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當代散文|面對廢墟的遐思

作者:奇幻喜鵲m

文/博華

記得有時行走在夕陽盡染的蒼穹之下,不其然碰到路邊一處殘垣躲避的廢墟,内心便會湧上一種特别凄楚和蒼涼之感。夕陽如血,漫漫荒野之中,一處斷壁殘垣突現眼前,那些散亂在荒草叢裡的碎磚爛瓦幽靈般透着幾分神秘的氣息。從本能上來說,沒有誰願意走進廢墟,人們向往的是熱鬧和繁華。然而人世間總有一個規律,物極必反,過度的繁華之後,必是極度的衰落。“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古往今來,有多少繁華之地,因其繁華,而青史留名,又因其過度繁華,而灰飛煙滅,淪為廢墟。讓後來人隻能在一地文明的碎片裡去拼接昔日的繁華。面對繁華,人們興高采烈,樂而忘憂;面對廢墟,人們熟視無睹,反應平靜。

當代散文|面對廢墟的遐思

喜歡繁華,并不停地制造和追求繁華的人們也許沒有太多地去想過繁華之後的事情。有時當我捧起曆史教科書的時候,對于曆史教科書中用極盡想象力的語言描述的曆史上那些曾經的繁華之地倒是沒有留下多少深刻的印象,反而被書中那曾經的繁華之地留下的一幅幅廢墟圖檔給震撼了。古埃及、古巴比倫、古印度、古希臘、古羅馬,那一處處神廟,競技場和城市建築殘存下來的曆史遺迹,在今天人們的眼裡也是一個個奇迹,面對這些未曾親臨卻心向往之的曆史廢墟,一種思接千古的曆史幽想便會在心中油然升起。

廢墟作為人類文明曆史的一個傷疤,雖然我們不想去觸碰它,但它畢竟是一個現實的存在。觸碰它,總能喚醒我們一些或深或淺的曆史記憶。廢墟的産生也許有各種各樣的原因,但形式都是一樣的,那便是對人類文明成果的一種毀滅。一個個灰飛煙滅的人類文明成果,最終以廢墟的形式呈現在我們眼前。走進它,那一片淩亂無序的堆砌,帶着歲月的滄桑記憶,用無聲的語言傾訴着那個撼人心魄的曆史瞬間,讓我們做着各種各樣的曆史假設和想象。

一片高大挺拔的樹林,像一群精壯的漢子,蓊蓊郁郁,豪氣沖天,突然從天而降的一場隕石雨,引燃一場兇猛的大火,在紅色的火舌掠過之後,一個個旺盛的生命頃刻間化作烏黑的濃煙。大火過後,殘骸遍地,死亡密布,觸目皆是燒焦的悲涼。一個甯靜的村莊,人們歡聲笑語,忙着生計和生兒育女,突然,一場強烈的地震降臨,頃刻之間,牆倒屋塌,生命罹難,溫馨的家園變成了死亡的搖籃,歡樂和希望都被埋在瓦礫堆裡,黑色的魔鬼站在瓦礫堆上獰笑。更多的是一群一群的強盜,或黑紗蒙面,或手拈鮮花,闖進一個個繁華美麗的城市,對那些高大的樓房和美麗的花壇,對那些善良的老人和純真的孩子,喪心病狂地用刀砍,用火燒,用大炮轟,用炸彈炸,血流成河,慘絕人寰。

當代散文|面對廢墟的遐思

高大的建築轟然崩摧,人權、良知、正義都作為僞善的面具被毀滅得蕩然無存……廢墟就是這樣造成的!在來自上蒼的自然力量和我們人類自身無法控制的瘋狂欲念滋生的極端暴力面前,人類費盡九牛二虎之力在幾百上千年創造艱苦創造的文明成果,瞬間便灰飛煙滅,化作令人心痛的廢墟,成了人們心頭難以愈合的一個精神傷口,讓人們在無法了卻的痛苦中生發出各種的憂慮與擔心。

人類創造一處繁華之地,需要成百上千年的時間,并且花費了無數人的心血和智慧。是以凝聚了人類智慧和心血的繁華之地理應得到我們人類的尊敬和愛護。除了無法抗拒的自然災害外,有多少廢墟卻是來自創造這些文明成果的我們人類自己。一方面創造繁華,一方面又在制造廢墟,就這樣在這反反複複的創造與毀滅的過程中,我們人類在進退之間艱難地行走在蜿蜒曲折的曆史道路上。廢墟的出現雖然是一個極端的瞬間,但其發生也是有一個過程的。曆史上不惜兵戎相見的部落和民族之間,為了各自的利益,在各自的頭領和君王的蠱惑之下,一個個溫順的臣民立刻像打了雞血似的,通過瘋狂的軍事殺戮,一方把另一方打敗,為了宣誓自己的勝利和威嚴,總是在瘋狂的洗劫之後,用一把大火将失敗者的家園焚毀,非此不足以展示勝利者的強大。

秦都鹹陽,漢都長安,宋都開封,有哪一個朝代的都城不是淪為戰禍的廢墟。自诩為天底下最聰明的人類,犯起混來,那簡直是是極為可怕的,似乎誰也阻止不了。直到現在,這樣的悲劇還在上演着。古往今來,無數的廢墟就這樣誕生在我們這些智慧人類的手上。廢墟有的裸露在大地之上,有的則深埋地下,面對如此多的廢墟,習慣了審美的人卻很少有人願意走近它們。

