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鲸魚
編輯|麒麟鑒史
今年迪克牛仔唱完最後一首歌後。
因為身體原因,宣布退出舞台。
這成了很多搖滾歌迷心中的遺憾。
一代搖滾天王就此謝幕。
今天再次聽到“有多少愛可以從來”。
感慨時代發展太快,搖滾已是物是人非。
迪克牛仔從輝煌演唱到遺憾落幕。
他的音樂生涯,仿佛是那個時代搖滾成長史的縮影。
現在如果不提他的代表作,有很多人都已經忘記了迪克牛仔。
這個曾經被親切稱呼為“老爹”的男人,終究是被碾壓在時代的車輪下了。
1
80.90年代搖滾天王迪克牛仔是大器晚成的代表。
他本名叫做林進璋,出生在台灣高雄。
聽名字能看出父親對他有很高的期待。
可惜他沒能如父母期望的那樣,長大後的他隻上了個專科。
小時候迪克牛仔全家的收入都依靠着父親的撞球廳。
那時候年輕人都有閑暇的時間,最愛的活動就是聽歌打撞球。
迪克牛仔家既能打撞球,還能聽音樂。
那個角落裡放着的唱片機是他母親的嫁妝,
永遠都放着複古悠揚的西式古典樂。
小小的迪克牛仔很早就接觸到了音樂,
當時還不知道這是他熱愛一生追逐的事業。
然而美好的童年生活并沒有持續很久,
突如其來的大火,毀了父親的撞球廳。
兇猛的火苗貪婪地舔舐着所有的現金首飾,和迪克牛仔一家的幸福生活。
一切被大火燒的了無痕迹,還好命運眷顧。
這場大火并沒有傷及迪克牛仔一家七口人的性命。
但是父親被生活的打擊擊敗了,他從此變得一蹶不振。
生活還是要繼續的,迪克牛仔的母親接過家庭的重擔。
忙忙碌碌地打零工,照顧着家裡一家七口的生活。
中層生活變得負債累累,迪克牛仔的童年生活充斥着貧瘠兩個字。
小時的音樂夢想隻能壓在心底成了秘密。
2
“兒時”兩個字包含的時間可能就是十年。
一轉眼迪克牛仔長大了,上高中時他的音樂夢想又開始了。
抱着吉他,天天最愛去的地方變成了“音樂屋。”
這把吉他還是他外出打工,用微薄的薪水一點點換來的。
音樂屋裡有很多像他那樣喜歡音樂的年輕人。
十塊錢一張碟也不太貴,幾個人聚在一起一聽就是一天的時間。
大把的時間都花在玩音樂上,迪克牛仔的成績自然不好。
上的學校也是個專科,還是辜負了父母的期盼。
喜歡音樂,但是喜歡不能當飯吃,畢業後的迪克牛仔很是迷茫。
迷茫沒幾天後,他就想到了參軍,在部隊他也沒有放棄吉他。
時刻帶着吉他的迪克牛仔在部隊顯得格格不入。
兩年時間一過去,他就迫不及待的離開部隊。
3
離開部隊後的迪克牛仔一沒學曆二沒金錢。
工作再次成了他面前的一道巨大難題。
沒辦法他就隻能聽從母親的話,去做配件加工。
天天做着枯燥的工作,迪肯牛仔很快就厭倦了,隻熬了兩個月就辭職了。
在家躺了沒幾天,迪肯牛仔去了碼頭買船票,這對他來說是一份抛頭露面的工作。
同學們一個個都去上學了,隻有他幹着不入流的工作。
在船上剪票很是輕松,但迪克牛仔的内心備受煎熬。
20出頭的時候自尊心敏感多疑,他覺得這樣挺丢人的。
于是他幹了沒多久就又辭職了。
辭職後的迪克牛仔為了生計做過清潔工,送奶工,測量員等工作。
每一次都是沒幹兩天就不幹了。
當時他的生活很困難,月工資連人均一半都不到。
迪克牛仔也不知道在堅持着什麼,反正碌碌無為不是他想要的。
直到同學介紹他來滾石唱片當業務員,送唱片。
才覺得生活有了一絲希望,畢竟工作是和他最愛的音樂相關。
4
時代在發展,那個時候好音樂如潮水一般湧來。
迪克牛仔的生活也在走下去。
他娶了心愛的女孩,組建了新家庭。
但是對音樂依舊沒有放下。
30歲組建屬于自己樂隊,天天泡在各個酒吧當駐唱。
其他樂隊成員都是十幾歲的孩子,隻有他留長發,面容已經有着幾分滄桑。
大家看着他,親切的稱為“老爹”。
這個稱号在迪克牛仔成為搖滾天王後,也沒有改變。
轉機,在迪克牛仔37歲那年來到了。
滾石唱片公司發現了這位聲音獨特的歌手,和他簽約了。
同期簽約的還有動力火車。
動力火車和迪克牛仔不同,他們是公司重點培養的樂隊。
第二年就釋出專輯《無情的情書》給公司帶來流量,入圍台灣金曲獎。
