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雍正王朝》大結局詭異橋段,為何又要拍“殺康熙改遺诏”?

作者:勇哥聊世界

1999年,一個炎熱的夏天。當時我還是一個17歲的高中生,正是血氣方剛、對未來充滿無限憧憬和期待的年紀。

那一年,一部叫做《雍正王朝》的電視劇熱播,引發了我極大的興趣。

《雍正王朝》大結局詭異橋段,為何又要拍“殺康熙改遺诏”?

我記得很清楚,在大結局播出的那個夜晚,我因要完成家庭作業而錯過了開場,直到後來匆匆趕到電視機前。映入眼簾的,是一派恍如隔世的景象:銀白色的宮殿,金黃色的龍袍,還有手持權杖、神态威嚴的雍正帝。

隻見他臉色難看,正對面前一個衣衫褴褛的書生大聲斥責。

這突如其來的劇情打擊,令我整個人都驚呆了。之前幾十集裡,雍正一直是一個正面角色,對百姓仁慈,勤政愛民,深得人心。

《雍正王朝》大結局詭異橋段,為何又要拍“殺康熙改遺诏”?

怎麼突然之間就成了弑父篡位的大惡人?我完全跟不上劇情的節奏和走向,隻覺得這轉變太過唐突和違和。

後來我從頭到尾把這集電視劇重新看了一遍,才恍然大悟原來真相并非如此。

畫面中那個衣衫褴褛的書生名叫曾靜,他是一個言行舉止都非常迂腐和愚昧的人。曾經有一些被貶谪的八爺黨路過他的家鄉,将一些宮廷秘聞傳到他的耳朵裡。

其中就包括所謂雍正毒殺康熙、篡改遺诏強行登上大清王朝的龍椅。

《雍正王朝》大結局詭異橋段,為何又要拍“殺康熙改遺诏”?

曾靜立刻就深信不疑,并在本地散布這些沒有任何根據的謠言。他這麼做的原因,也許是出于自己的狹隘和偏見,亦或是對權力的幻想,亦或僅僅是單純的愚蠢。

然而不可否認的是,這些毫無根據的謠言确實在民間傳播開來,對人心造成一定影響。

為了徹底消除這些謠言的負面影響,雍正決定親自對曾靜進行審問。于是這一切謠言就都通過曾靜之口,以畫面呈現的方式展示出來了。

曾靜雖然荒誕無稽,但他畢竟曾經存在過,他編造和傳播謠言的行為也确已發生。作為一部強調曆史細節和考證的電視劇,《雍正王朝》自然不可能對這些曆史事實視而不見。

《雍正王朝》大結局詭異橋段,為何又要拍“殺康熙改遺诏”?

從這個意義上說,劇組選擇用這樣的手法來呈現曾靜的謠言,也是出于對曆史的尊重和還原。曾靜這個人物的行為及其産生的影響,都已經在正史和野史中留下了痕迹,不容忽視。

即便這些謠言是如此離奇和荒誕,但它們畢竟出現過,流傳過,對當時的社會輿論産生過一定影響。作為一部強調細節真實性的曆史劇,《雍正王朝》必須反映真實的曆史,哪怕這些真相是如此令人難以置信。

是以,可以說劇組選擇用這樣直接且沖擊性的手法來呈現這些謠言,也是基于對曆史考據的重視,想要呈現一個不加掩飾的曆史真實。

這種細緻的考證精神,也彰顯了《雍正王朝》對曆史細節的尊重。

《雍正王朝》大結局詭異橋段,為何又要拍“殺康熙改遺诏”?

僅僅通過曾靜本人口頭重複這些荒誕的謠言,顯然很難達到藝術表現的效果,也無法引起觀衆更深層次的思考。

是以,劇組決定将這些謠言内容通過畫面的方式直接呈現出來。将雍正毒殺父皇、篡改遺诏等畫面直接拍攝出來,無疑産生了強烈的視覺沖擊力。

這種手法的确極具争議,但同時也帶來了無可比拟的藝術表現力。它制造了強烈的戲劇反差,将雍正正面形象與負面形象對比,通過這種強烈對比來否定謠言本身。

可以想見,如果僅僅通過曾靜本人的叙述,其藝術感染力和觀衆體驗都将大打折扣。正是這種視覺表現手法的采用,讓觀衆對這些謠言深惡痛絕,也讓曾靜的荒誕可笑一目了然。

《雍正王朝》大結局詭異橋段,為何又要拍“殺康熙改遺诏”?

