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知微
編輯|麒麟鑒史
資訊源:本文陳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資訊,來源贅述在文章結尾
“原生家庭”這個詞,近幾年似乎特别火,
不論是熱播劇還是新聞,總是經常出現在觀衆眼前。
被原生家庭困擾的人,隻能在掙紮和困擾的邊緣不斷糾結。
有人不夠幸運,人生被原生家庭徹底毀掉;
有人則涅槃重生,擺脫原生家庭帶來的陰影。
能否擁有美好的人生,最終還是要依靠自己。
就像以下這5位明星一樣,個個都被原生家庭困擾。
有人不知不覺中被父母賣掉,更有甚者險些命喪其中。
好在最終他們還是實作自我救贖,擺脫困擾重煥新生。
張韶涵
張韶涵的輝煌與落寞,可謂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從天堂到地獄,背後卻是親生母親在推動一切。
旁觀者尚且覺得心寒,更别提當事人該有多心酸?
張韶涵自小就喜歡唱歌,可惜沒能生在正确的家庭中。
5歲被送去洗盤子,11歲被送去酒吧唱歌。
父母對女兒沒有絲毫的疼愛,隻将其作為賺錢工具。
年幼的張韶涵并未察覺到父母的“不對勁”,
傻乎乎地付出所有,隻希望能換來家庭和睦。
可随着錢越賺越多,父母的貪念也越來越無法控制,
以至于最後她躺在病床上,都得不到親人的救贖。
17歲那年,張韶涵拿下“中廣流行之星”的冠軍。
被唱片公司相中,就此開始自己的歌唱生涯。
隻是空有實力沒有資源的她,實在做不到一夜爆紅。
直到2003年,張韶涵靠着演員的身份得以“爆火”。
次年,一首《歐若拉》直接把張韶涵推到事業的巅峰,
長相可愛、實力出衆,張韶涵成為最當紅的女星。
本以為一切都是順風順水,但是命運卻早已經畫下轉折點。
2008年,張韶涵身體不适,暫别舞台遠赴國外休養。
休養期間需要治療費,可張韶涵的财産全是由母親保管。
可女兒病弱需要關心照顧之時,母親卻隻在意錢财。
不管張韶涵是否能苟活下去,她的回應隻有一句“沒錢”。
直到這時,張韶涵才看透父母的真實面目。
自己這麼多年賺的錢,早已被母親暗自轉移出去。
然而在此期間,張韶涵母親還不忘向她索要财産。
更過分的是,張韶涵的母親還主動找到媒體,
爆出張韶涵憔悴的照片,對女兒毫不留情。
親人的逼迫、媒體的逼問,将張韶涵推向低谷。
此後很久,張韶涵似乎“消失”在公衆視野中。
直到2018年,張韶涵帶着《阿刁》重新殺回來,
不卑不亢的歌詞,完全印證浴火重生的心态。
再次回到觀衆視野中,張韶涵早已涅槃重生。
雖然受過傷,但是傷口愈合後已經長出新的翅膀。
現在的她事業不僅有新起色,對人生也産生更多的感悟,
面對媒體的采訪坦然自信:“我喜歡現在的我”。
毛曉彤
提到毛曉彤,大家的腦海中都會浮現出可愛甜美的臉龐。
可誰能想到笑起來眉眼彎彎的女孩,曾被父親無情抛棄。
毛曉彤的出生隻是母親的“獨樂”,并沒成為家庭的歡樂。
在父親李超眼裡,毛曉彤甚至是阻礙他出去玩樂的累贅。
為處理掉累贅,李超将出生沒多久的毛曉彤丢進垃圾桶裡。
母親半夜發現身旁空無一物,直接從睡夢中驚醒。
到處尋找後,最終卻在垃圾桶裡抱回虛弱的毛曉彤。
防止李超再傷害女兒,毛曉彤的母親毅然決然地選擇離婚。
婚姻、名聲對她而言都不重要,隻要能保護好女兒就可以。
即便家庭困難,母親也堅持培養女兒的興趣愛好。
母女倆相依為命,日子有些艱苦卻也不失幸福。
毛曉彤知曉母親的辛苦,更是竭盡全力回饋對方。
2010年,毛曉彤憑借《女神捕》給觀衆留下深刻的印象,
入行5年的她,終于算是徹底打開演藝圈的大門。
那個時候,她還不是很出名,所謂的父親也未曾露過面。
但是就在毛曉彤事業剛剛穩定,闖出自己天地的時候。
這個未曾養育過她的父親突然出現,将事情鬧到媒體面前。
沒有養育之恩,卻靠着生育之恩要挾對方。
女兒隻是個新人演員,他卻張口就是5000萬。
聲稱如果毛曉彤不給,大家就一起“下地獄”。
揚言自己要和前妻享受同等待遇,完全不想兩人之間的差距。
面對父親的折磨,毛曉彤身心俱疲卻無能為力。
從不在媒體面前正面回應,而是一紙訴書将其告上法庭。
事情後續大衆無從知曉,但毛曉彤卻是以低調許多。
演藝生涯受到影響,可毛曉彤從不後悔。
父親的存在還不如沒有,她心裡隻有媽媽。
對于未來的期許,也是要把媽媽保護好。
如今的毛曉彤,憑借自己的演技赢得觀衆的喜愛。
事業發展得順風順水,先後出演很多經典的角色。
提起往事已變得雲淡風輕,早已擺脫原生家庭的陰影。
張若昀
現在已經為人父為人夫的張若昀,
