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近40厘米!醫生:好久沒見過這麼長的血栓了!留意血管堵了的4個信号!

作者:北京科協

據都市快報2023年12月報道,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邵逸夫醫院接診了一位72歲的患者,并從她的右腿裡取出了将近40厘米的血栓。

近40厘米!醫生:好久沒見過這麼長的血栓了!留意血管堵了的4個信号!

醫生朋友圈截圖。都市快報圖

老人右腿突發疼痛3天,疼痛明顯,而且症狀出現得毫無征兆,從一切正常到無法行走,中間沒有任何過渡。

醫生檢查後發現,老人的右下肢皮膚溫度冰涼,右足背動脈沒有扪及搏動。腳趾蒼白沒有血色,腳尖還有少許發紫,是肢體快要壞死的表現。醫生考慮患者年紀大,一條腿突發疼痛無法走路,還有房顫,可能是血栓栓塞,而經檢查确實如此。

“現在大家對健康比較重視,許久沒有取過這麼長的血栓了。”接診醫生浙大邵逸夫醫院血管外科中心副主任、浙大四院血管外科主任朱越鋒稱,一般來說,老人這種情況早期就是從心髒裡掉下來的小血塊,大概1-3厘米,掉到下肢動脈導緻血管堵塞以後,這3天内,又在堵塞已久的動脈血管裡形成新的血栓,是以取出的血栓有30-40厘米這麼長。①

身體4個部位最易出現血栓

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血管中心副主任醫師馬文韬2021年在“阜外說心髒”公衆号刊文介紹,從理論上講,血栓可以發生在動脈和靜脈系統内的任何地方。

臨床上有3大血栓性疾病:

心髒:心肌梗死

大腦:缺血性腦卒中(腦梗死)

腿、肺:靜脈血栓栓塞症

這三種疾病發病率高,且危害大。當然,其他地方也可以長血栓。比如,腸子上的動脈、腎動脈等等,但相對發病率較低。

心肌梗死、腦梗死大家都比較熟悉了,是發生在動脈系統的血栓。靜脈血栓栓塞症包括下肢深靜脈血栓和肺栓塞,是發生在靜脈系統的血栓。②

近40厘米!醫生:好久沒見過這麼長的血栓了!留意血管堵了的4個信号!

龔婧 攝

留意血管堵了的4大信号

1.心髒血管堵塞:胸痛背痛等

吉林大學中日聯誼醫院疼痛科主任醫師羅民2022年在人民日報健康号“心腦血管羅民醫生”刊文介紹,心髒血管堵塞指的就是冠心病。典型的症狀就是胸痛,穩定型心絞痛是最常見的,在臨床上又被稱為勞力性心絞痛。患者會因為活動量(運動、勞累)的增加,使心髒加速活動,增加心肌消耗,但由于存在血管堵塞,血液的供應量已經無法滿足增加的消耗,這種供需不平穩的情況就是穩定型心絞痛。

這類患者的胸痛症狀會因為停止活動、充分休息而緩解,持續時間不會太久(如果超過20分鐘,需要懷疑心梗,請立刻撥打120急救電話)。

但并不是說患者隻有胸痛症狀,患者的不适症狀存在放射性,前胸後背、左肩左臂、下颌牙齒疼痛都是可能出現的并發症狀,需要進一步診斷。③

2.腦血管堵塞:頭暈頭痛等

羅民醫生2022年在人民日報健康号“心腦血管羅民醫生”刊文介紹,腦梗患者早期會有相應的表現出現,比如說頭暈頭痛、嗜睡乏力、頻繁黑懵、腳踩棉花、一過性失語、記憶力下降、視物模糊不清等。③

3.下肢血管堵塞:單側腿腫等

朱越鋒醫生在接受都市快報采訪時提醒,出現突發的單側肢體疼痛或腫脹(疼痛多見于動脈血栓栓塞,腫脹多見于靜脈血栓形成),盡早去醫院檢查;

如果發現間歇性跛行的情況,比如走200米小腿疼痛酸脹,休息一會能走,走一會又必須停下來休息,如此循環往複,往往提示下肢動脈狹窄,腿部血供不足,即使不痛,也建議檢查明确病因。③