是以,這種手法的使用也基于藝術表現上的考量——追求更強烈的視覺效果和情感沖擊,以此帶給觀衆更深刻的觀影體驗。

然而僅僅作為一種藝術手法還不夠,因為曆史本身就是錯綜複雜的。它不可能隻有唯一的解釋和看法,需要我們從多角度深入思考。

《雍正王朝》作為一部強調曆史真實的電視劇,也注意到了這一點。是以在堅持正面視角的同時,它也暗示和留有了其他可能的疑點。

《雍正王朝》大結局詭異橋段,為何又要拍“殺康熙改遺诏”?

比如德妃的種種反常舉動,以及康熙遺诏的真實性問題,都透露出一些不盡如人意之處。僅從雍正正面形象出發是不夠全面的,仍需要保留其他視角。

可以看出,《雍正王朝》的叙事手法相當精妙、開放。它既立足于一個正面的曆史視角,又提示了其他可能的看法,讓觀衆自己思考、判斷,不給出唯一定論。

這種留有疑點的空間,使得作品的曆史解釋更加豐富開放,而不會流于僵化的教科書式單一叙事,也更能啟發觀衆自主思考曆史的複雜性。

當曾靜把這一系列謠言說完之後,有一個細微但意味深長的鏡頭令我印象深刻。

隻見雍正并未直接回應,而是默默流下了一滴眼淚。這滴眼淚所象征的意義,令人深思。

《雍正王朝》大結局詭異橋段,為何又要拍“殺康熙改遺诏”?

它可能代表着雍正對這些無端謠言的痛心和憤怒,對造謠者的痛恨;它也可能暗示雍正對争奪帝位一事的猶豫和懊悔。

這滴眼淚成為一個符号,需要觀衆自己解讀和思考。

劇組也許有意為之,不給出定論,而是讓觀衆自主判斷。它既可能隻是一種表演手法,也可能暗示雍正對曆史罪責的愧疚。

不同解釋背後都透露出對這個曆史人物的思考。

《雍正王朝》大結局詭異橋段,為何又要拍“殺康熙改遺诏”?

這滴眼淚為人物增添了更豐富的内涵,也成為這個劇最令人玩味的一個細節。它啟發觀衆不要被表面所迷惑,要深入思索,洞穿真相的本質。

通過這部電視劇,我深刻認識到,我們在看待曆史或者現實的時候,一定要具有多角度的思考,而不應僅僅局限在一種視角。

曆史的本質就是複雜和多面性。任何曆史事件或曆史人物都不可能隻有單一的評價,同一事件也可以有各種不同的了解和解釋。

《雍正王朝》大結局詭異橋段,為何又要拍“殺康熙改遺诏”?

《雍正王朝》就展現了這種多視角的思考。它既呈現了一個正面仁慈的雍正形象,也意味深長地保留了其他角度的疑點。

正面與負面并存,既有主流叙事,也給予另類解讀想象的空間。

這種處理手法很巧妙,既立足正面叙事,又給予開放性。它讓觀衆在欣賞作品的同時,也能對曆史保持獨立思考的能力,對人物做出更立體的了解。

這啟發了我,在審視任何問題時都要具備開闊的胸襟,努力了解不同觀點,而不被任何一種絕對化的論述禁锢思維。

《雍正王朝》大結局詭異橋段,為何又要拍“殺康熙改遺诏”?

多視角思考的重要性,在這個劇中得到了充分展現。

時過境遷,多年來每每回想,《雍正王朝》都給我留下獨特的觀影印象。它不僅呈現出一個立體的曆史人物,也啟發了我對曆史和人性的思考。

雍正這個人物本身就曆來衆說紛纭,評價極為分化。作為一部電視劇,《雍正王朝》并沒有回避争議,而是正面立足又暗示疑點,在維護主流叙事與展示其他角度之間求得平衡。

《雍正王朝》大結局詭異橋段,為何又要拍“殺康熙改遺诏”?

它既呈現人物的光明面,又保留陰暗面的可能;既有正劇情節,又暗示疑點;結尾開放式而不下定論。這種處理手法極具智慧,對這個複雜的曆史人物做出了更豐富立體的解讀。

可以說,《雍正王朝》以其獨特的叙事政策,成功地呈現出一個沖突并存的立體人物,也向觀衆展示了曆史和人性的複雜面。

至今回味,仍令我感悟良多。它已成為我心中最經典的曆史題材電視劇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