其實也有一個關于原生家庭的秘密。
幸福現狀背後,曾是無數痛苦折磨。
張若昀出生不久,父母就選擇離婚。
父親強勢奪走撫養權,卻對兒子不管不顧。
無人照顧的張若昀,隻能跟在爺爺奶奶身邊長大。
直到兒子成年後,張建才想起張若昀的存在。
報考志願時,張建特地勸導兒子以後成為演員。
張若昀的外形條件并不算好,但父親卻堅持如此。
本以為是父親對兒子的偏愛,誰料是蓄謀已久的算計。
為支援兒子的事業,張建拿出錢财投資,
想要捧紅兒子,也想彌補多年來對張若昀的虧欠。
從未感受過父愛的張若昀,徹底沉浸其中。
他從未想到,這隻是父親給他設下的圈套罷了。
為彌補兒子,張建直接将自己名下的影視公司轉給對方。
随後投資6億拍攝《霍去病》,想要将兒子捧為主演。
可礙于手裡資金不夠,張建就拿着兒子的名義簽下對賭協定,
内容是張若昀要配合對方公司拍攝4部戲,每部戲片酬5000萬。
父親的所有作為,張若昀并不知情。
直到他成名後,對方公司拿着協定找上門,
張若昀才知道,自己早已經被父親“賣了”。
因為這張協定,他背負接近1.4億的債務糾紛,
可張建始終未曾露面,更别提和兒子親口道歉。
氣急之下,張若昀直接與親生父親“對峙公堂”,
想要證明自身清白,更想探究父子關系的脆弱程度。
他用實力告訴大家,自己早已經不是任人擺布的小男孩。
隻可惜這件事,最終還是沒能得到正式結局。
或許還是因為親生血緣的關系,張若昀最後選擇撤訴,
所有的心酸難受,都隻能留給自己默默承受。
消沉一段時間後,他又重新回到觀衆的視野中。
不僅帶着自己的作品,還有美滿的家庭。
雖沒經曆家庭的溫暖,但他卻懂得如何溫暖别人。
父親的“罪孽循環”,幸而在他身上得到終止。
苦難半生的他,也終于找到自己的“救贖”。
蔡少芬
憑借《甄嬛傳》大火的“皇後娘娘”蔡少芬,
操着一口不正宗的國語,赢得衆多觀衆的喜愛。
但觀衆不知道的是,她一路打拼過來究竟有多難。
父母離異後,母親迷上D博。
在蔡少芬還沒有成年的時候,
家裡就已經欠下巨額賭債,
為了躲避債主,沒少到處搬家。
無奈之下,蔡少芬隻能進圈拍戲賺錢。
全年不停歇,賺到片酬全都拿去還債。
可母親卻照賭不誤,并未把女兒的努力放在心上。
面對死不改過的母親,蔡少芬身心俱疲。
種種糾纏之後,最終還是淪落到絕望的地步。
2000年,蔡少芬下定決心在媒體面前宣布:
自己和母親脫離母女關系,以後不再有任何瓜葛。
擺脫母親的折磨後,蔡少芬的事業發展越來越好,
愛情方面也得以美滿,迎來自己的真命天子。
現在的她日子很滿足,孩子、夫妻、好友相伴在身旁,
心中關于家庭缺失的痛,也在家人的陪伴下得以治愈。
徐懷钰
能被稱為“平民天後”,足以證明徐懷钰的人氣與實力。
可如此輝煌的明星,也有無法擺脫的“原生痛苦”。
從出生就是爛牌,命運似乎也并不垂青她,一路走來坎坷不斷。
徐懷钰被母親一人拉扯長大,13歲她就開始打工補貼家用。
為了讓母親過得好一些,徐懷钰隻能拼命工作。
可賺錢并沒有想象中那般簡單,她拼命掙紮也是無用功。
直到加入滾石唱片後,徐懷钰才得到改變命運的機會。
出道即巅峰的她,剛簽約公司就賺下不少錢。
徐懷钰立馬讓母親辭職,安心在家中享受生活。
本以為即将迎來好日子,卻不想意外先一步到來。
2001年,自稱是徐懷钰祖父的老人和媒體聯系。
關于徐懷钰“棄養祖父”的新聞喧嚣塵上,
她頓時成為衆多媒體筆下無情無義的“不孝子”。
看到女兒如此受辱,母親忍不住替其發聲。
所謂的“祖父”,在徐懷钰小時候就虐待她。
逼迫女兒做“應召女”,兒子都去販賣D品。
就連兒媳婦也難逃其魔爪,被公公打到住院。
徐懷钰的父母,都深受其害。
父親自殺去世,母親被縫17針。
自己在父母的庇佑下才得以長大。
隻是事實真相雖然已經水落石出,
但徐懷钰的事業受到嚴重的影響,
被公司放棄後,整個事業都走向下坡。
自小經曆磨難,徐懷钰有顆強大的内心。
挺過最難捱的日子,與老東家重歸于好。
重新簽約滾石唱片,靠着《浪姐》成功翻紅。
相信在未來,必定還有大好的時光等着她。
結語
我們沒有辦法選擇原生家庭,唯一能選擇的就是自己的人生。
經曆艱難的時光,這些明星仍然可以涅槃重生活出理想狀态。
坎坷過後必是幸福,或許這樣的人生才讓人感覺出“價值”。
部分參考資料:
《王牌對王牌》|第七季第六期
《法眼大律師》|我找明星女兒要5000萬
《非常靜距離》|毛曉彤:小身體大能量
《非常靜距離》|張若昀:我的青春歲月
《新聞記者新品釋出會》|2000年蔡少芬脫離關系
《中國新聞網》|徐懷钰玉女“辛”經:祖父賣女應召 曾患憂郁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