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用營運思維做産品

做營運型産品要怎麼做?本文以營運思維的角度,談談如何用營運的思維去做産品,一起來看看吧。
用營運思維做産品

做營運型産品要以業務思維為導向,不要為了實作功能而去做産品,做産品設計之前除了要了解基本需求以外更重要的是要熟悉業務,以營運為例,營運核心工作内容是什麼?營運工具都有哪些?如何做營運分析?這些都是産品經理必須了解的知識點。

個人認為産品和營運都是一個團隊,為了是一個共同目标:如何做好産品、服務好使用者,是以,無論是産品和營運人員大家都是全才,你邏輯性強、大局觀好你就做産品,他親和力強、鬼點子多,就去做營運。

營運型産品設計首先要設立産品的營運目标,基于産品營運目标,分析設計産品及營運需求:

一、原始需求分析包括:需求方、項目名稱、時間要求、原始需求描述、目标使用者、目的性、情節是什麼,分析項目的背景。

用營運思維做産品

分析工具:word、思維導圖、表格

二、幹系人分析,幹系人可能是任務的下單方、目标使用者、合作方、感興趣的人等等。

幹系人不是為了準确的找出目标使用者,而是明确哪些重要的人可能會對營運的方案提出什麼樣的要求,進而獲得對營運方案的預期,那麼這些幹系人他們有什麼訴求呢,他們期望達是什麼?他們的重要度是多少?他們的角色是什麼?有哪些利益?

幹系人分析通過市場調研、使用者訪談、資料分析等方法獲得,也可以從需求方、業務方、項目經理、及團隊成員處獲得相關資訊。

分析工具:調研問卷、word、思維導圖、資料統計平台

三、使用者畫像分析:營運人員必須清楚的知道我們使用者是誰,而做目标使用者分析的目的就是明确定位使用者特征,以便提高營運目标的成功機率。

使用者畫像包括:基礎屬性、經濟屬性、社會屬性、社群屬性、軟體屬性、硬體屬性、社交屬性

分析工具:調研問卷、表格、使用者資料平台、資料埋點

四、情景羅列:最好能把任務的情景羅列,盡可能的想象羅列:【人物】【時間】【地點】【起因】,(【道具】【使用條件】)【經過】。

情景工具:word、思維導圖

通過以上分析,我們可以基本确定營運目的的邊界,在邊界内思考營運方案,會讓方案更聚焦。

五、業務流程設計:業務流程要從架構到細節,一直到拆解成可落地執行層面。

用營運思維做産品

上圖是基于電子憑證産品營運的業務流程架構計,所謂的營運業務流程架構就是什麼時間、什麼地點、誰、幹什麼事兒,達到那麼目的,通過業務流程架構設計,可以讓我們站在全局觀的高度上更全面的思考問題,營運流程架構設計過程中要考慮正向業務流程和逆向的業務流程,要做好充分的預案工作。

切記:一定要充分了解所有的業務邏輯及業務規則,不要給自己埋坑

業務流程工具: visio、思維導圖

六、營運管道分析:管道是營運工作的觸點,是以在整個營運過程中,有兩個必不可少的元素,一是管道、二是産品,産品經理一定要設計各管道節點的出口和入口,以便于更好的營運産品。

外部管道:比如外部平台搜尋引擎(SEO、SEM)、應用商店、網站合作、社群、論壇、知乎、微薄、微信等等,這些都是線上的外部管道。

内部管道:banner頁面、專題頁面、消息通知、内部郵箱、手機消息、短信等等

線下管道:POP、易拉寶、廣告牌、媒體等等

注:不是管道越多越好,而是要考慮管道的有效性,要關注轉化率及營運成本

營運管道工具:SEO、EDM、 ASO、 SEM、 短信平台、資料系統

七、産品營運:産品是營運工作的核心,除了核心功能産品以外,還有輔助功能産品。

輔助功能産品:代金券、活動管理、廣告平台、流量統計、短信通道、消息推送、EDM推送會員子產品、養成體系、積分體系、遊戲化體系等等

産品營運工具需要産品經理從日常營運工作中去總結和提煉,而不是拍腦袋做設計,産品經理要注意的是任何一個營運工具都要考慮複用性及可擴充性,盡量避免做一次性産品。

八:風險控制:在營運過程中可能存在各種風險,在産品層面要考慮到這些風險的預測及預案,如預警機制(流量預警、壓力預警、錯誤預警、失敗預警)、災備方案、異常人工處理流程等等)

九、項目階段性複盤:回顧活動目标、呈現活動結果、分析差異、在總結完經驗後,也要将可以改變的行動列下來,并明确可以實作的時間和執行對象,這是複盤最重要的成果輸出。

工具:流量統計,業務行為統計,使用者行為統計

十、産品(營運)疊代:網際網路是一個快魚吃慢魚的發展模式,任何産品和營運方案都不可能做到百分之百的完美,個人比較推崇MVP産品流程,先推出來,然後讓營運去收集使用者的回報,看看使用者怎麼看這個産品。

本文由 @闖爺 原創釋出于人人都是産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定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産品經理平台僅提供資訊存儲空間服務。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