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紮根田間地頭的基層統戰力量 繪就“百千萬工程”新圖景

作者:南方都市報

充滿稻谷香氣的糧倉、果香四溢的加工廠……這是廣州從化鄉村在冬日裡的另一道别樣的風景線。2023年是廣東“百縣千鎮萬村高品質發展工程”(以下簡稱“百千萬工程”)的開局之年,這一年廣州勇當排頭兵,将“百千萬工程”作為統籌城鄉區域協調發展的總抓手,奮力開創城鄉融合發展新局面。

近日,廣州市委統戰部組織的媒體記者采訪團走進從化區,通過實地走訪,了解從化區如何發揮統一戰線人才荟萃、智力密集、聯系廣泛等優勢,引領全區廣大統一戰線成員積極投身“百千萬工程”,為從化區高品質建設綠色發展示範區展現統戰作為、貢獻統戰力量。

紮根田間地頭的基層統戰力量 繪就“百千萬工程”新圖景

流溪河從化區良口鎮米埗河段的米埗古渡碼頭航拍圖。

科技賦能

讓消費者一年四季都能吃上從化荔枝

一年一季荔枝、一年兩造香米、全年新鮮雞蛋、常年繁花似錦……暑來寒往,廣州從化的特色農産品随時令更疊五光十色,引人垂涎。

走訪時正值寒冬,在荔枝文化博覽園(以下簡稱“荔博園”)内,通過凍眠技術存放的荔枝讓不少到訪者發出驚歎聲,外表狀态與新鮮荔枝并沒有太大差異,果肉帶着飽滿的汁水。廣州市從化華隆果菜保鮮有限公司董事長歐陽建忠介紹,該産品為公司自主研發生産,通過采用國際領先的保鮮冷凍技術,可将荔枝冷凍儲存達一年以上,投入市場使用後将有利于解決荔枝集中上市銷售難題,進一步推動荔枝加工産品向健康工業食品轉化生産,讓全國消費者一年四季都能吃上從化荔枝。

紮根田間地頭的基層統戰力量 繪就“百千萬工程”新圖景

位于廣州從化荔枝博覽園的科技小院,已建成兩層高的荔枝産業研究院實驗中心,研究所學生們可直接在基地裡做實驗。受訪者供圖

從化區是廣州荔枝種植面積最大的區域。近年來,從化區借助現代科技力量,荔枝新品推陳出新,産業初步形成了“有規模、有特色、有效益”的發展态勢和格局。

以荔博園為例,這裡作為從化荔枝現代農業産業園建設的展示視窗,以荔枝文化為主題、科技創新為中心,力圖建成多功能農業科技園區,服務和帶動荔枝産業發展。這裡先後被認定為中國農技協會科技小院,華南農業大學研究所學生聯合培養基地等科技創新平台,也是廣州市新的社會階層人士統戰工作實踐創新基地示範點和廣州市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實踐教育基地。

廣州市荔博文化傳媒服務有限公司總經理李樹峰介紹,荔博園主要功能是“一庫兩園三平台”。其中“一庫”是指荔枝産業優質種質資源庫。枝園區内共有116個荔品種,其中18個是國家荔枝良種重大科研聯合攻關生産試驗品種(含對照品種),建立荔枝産業優質種質基因庫。“兩園”是指荔枝科技創新園、5G智慧荔枝園。“三平台”則是指荔枝科技技術示範推廣平台、荔農緻富創業指導教育訓練平台、廣東特質農産品交易平台。

紮根田間地頭的基層統戰力量 繪就“百千萬工程”新圖景

通過凍眠技術存放的荔枝外表狀态與新鮮荔枝并沒有太大差異,果肉帶着飽滿的汁水。

在新品種培育方面,以華南農業大學、華隆公司、區農業技術推廣中心聚力培育的荔枝新品種井崗紅糯為例,該品種作為近年出現的荔枝新貴,發源地在太平鎮井崗村,從化是井崗紅糯品種原産地及主産區,占全國種植面積的八成以上。井崗紅糯集合糯米糍和桂味的肉質優點,且耐貯藏商品性好,成熟期較桂味遲7~10天。專家團隊對井崗紅糯生産技術進行全面研究,對品種改良、穩産豐産、風味提升等技術攻關,極大增強了井崗紅糯的抗逆性,使其在極端天氣年份也能擁有不錯的産量。

在各項技術的加持賦能下,從化區在荔枝銷售“請進來”“走出去”方面取得了良好進展,資料顯示,2022年,從化全區荔枝銷售額超10億元,其中出口荔枝1465噸、出口額超9000萬元,出口量排名全省前三。

紮根田間地頭的基層統戰力量 繪就“百千萬工程”新圖景

從化的荔農喜獲豐收。受訪者供圖

跨界合作

傳統果酒實作逆市增長的關鍵

“本土荔枝明星”實作産量和售價雙提升,讓“小荔枝”變為“緻富果”。在順昌源酒業有限公司(下稱“順昌源酒業”)内,用荔枝等水果為原料制作而成的果酒則是另一種“緻富”方式。

順昌源酒業坐落于從化區城鳌大道,是一家擁有年産6000噸果酒的現代化專業加工生産線、3000噸米酒加工生産線、3000噸其他酒灌裝線的釀酒企業。企業生産的酒類品種涵蓋荔枝酒、青梅酒、桑果酒、百香果酒、老媽甜酒、呂田頭酒等,集種植、研發、生産、國内銷售及貼牌生産、國際銷售為一體。