4.肺部血管堵塞:胸悶腿腫等

肺栓塞是一種靜脈性疾病,發生在組織中的血液回到心髒的路上。北京安貞醫院急診危重症中心主任米玉紅2021年在《人民名醫》直播節目中介紹,肺栓塞的症狀一般不典型。比如胸悶、呼吸困難、一過性暈厥,這些症狀在心梗、冠心病、胸膜炎、癫痫等疾病中也會出現。

如果運動後呼吸困難,但坐位或卧位時可以緩解;行走時突然喪失意識昏倒,但可以自行蘇醒;喘息時胸痛,但屏住氣時緩解;雙下肢不對稱性水腫,兩側腿圍相差2厘米以上;以及超聲心動圖明确提示不明原因的肺動脈高壓,都需要引起警惕,盡快前往醫院就診,評估肺栓塞風險,或篩查症狀相似的其他疾病。④

預防血管堵塞堅持做好5件事

1.運動一定要堅持,可以延緩動脈硬化進展

解放軍總醫院第六醫學中心心血管醫學部副主任醫師汪奇2023年發文提醒,适當運動對血管保養至關重要,運動可以增加心血管儲備能力,緩解交感神經過度興奮,延緩動脈硬化進展。可以根據個人喜好、年齡與心血管能力,選擇跑步、遊泳、騎車、揮拍類運動等。每周至少運動3~4次,每次30分鐘以上為宜。⑤

2.果蔬、全谷物一定要多吃,有益血管健康

2021年11月,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學者應用全球疾病負擔資料進行的一項分析表明,不健康飲食導緻全球36.9%的心血管死亡。其中,影響最大的是“五少一多”飲食:

吃全谷物少(歸因分值19.2%)

高鹽(17.1%)

吃水果少(13.5%)

吃堅果和種子少(13%)

吃蔬菜少(9.7%)

吃海鮮ω-3 脂肪酸少(9.6%)⑥

建議餐餐有蔬菜,保證每天攝入不少于300克的新鮮蔬菜,深色蔬菜應占1/2;每天攝入200克~350克的新鮮水果,果汁不能代替鮮果。此外,在飲食中多選擇一些全谷物,包括小米、玉米、燕麥、荞麥、全麥等。

3.一定要定期體檢,控制好“三高”

定期體檢了解自己的各項名額。比如,20-40歲的成年人,至少要每5年測量1次血脂。40歲以上男性和絕經期後女性則要每年檢測一次血脂。

高血壓、糖尿病或者血糖異常的人群,以及肥胖的人群,都是動脈粥樣硬化的高危人群。要積極合理地控制血壓、血糖、血脂。⑦

4.晨起睡前時刻可以喝幾口水

晨起可以喝杯溫開水,約200~300毫升,有助維持血流通暢,防止血栓形成。

此外,江蘇連雲港市中醫院神經内科主治醫師肖輝2016年在健康時報刊文指出,人體熟睡時會出汗,造成血液中的水分減少,血液的黏稠度變高。老人晚上喝200毫升水,可以使早晨血黏度下降。⑧

5.肥胖的人要減肥,肚子不能太大

以腹型肥胖為代表的代謝綜合征,容易加重心血管負擔,引起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等一系列問題,導緻較早地發生動脈硬化。減重是規避這一危險因素的有效手段。⑤

建議男性腰圍至少應<90厘米,女性腰圍應<85厘米。

本文綜合自:

①2023-12-17 都市快報《将近40厘米!“好久沒有取出過這麼長的血栓了”》

②2021-02-08 阜外說心髒《血栓容易長在哪裡?》

③2022-07-20 人民日報健康号“心腦血管羅民醫生”《血管堵塞需要區分部位,表現各不相同,需盡快治療,否則可以緻命》

④2021-07-30 健康時報《警惕緻命肺栓塞》

⑤2023-05-28大衆健康雜志《做好這些事,血管老得慢》

⑥Dong C, Bu X, Liu J, et al. Cardiovascular disease burden attributable to dietary risk factors from 1990 to 2019: A systematic analysis of the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 Nutr Metab Cardiovasc Dis. 2021 Nov 29:S0939-4753(21)00552-4.

⑦中國血脂管理指南修訂聯合專家委員會.中國血脂管理指南(2023年)[J].中國循環雜志,2023,38(3):237-271.

⑧2016-07-08健康時報心腦血管版《睡前喝杯救命水》

來源:健康時報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