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慢性咽炎,就是無形之痰上逆在嗓子眼,一方 降氣化痰 把痰徹底化了

總是感覺有一口濃痰堵在嗓子眼,想吐又吐不出來,這種感覺,就跟梅核卡在嗓子眼似的,可是,你再怎麼檢查,也找不到什麼病變,是以,古代的人,就把它叫做梅核氣。

慢性咽炎,就是無形之痰上逆在嗓子眼,一方 降氣化痰 把痰徹底化了

那枚“梅子”,就是喉嚨裡那口看不見的痰。

《黃帝内經》講,咽喉是肺的門戶,是以咽喉有痰,源頭和肺關系密切,肺氣有宣發速降的作用,肺氣上逆,就會裹挾着痰濕往上湧。我們的喉嚨會出現咳嗽有痰的情況。

有一張清代名方,就特别适合這種梅核氣的問題。

正是吳鞠通的的上焦宣痹湯。由枇杷葉、射幹、郁金、淡豆豉、通草組成、

慢性咽炎,就是無形之痰上逆在嗓子眼,一方 降氣化痰 把痰徹底化了

因為肺氣上逆,就會裹挾着痰濕往上湧,是以我們首先要做的是降氣化痰。

枇杷葉、射幹、其味苦,中醫講,苦能降。他最拿手的,便是将上逆的肺氣往下,将那堵在嗓子眼的無形之痰,一并帶下去。

肝氣不通暢,也會影響肺的宣發速降。是以患有慢性咽炎的人會比較容易出現焦慮的情況,

這裡還用上了一味郁金。可疏肝理氣,調暢肺經中郁滞的氣機。

慢性咽炎,就是無形之痰上逆在嗓子眼,一方 降氣化痰 把痰徹底化了

淡豆豉,善走,和枇杷葉、射幹一起使用,一上一下,能夠疏通體内的郁結之氣,幫助郁金發揮作用。

而最後一味,他用到了一種叫做“通草”的藥材。擅長疏通三焦,尤其是通利水道,将枇杷葉、射幹等向下通下的痰濕以小便的方式排出體外,使痰濕有了宣洩的管道。

慢性咽炎,就是無形之痰上逆在嗓子眼,一方 降氣化痰 把痰徹底化了

簡單來說,上焦宣痹湯是從肝和肺來治療慢性咽炎,但是它所用的藥物大部分都是走肺的,是以如果長期肝氣郁結的人,可以在适當的時候加入柴胡、薄荷等具有疏肝解郁作用中藥,來對症加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