紮根田間地頭的基層統戰力量 繪就“百千萬工程”新圖景

順昌源酒業的果酒加工線。

順昌源酒業技術總監衛高利介紹,2023年以來,公司通過市場調研,整合出“酒+”系列産品,通過跨界合作實作增長的良好态勢。據了解,2023年下半年,公司組織了專門的新零售團隊對從化地區的精品酒店和民宿進行了深入的溝通并達成合作,開拓新的銷售管道,公司旗下的特色酒類在酒店的客房迷你吧、餐廳以及大堂精品店進行銷售,并實作突破,并通過不定期組織各種品鑒會,讓酒店、酒企和消費者取得多赢。

為了吸引更多年輕閱聽人喜好,在2023年,公司還推出荔枝桶藏酒和荔枝冰酒的專屬定制業務,讓酒變成更強的社交工具。衛高利表示,順昌源酒業一邊嚴把品控關,持續擦亮自主品牌,穩住出口貿易,一邊借力網際網路,提升品牌知名度,不斷擴寬銷路,讓更多大而美、小而特的從化農産品“走出去”。

早在2021年,順昌源酒業開始轉戰電商直播帶貨,直播營銷讓順昌源酒業再次找準了躍升發展的“坐标系”,一方面,通過主播與網友的實時良性互動,擴大了企業的果酒知名度;另一方面,随着粉絲量不斷增加,銷量也随之增加。如今,線上銷售額已占全管道銷售總額60%。

紮根田間地頭的基層統戰力量 繪就“百千萬工程”新圖景

據介紹,生産線上的勞工大多數為本地人,帶動不少當地村民實作增收。

通過直播帶貨,促進該公司銷售由線下主導向“線下+線上”齊頭并進轉變,2023年期間,通過積極參加線上展會,成功開拓了中國澳門市場、日本市場和荷蘭市場,使得三年疫情造成的出口訂單損失得到恢複和擴大,目前的訂單已超過2022年,在荷蘭風車村旅遊景點還設立了歐洲果酒體驗店,可以讓更多的歐洲遊客品鑒到廣州從化的各類果酒。

增收有“稻”

全産業鍊發展促進土地增效、農民增收

以一顆果為切口,做好農産品加工的大産業。從化區生态優質絲苗米産業園以“從化香米”為核心産業,打造“從化香米”國家地理标志,建構集産業展示、加工倉儲、科技教育訓練、農耕文旅、園區管理等五大功能為一體。為當地村民帶來就業增收的機會,也為遊客市民帶來農旅體驗觀光、香米研學遊學、鄉村休閑度假等都市農耕的新體驗。

紮根田間地頭的基層統戰力量 繪就“百千萬工程”新圖景

研究所學生們在香米科技小院的種植基地開展工作。受訪者供圖

自“百千萬工程”實施以來,從化區委統戰部充分發揮統一戰線人才荟萃、智力密集、聯系廣泛等優勢,引領全區廣大統一戰線成員積極投身“百千萬工程”,主動對接從化知名民營企業,依托“從都國際論壇”“世界生态設計大會”等國際級協同平台,推動以商招商,支援商會組織主動對接、做好資源配對,共同推動産業培育、園區建設、産能轉移,促進“組團式”招商、“叢集化”成長、“特色化”發展。

從化區生态優質絲苗米産業園于2021年12月正式立項并投入建設,園區内一、二、三産業生産及管理用廠房8萬多平方米,已投入約3.5億元開發建設。廣州市和稻豐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朱嘉超介紹,産業園以一産(香米産業)為基,二産業服務,農耕文旅及體育健康等三産業融合,建構一二三産業融合發展結構體系,推動全産業鍊發展,實作多功能經營,促進土地增效、農民增收。

紮根田間地頭的基層統戰力量 繪就“百千萬工程”新圖景

全自動化的生産線上,當地農民通過參與協助生産,實作增收。

以一産為例,在江埔街山下村規劃建設有核心種植、示範基地2000多畝(已完成建設1000多畝),輻射園區分布在從化五鎮三街,所有的種植基地按照标準農田、5G數字化農業、機械化農業進行打造。投入使用以來,産量逐年遞增,2020年香米種植面積1萬多畝, 2021年推廣種植面積約3萬畝,2022年種植面積達3萬畝,2022年稻谷産量約1.5萬噸左右,2023年計劃種植3萬畝,早造稻谷産量約9000噸左右。

走進糧倉内,全自動化智能控制稻谷處理加工系統,從稻谷檢測、接收、烘幹、低溫倉儲、碾米加工、低溫包裝到稻殼處理加工等全程實作自動化生産控制。

紮根田間地頭的基層統戰力量 繪就“百千萬工程”新圖景

朱嘉超介紹,産業園實行“公司+專業合作社+基地+農戶”農業産業化利益聯結模式,通過推廣“訂單農業”、保價收購、技術指導、良種扶持等措施,采用統一配種、統一耕種、統一管理、統一農肥、統一加工、統一銷售的六統一管理模式,在農業生産管理中,制訂綠色、有機産品生産技術操作規程,進而實作标準化種植、精細化管理。通過農村土地流轉等方式,帶動農民增收。據統計,産業園區帶動全區輻射園區周邊農戶3000戶以上,農民12000名以上,促進農戶增收20%,比産業園外農民收入高15%以上,并解決當地部分剩餘勞動力的就業問題。

南都廣州新聞部出品

采寫:南都記者 鄭雨楠 圖檔由受訪者提供

通訊員:穗通宣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