在人們眼裡廢墟總是醜的,它總是和荒涼衰敗聯系在一起。在這裡看不到生機,聽不到歌聲,找不到歡樂,有的隻是被破壞和被摧殘後的一片慘象,看到它讓人感到很心痛,讓人的心情很壓抑。面對廢墟,猶如看到一隻無形的巨大黑手把一個青春美麗的鮮活生命撕得粉碎,又随手扔向天空。似乎聽到空中有一陣陣猙獰的狂笑令人戰慄,令人恐懼。廢墟雖然總是伴随着刻骨銘心的痛苦的記憶,但它畢竟也是我們人類的“傑作”,我們無法也不能回避。習慣了繁華勝景的人們,有時間走進廢墟,站在殘磚斷瓦前,來一番思古之幽情,憑吊一下曆史,還是很有必要的。

站在廢墟前,首先就好像被人重重地迎面打了一個耳光,尊嚴被亵渎,良知被推上絞刑架,脊骨被壓得咯嘣咯嘣地響,好像随時會扭曲、斷裂。面對廢墟,最容易感受到人性的脆弱,最容易發現人性中平時不易覺察到的醜陋和殘忍。此情此景讓我們的心靈深處不由得生發這樣的疑問:披着文明外衣的人類,内心的貪婪一日不去,廢墟還将繼續産生。一座座廢墟就像一個個生動的曆史檔案,記錄着我們人類的恥辱。

廢墟是凝固的曆史,廢墟是文明的碎片。是的,但又絕不僅僅是。廢墟是曆史的傷疤,裡面滿貯着血淚,血淚中也生長着希望的幼芽。廢墟是文明被焚燒後的灰燼,日漸變冷的灰燼中還儲存着不熄的火種。廢墟是美好生命慘遭蹂躏的一灘血,從這血色中能升起一縷人性良知的文明之火。經常走近它,也許我們會變得理性和冷靜許多,讓我們少做或者不做一些司空見慣的蠢事和傻事。

廢墟并不就是死亡。它的物質的形體雖然被摧殘被毀滅了,但它的魂靈卻在噩夢中遊走,在廢墟的上空盤桓。在月夜下,在細雨中,一個人仔細地聽聽,就能聽到這個魂靈的低低的傾訴。不要說植物動物和人了,就是一座鋼筋水泥的建築,一旦成為廢墟,它也具有一種生命力。廢墟是活着的,風是它的呼吸,雨是它的眼淚,漸漸暗淡下的夕陽的餘晖是它憂郁的面容。一處廢墟就是一部教科書,就是一座紀念碑。

它既是過去了的一段曆史,又是現在和未來的一面鏡子,更是走向未來的堅實的台階。因為,雖然廢墟往往是瞬間就造成的,但是造成它的原因卻有一個形成的過程,有時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我們要記住的就是這個過程中的一些至關重要的因素。人們對熱鬧和繁華的追逐,像滔滔洪水那樣,能夠漫過一切。這當然無可厚非,但相比之下,人們是太容易忘卻了。

當代散文|面對廢墟的遐思

人類的許多災難正是人類自己造成的--自己的疏忽大意,自己的軟弱無力,自己的貪婪、殘忍和野蠻。人類要想得到并且保住熱鬧和繁華,就必須記住自己親手制造的種種悲劇;永遠地對自然力保持一種敬畏,并因而十分小心地呵護、珍愛生命;永遠地對殘暴保持着足夠的警惕,并拚命地去控制它,反抗它,消滅它。廢墟正以它無言的目光注視着我們,默默地訴說着一些至關重要的東西,但又有多少人在真正聽它訴說呢?

行文至此,窗外傳來大型挖掘機的轟鳴之聲,擡眼窗外,樓下不遠處的村莊開始了一場轟轟烈烈的大拆遷,在挖掘機的轟鳴聲中,一座座百年老屋轟然倒塌,不一會兒的工夫,幾百幢房屋被夷為平地,一個存在了幾百年的村莊就這樣從眼前消失了。我知道一場規模空前的新型城鎮化運動正在全國展開,許多存在了成百上千年的村莊就像我眼前的村莊一樣,在這場曆史大變遷中消亡,它們消亡得很徹底,甚至連廢墟都不會留下的。我知道方興未艾的城鎮化大趨勢是讓習慣了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民真正告别沿襲了幾千年的自給自足的小農生活,改變落後的生活方式,讓農民像城裡人那樣過一種現代文明生活。但如此連根拔起,不留一點記憶和念想的做法,是不是可取,值得商榷。雖然我們怕揭傷疤,不願觸碰灰色的曆史記憶,起碼留一點還是好的。

無論國家如何發展,社會如何進步,在我們現代化的家園裡,留一點過去的遺迹,留一點原生态,留一點髒,還是有必要的。過去的舊倉庫、爛廠房,老房子,别全拆了,那是真風景,髒得有味道,是一條曆史的脈絡。綠樹影裡豎一根鏽煙囪,半張破桌子,一盤石碾,一眼老井,一棵古樹,多少留一些念想。借此,我們還能體驗另一個歲月中的記憶,體驗别一種可能的生存,同時讓我們知道我們回家的路,這對我們現代人來說不但有必要,而且還會帶給我們一種警醒和啟示,是以不要把過去的一切都當成不堪回首的曆史包袱。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