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春晚上的流量明星越來越多,為什麼獨幕喜劇、合唱會成為他們的聚集地

作者:蘆葦求知所

2011年的春晚上,當趙本山與小沈陽完成了獨幕喜劇《我為歌狂》的最後一場演出,全場觀衆都在熱烈鼓掌。他們不知道,這将是趙本山最後一次亮相央視春晚的舞台。

多年以來,趙本山的獨幕喜劇與春晚的成功猶如荊轲與項羽,形影不離。每逢春節,百姓家家都盼着能在電視機前看到趙本山的身影。

春晚上的流量明星越來越多,為什麼獨幕喜劇、合唱會成為他們的聚集地

那些精彩的語言與動作已經成為整個中國大地上最有影響力的春節符号之一。

“趙本山的獨幕喜劇成功了,春晚就成功了一半!”這句話一度傳遍大江南北。似乎在人們心中,沒有趙本山的春晚便匮乏了靈魂。

是以當趙老師宣布引退後,顯然春晚正面臨着空前的挑戰與危機。

我們不得不承認,趙本山帶給春晚的不僅是笑聲與歡樂,更是一種鮮明的個性與品牌。他的離開勢必會在人們的心理上掀起惋惜的波瀾。

春晚上的流量明星越來越多,為什麼獨幕喜劇、合唱會成為他們的聚集地

那麼,這台屬于全民的晚會要如何自我救贖、找到新的局面呢?制作人馬未都與他的團隊正面臨着沉重的壓力。

趙本山的離開無疑給春晚的氛圍帶來了冷場。但就在大家都在擔心後續局面時,卻有幾位老藝人挺身而出,支撐起了這台節目的半邊天。

蔡明,潘長江,還有新加入的謝金,他們用實力證明了中國喜劇的深厚底蘊。

其中蔡明的表現最為亮眼。他在新世紀的第一場春晚上就以《你行你上》獨幕喜劇頗負盛名。但随後多年,大家也許更習慣于在熒屏上看到趙本山的身影。

春晚上的流量明星越來越多,為什麼獨幕喜劇、合唱會成為他們的聚集地

直到後者宣布退隐,蔡明才再次發力,他逐漸找回了最初的笑點與語言魅力,作品裡的橋段與語言也更加貼近現實生活。

“師父一定是看我表演了之後,産生了極大的壓力才選擇隐退的。”蔡明開玩笑道。但沒有人會懷疑這位喜劇前輩對中國春晚的救贖之功。

也許,一位大師的離開,也為其他人提供了施展才華的機會。這一年,春晚的獨幕喜劇組閣終于煥發出了第二次春天般的蓬勃生機。

春晚主持人參與獨幕喜劇,可以說是這個節目的一大傳統。往年我們也常看到周濤、董卿等主持人在獨幕喜劇裡擠出一些戲份。

春晚上的流量明星越來越多,為什麼獨幕喜劇、合唱會成為他們的聚集地

但是,近兩年主持人們參與春晚表演的程度明顯加深了。

2021年春晚上,周濤和甯财神搭檔,在《對面家的燈》裡展現了驚人的演技。這已經不是簡單的跑龍套,而是直接以主要角色的身份參與整個獨幕喜劇的演繹。

在另一檔獨幕喜劇裡,董卿更是以“打勞工”的身份,用誇張搞笑的行頭展現了另一種滑稽的喜感。

有評論認為,這主持人群體正式打入喜劇圈,直接與專業喜劇演員分庭抗禮。的确,以往我們更習慣于看到周濤在春晚上發揮她溫婉大方的女主持風範。

春晚上的流量明星越來越多,為什麼獨幕喜劇、合唱會成為他們的聚集地

而今年她放下了這層矜持,全情投入到表演中。

“我們的主持人也很多才多藝,希望通過更豐富的演出形式來展現春晚的多元魅力。”導演之一黃健翔如是表示。

無論效果如何,主持人們的深度“滲透”已經成為本屆春晚上的一大特色,也為節目注入了更多可能性。

如果說選擇主持人深度參與是本屆春晚的“内部操作”,那麼,頻繁引入影視圈紅星則無疑是對“外部世界”的大舉加碼。

春晚上的流量明星越來越多,為什麼獨幕喜劇、合唱會成為他們的聚集地

劉濤、陳數、沙溢、闫妮、王珞丹......這些閃亮的名字無一例外來自于電視銀屏。他們已經逐漸成為春晚台前幕後的常客。

“邀請影視劇明星其實是我們的一貫政策。”春晚總導演馬未都表示。的确,在這個流量與熱度彙聚的時代,誰能比電影電視界的巨星們更有号召力和影響力?空降一兩個頭牌,就能在春晚現場激發出層層瘋狂的尖叫。

