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天,下雨了,診所來了一位時髦的阿姨,坐下來對我說:"醫生,我懷疑我有肝髒問題,你幫我好好看看,驗血。"
本來,這個李阿姨是鄰裡舞隊的中堅力量,60歲對她來說什麼都不是,大大小小的活動都不缺她。
我仔細詢問了病史,李阿姨一直都是休息的法則,最近也沒有特别的不适。除了在藥物控制下有高血壓外,沒有剩餘的慢性病史和惡性惡性良性腫瘤家族史。檢查發現,他的手掌明顯發黃,臉微黃,清膜染黃,腹部無痛。
當被問及飲食習慣時,李阿姨告訴我:一周前鄉下人,帶着很多自己種類的南瓜,怕吃得太晚會不好,就到鎮上燒南瓜。早上南瓜粥,中午洋蔥油炸南瓜,晚上蒸南瓜作為主食吃,全家人都差不多吃了。
其實,李阿姨的皮膚變黃了,都是南瓜造成的災難。因為南瓜富含胡蘿蔔素,大量食用會使皮膚上出現明顯的黃色,這種情況被稱為胡蘿蔔素血症。這種皮膚發黃可以在停止攝入大量胡蘿蔔素後2至6周内逐漸消退,而無需特殊處理。
我向李阿姨解釋了情況,她興高采烈地回家了。
關于胡蘿蔔素血症
原因:吃大量的胡蘿蔔素和類胡蘿蔔素(包括α-胡蘿蔔素,β-胡蘿蔔素和番茄紅素)在豐富的食物中:胡蘿蔔,橙子,南瓜,蕃薯,芒果,蕃茄,南瓜,甜椒等。
臨床表現:典型皮膚顔色為橙黃色,手掌、足部等部位較為明顯,也可發生于面部、鼻腔和唇溝,但不存在于粘液組織和硬化區。血清膽紅素正常,不伴有全身症狀。
治療:無特殊處理,停止相關食品,等待皮膚黃色染料自行消退。
其他可引起高胡蘿蔔素血症的疾病:腎髒綜合征,糖尿病,甲狀腺功能減退,高脂血症,神經性厭食症等。
還有什麼會導緻皮膚變黃?
溶血性黃疸:大量紅細胞被破壞,如溶血性貧血、新生兒溶血性疾病、不同血型輸血後的溶血性。
特點:皮膚粘膜和鞏膜染黃,急性溶血可出現醬油色尿液。非結合性膽紅素升高是主要因素。
肝細胞黃疸:肝細胞廣泛受損,如病毒性肝炎、藥物性肝損傷、全身性傳染病(如敗血症、瘧疾等)引起的肝損傷。
特點:皮膚和粘膜呈淡黃色至深金黃色,消化道症狀較明顯,加之膽紅素與非結合膽紅素升高,肝功能異常。
膽汁淤積性黃疸:膽汁雜環或狹窄的發炎性水腫;肝癌,胰腺癌,十二指腸惡性良性腫瘤;藥物膽汁淤積等
特點:尿黃染色明顯,大可呈粘土狀,能有全身瘙癢。
新生兒黃疸:生理性:淺黃色皮膚、手掌、腳和心髒一般不黃。
病理性:全身皮膚呈橙色和黃色。有必要結合發病時間,精神狀态,血清膽紅素等來識别。
先天性非溶血性黃疸:Crigler-Najjar綜合征等
我該怎麼辦?
當你發現你的皮膚變黃時,仔細想想你最近是否身體不适,以及你是否有過特殊的飲食,藥物等。在無法判斷皮膚變黃的原因時,可來醫院,由專業醫生進行鑒定和診斷。
本文由上海同仁醫院全科主任醫師徐忠清進行科學控制。
"大醫療小曉"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