校,逃不掉的校園霸淩

■韓劇《黑暗榮耀》,講述了一個被霸淩的女孩多年複仇故事。

由于霸淩行為混雜着侮辱、造謠,對受害者會産生毀滅性傷害,他們擔心告訴長輩後,反倒引來「受害者有罪論」——

為什麼欺負的是你呢?你肯定做錯了什麼?

于是,他們更傾向于保持沉默,不主動告訴校方和家長。一環又一環的不利因素,就這樣成為壓倒受害孩子的重重大山。

精英私校還有着特殊性。

精神分析學家Joy Schaverian寫過一本書《寄宿學校綜合症:「特權」兒童的心理創傷》,在富裕圈子和社會上層,一項精英傳統就是把孩子送進精英私校,它被認為是一條特權之路。

孩子或許并不想過早離開父母,但她們卻沒辦法、也沒有權利感受和表達疼痛。于是,在适應新生活的過程中,他們患上「寄宿學校綜合症」,長出了一套盔甲來隐藏脆弱。

他們展示出極高的自我防禦性,隐藏情感,假裝成熟,堅持己見,通過統治和壓迫弱者來維持自己的強大的形象,這樣就不容易被欺負和嘲笑。

50萬一年的精英私校,逃不掉的校園霸淩

或許還有一些更隐秘的原因——

老師和學生權力的錯位。

在精英私校裡,許多學生和家長不把老師看作教育者,而是他們繳納高薪養着的服務人員,這就導緻了一系列的錯位:

對個體學生來說,學校是權利支配者,但對一些老師來說,部分學生才是真正擁有權力的人,這就導緻了老師的不敢作為或不願作為。

我想起一個老師朋友曾經跟我說這樣說過,或許能代表一些為什麼「老師難作為」的原因:

當我想去介入時,有同學說我沒資格:你不過是個靠我們交學費養着的人,有什麼資格教育我?

對學生來說,欺淩的傷害不僅來自未成年人之間,更來自成年人的視而不見、偏心偏袒和不作為。

50萬一年的精英私校,逃不掉的校園霸淩

很顯然,這不可能靠孩子一個人去解決。

2023年一項來自澳洲天主教大學的研究發現,若老師能營造一個「反霸淩氛圍」,比改變學生個體的行為有效得多——

被老師傾聽和支援的感覺,會讓學生們互相支援,人際沖突也變少;當有學生被欺負時,他們會更勇敢地面對欺淩,尋找成年人的幫助,更多同學也會為他挺身而出。

「有愛」的學校,讓孩子感到自己被重視、被尊重,彼此之間不再是「有你沒我」的競争氛圍,讓校園成為一個良性系統,讓有形和無形的霸淩失去紮根的土壤。

好在,越來越多家長意識到好的教育不隻關乎升學、名校、成績,更關乎學校的管理、體系和文化。

而寫出這篇文章的我,也仍舊熱愛着精英私校特别美好的一面:我們還有讨論的可能,有改變的空間,有努力的方向,有選擇的機會,這不正是其價值所在嗎?

走進隐秘的角落後,才有讓亮光照進的可能。

50萬一年的精英私校,逃不掉的校園霸淩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