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惠山工匠”:“工匠年金”已到賬

2024年元旦前後,“惠山工匠”、上能電氣股份有限公司進階工程師李建飛收到了一條“‘工匠年金’到賬”的短信通知,這份新年“禮物”讓其開心不已。同一天,與他一樣的其他41位“惠山工匠”也收到了這樣一份“工匠年金”,總計22萬元。

@“惠山工匠”:“工匠年金”已到賬

2023年,無錫市惠山區将對“惠山工匠”的支援獎勵融入社會保障體系,在國内首創“惠山工匠”激勵年金計劃,打造技能人才培育的“惠山方案”。而這一創新做法的出台,是源自惠山區對一線技能人才的“渴求”。

“惠山區制造業企業有1.1萬多家,制造業人口占總就業人口的57%。”惠山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相關負責人說,作為無錫的智能制造大區,惠山區的技能人才短缺難題急需破解。在産業轉型更新和“智改數轉網聯綠提”的程序中,一線技能人才短缺成為制約企業發展的“瓶頸”。

@“惠山工匠”:“工匠年金”已到賬

2022年,惠山區發出《成立“惠山工匠基金”的倡議》,吸引52家民營企業積極參與,共籌資金1.07億元。“每年評定‘惠山工匠’,符合條件的納入企業年金計劃,隻要留在惠山工作,惠山區以工匠基金每年的投資收益部分,為其繳納企業年金。”惠山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稱,基金收益部分還用于技能人才的“引、育、用、留。”

“企業年金”,是企業自主建立的補充養老保險制度,有“第二養老金”之稱。陸向偉在江蘇蘇嘉集團新材料有限公司一線工作20多年,去年獲評“惠山工匠”,今年,他成為這家民營企業第一個得到“激勵年金”的職工。“激勵年金讓我紮根惠山企業的決心倍增,同時将投身新型學徒制,當好‘老師傅’,帶好三位徒弟,培育更多工匠。”陸向偉說。

@“惠山工匠”:“工匠年金”已到賬

“惠山工匠”、上汽大通汽車有限公司無錫分公司進階鉗工嚴國梁算了筆賬,持續性的激勵年金,可讓他在未來退休後的20年裡,除社保養老金之外每個月可多領1000元左右。

與此同時,這一做法,也激勵了技能人才的“傳幫帶”。無錫汽車工程高等職業技術學校教師臧聯防也是獲評全市首屆“無錫大工匠”的“惠山工匠”,他加入惠山全區範圍内跨企業的新型師徒制教育訓練計劃,“收獲”2名來自凱龍高科公司的徒弟。據統計,2022年以來,通過尋訪、評選,共計69名“惠山工匠”成為智惠藍領、智惠優師、智惠良醫等領域的翹楚,其中3人獲評首批“無錫工匠”。

@“惠山工匠”:“工匠年金”已到賬

推動“惠山工匠”高品質發展體系建設,今年有5名“工匠導師”組建5支跨企業的新型學徒制師徒團隊,同時建立“惠山工匠學院”,以開放、共享、線上為理念,開設工匠雲課堂進行“雲授徒”。

“在‘年金’的支援下,推動工匠人才與惠山企業的黏性進一步增強,助力惠山的轉型發展。”惠山區相關負責人稱,通過健全“惠山工匠”培育、評選、獎勵、使用、帶動等全生命周期系列政策體系,加快推進形成在全國具有帶動示範效應的技能人才培育“惠山方案”。

通訊員 惠宣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張建波

校對 王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