也或許能吸引那些平日裡不太關注春晚的年輕人駐足。

但與往年不同的是,今年春晚更注重讓這些影視明星“入戲”,不僅僅是局限于頒獎嘉賓或晚會開場這樣的流程性陣容。

春晚上的流量明星越來越多,為什麼獨幕喜劇、合唱會成為他們的聚集地

如沙溢、闫妮就分别參與了獨幕喜劇和相聲的表演。他們不僅為節目帶來了花癡效應,也展現出了不同以往的藝術表現力。

“希望電影電視界與傳統節目之間能有更多融合與碰撞。”這大約是新世代春晚的期許吧。

如果說影視明星的加盟是春晚的“外部引進”,那麼2020年春晚最令人驚訝的變化則來自“内部突破”。這一年,大量網絡紅人、新生代小鮮肉開始“擠占”春晚的場子,标志着這個曆史最長壽的春節欄目也進入了流量的時代。

春晚上的流量明星越來越多,為什麼獨幕喜劇、合唱會成為他們的聚集地

“以前春晚的面孔比較單一,大多是些老藝人。現在終于青春起來了!”不少年輕觀衆如此評論道。的确,就在大家習慣看着趙本山、小沈陽他們打點春晚存量的時代,姚笛、艾熱等新玩意兒的加入果然帶來了不少新意。

“這是在符合時代法則。”春晚制作人表示,年輕人偶像的加盟主要是為了吸引更多8090群體,擴大春晚的影響力範圍。

的确,這些新晉小生們身後的粉絲加起來幾乎可以組成一個“大國”,春晚必須采取行動與之對接。

春晚上的流量明星越來越多,為什麼獨幕喜劇、合唱會成為他們的聚集地

當然,作為一個根深蒂固的國民級春節象征,是否應該全面擁抱流量文化,讓春晚也淪為一種流量遊戲?這讓很多觀衆都充滿了疑慮。

我們也許需要更加慎重地思考流量與内容之間的關系。

面對來勢洶洶的流量明星,春晚的制作團隊也積極行動起來,他們選擇通過獨幕喜劇和合唱這兩個傳統闆塊來統籌新老資源。

于是劇情串燒的獨幕喜劇現場就聚集起了一批又一批的新生代小鮮肉。而一首首稱作“青春正能量”的大合唱,更是密密麻麻印上了身披光環的網絡紅人臉孔。

春晚上的流量明星越來越多,為什麼獨幕喜劇、合唱會成為他們的聚集地

這一明顯的新舊交替在輿論場上掀起了兩極分化的評價。捍衛傳統的老觀衆們似乎很難适應獨幕喜劇中那些表演生硬、語言澀情的新人面孔。

但對于那群千禧一代的年輕人而言,電視螢幕上這些他們日常生活中非常熟悉的偶像,無疑成為了春晚最大的點睛之筆。

“我們主要考慮的是這些小鮮肉的影響力和号召力。”春晚的制作人坦言。而事實也證明,随着這些流量新人的加盟,今年春晚在年輕觀衆群的關注度與讨論度似乎也有了空前的提高。

哪怕有時候是在吐槽其表演的生硬和不入流。

春晚上的流量明星越來越多,為什麼獨幕喜劇、合唱會成為他們的聚集地

“有口水總好過無人聊”。這大約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智慧吧。這也是新生代開始融入這個曆史最悠久的春節欄目的必然性。

流量與收視,這是每個春晚制作人都必須面對的現實難題。

“現在的獨幕喜劇演員都是生硬地念稿子,一點幽默感都沒有。”一些老觀衆如是抱怨。的确,那些老藝人們早已是表演駕輕就熟,每一個眼神動作都隐含深意。

相比之下,新人們在鏡頭前表現怯場,也是在所難免的。

春晚上的流量明星越來越多,為什麼獨幕喜劇、合唱會成為他們的聚集地

“這是新老交替的必然過程,大家要給他們一點時間成長”。制作人表示,流量在為春晚帶來活力的同時,也在影響着節目的穩定性。

但隻有激流勇進,這台節目才能與時俱進。

春晚或許正處在一個從“精品”向“大衆化”轉變的微妙階段。這其中,激情與理性的平衡也許才是關鍵。讓我們拭目以待,也讓我們給予祝福。

這台屬于全民的晚會節目,一定會在新老交替中煥發出新的精彩。

春晚上的流量明星越來越多,為什麼獨幕喜劇、合唱會成為他們的聚集地

這一年的春晚無疑是流量元素最大舉的一次嘗試與突破。新老交替帶來了裂變般的沖擊,我們看到了小鮮肉們怯場的慌張,也看到了老藝人們褪色的無奈。

這些磨合期的不協調在所難免。

但我們更應關注到,在這場看似混亂的變革過程中,春晚仍在堅持本色。那些富有傳統儀式感的歌舞,仍然建構起一個個莊嚴神聖的時空。

春晚上的流量明星越來越多,為什麼獨幕喜劇、合唱會成為他們的聚集地

中國文化的根脈在時間長河中甯靜流淌。這才是這個節目永恒的靈魂。

也許激蕩隻是暫時的,混沌也會重歸平靜。我們相信時間終會證明一切。這台在中國文化土壤裡生生不息的晚會節目,必将繼續以全新的面容出現在衆人眼前。

讓我們拭目以待,沉澱出的或許将是更加璀璨的精華。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