還珠格格的金曲《當》就是他們創作的。
迪克牛仔當時已經年近40了,除了年齡其外,其他在同期樂手中都不突出。
無奈下隻能在公司坐了一年的冷闆凳。
到了滾石公司再次籌備專輯時,才想到這個人。
一首《原來你什麼都不要》被迪克牛仔改編後大火。
微微沙啞的嗓音,帶着成熟的魅力。
一句“哪個男人對愛不自私,不奢望”
讓迪克牛仔在香港有了很高的知名度。
但是在台灣的他還是個不得志的小歌手。
直到有人專門請迪克牛仔去香港唱了這首歌。
舞台下人滿為患,舞台上迪克牛仔淚眼婆娑。
原來被衆人喜歡被期待是這種感覺。
那一年迪克牛仔乘風而起,他釋出了人生中的第一張專輯《咆哮》。
銷量就達到了香港IFPI銷售榜的前十名。
開辦人生第一場演唱會,亮燈數次,返場四次,演唱會才結束。
那時候迪克牛仔已經快四十歲了,他大器晚成,意氣風發。
迪克牛仔次年緊跟着釋出唱片《忘記我還是忘記他》。
他把國語歌唱的纏綿柔情又帶着成熟男人的心酸。
十年的駐唱經曆已經成為他唱歌的底氣。
搖滾在他們的那個年代極具有精神意義。
迪克牛仔幾乎成了一部分人的精神支撐。
他雖然大器晚成,但是火的時候,連張震嶽都要避其鋒芒。
迪克牛仔的歌有着很高的知名度。
現在他的那首《有多少愛可以重來》依舊是KTV中的經典歌曲。
他是8090年代回憶中的搖滾天王。
5
迪克牛仔的原創和翻唱不同。
甚至翻唱的效果更好,這讓人非常震驚。
其他的詞,加上獨特的嗓音唱腔,形成獨一份的音樂。
他的音樂多數包含着搖滾的氣息。
而搖滾發展最好的時間就是90年代。
那個時候,唐朝、黑豹、眼鏡蛇等樂隊都是搖滾教父。
連李亞鵬都組織過搖滾樂的活動。
那個時候随音樂律動的年輕人都沒有想到過搖滾樂會沒落。
時代在變遷,迷茫的年輕人随着時間變的精神穩定。
搖滾樂也逐漸在退出舞台。
08年的迷笛音樂節已經無限期。
高喊“生命不息,搖滾不死”的那部分人已經走了太多。
現在的音樂節離人們越來越遠,搖滾似乎成了小衆音樂。
迪克牛仔也變得不被人熟知。
他出現在各個家具城的開業典禮上。
變成了商演的一份子,是時代的變化磨滅了愛的音樂。
成了一個為金錢彎腰低頭的打工者。
你看迪克牛仔的視訊,嗓音一如從前。
長發造型和當初也沒什麼兩樣。
背着吉他,好似從來沒有變過。
但背景的變化,音箱的粗糙又在提醒着人們,已經物是人非了。
當初的搖滾天王落魄到以接商演為生。
8090後的青春已經落下帷幕、
他的搖滾是沒有死去,但是僅留的火花微弱。
現在的小鮮肉唱歌當道,為了流量,演戲綜藝唱歌參與不停。
好似無法靜下心做純粹的音樂。
迪克牛仔屬于老牌歌手,他的音樂想法和現在不同。
你們舞台唱歌,我就商演唱歌。
大路朝天,各走一方。
6
迪克牛仔并不是非得接商演。
他完全可以接些綜藝,炒點冷飯,繼續賺個盆滿缽滿。
畢竟現在的搖滾發展黃青不接,有搖滾水準的歌手被埋沒。
沒有搖滾水準的小鮮肉,追求流量唱的鬼哭狼嚎。
像迪克牛仔這樣的搖滾老炮,依舊可以發光。
但是迪克牛仔是誰,他可是搖滾天王。
是有自己理想的老牌音樂人。
他曾經在微網誌上表明自己的态度。
“整個社會唯利是圖笑貧不笑娼,這種日子過得很乏味,如今的娛樂圈,真的不适合我這種人,煩”
短短的一行字說盡了現在的娛樂圈現狀,也說盡了自己的無奈。
是啊,現在的歌手鉚着勁追尋流量。
搖滾已經失去了當初的那種味道。
如果迪克牛仔為了所謂的流量,嘗試融入集體。
放棄特立獨行的搖滾精神,那他還算什麼老炮兒?
結語
迪克牛仔站在舞台上向觀衆揮手告别。
從萬衆矚目到遺憾落幕,他在音樂界沉浮了二十餘年。
見證了由時間改變的音樂喜好。
他之前可以放棄掙大錢,轉身去商演。
現在也是因為身體原因永遠地退圈。
但迪克牛仔真的用實力守住了搖滾老炮心中的淨土。
“搖滾不死,理想不滅”
部分參考資料:
《非常靜距離》|柔情老爹迪克牛仔
《今樂壇》|迪克牛仔20130416期
《橘洲音樂節明星客廳專訪迪克牛仔》
《天天向上》|迪克牛仔重溫經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