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有個問題:
一個女人如果沒有錢,會活成什麼樣子?
留言區有人講了一個故事,讀完頓感唏噓。
他說自己在大學時候有個同學,那時候,老師讓大一新生登記手機号,隻有她沒有。
因為家裡窮買不起手機、更交不起話費。
她成了整個專業唯一一個沒有手機的人。
她是從小地方考上來的,學習還算努力,一邊兼職補貼家用,一邊在圖書館日夜奮戰,成績也還不錯。
大家都覺得,照她這個樣子下去,至少畢業後能找個稱心的工作。
誰知道,大一下學期她卻談起了戀愛。
在網上找了個不知道哪裡的餐廳配菜員。
原因也很簡單,對方給她買了個手機,别人都是十元、十元的交話費,這個男的50元、50元地給她交。
她覺得能這樣對自己的人,一定是真心了吧。
于是毫無保留地跳入了愛情。
後來,男人跑來學校找她,那天她一夜未歸。
第二天回來時,手裡拎着兩個袋子:
一個袋子裡裝着運動鞋,她很珍惜,說這是自己第一次穿這麼好的鞋子;
另一個袋子裡裝的是桶裝泡面和幾瓶飲料,還有半份沒吃完的全家桶。
她一邊撕開泡面的蓋子,一邊滿臉帶笑地說:桶裝的泡面果然比袋裝的香。
那天她說了很多話,大家才知道她過去的生活有多麼拮據、多貧寒,甚至這麼大了連飲料都沒喝過。
也是因為過往貧窮的成長環境,讓她誤以為能給她充50塊話費、能給她買一個全家桶都不猶豫的男人,就是真心對她好。
就這樣,她們一直好到了大學畢業。
聽說,她原本想在畢業後繼續深造的,但大三的時候,肚子卻大了起來。
而那個給她充話費、帶她吃好喝好的男人,除了一大堆外債之外,一無所有。
她進退兩難。
但固有的認知,又無法讓她做出任何對自己有利的決定。
沒辦法,她隻得跟那個男人将就度日。
看完很難過吧。
一個女孩,最好的青春,最應該拿來精進自己的時光,就這樣被耗費掉了。
貧窮到底會帶給一個女人造成什麼影響?
一個高贊回答說:
會讓她認知狹隘,不懂愛,會為低成本的付出感動。
是啊。
一個從小沒有被愛意包裹過的女孩,又怎麼會分辨何為愛、何為逢場作戲呢?
一個沒有在充足物質基礎中長大的女孩,又怎會不被一顆糖果、一個擁抱就俘獲?
怪不得人們都說:
人生對于這類女孩來說,最悲慘的。
就是讓她們在不該擁有情愛的年齡邂逅情愛,在最該奮進的時候走入歧途。
卻不知道,所有命運饋贈的禮物,都已在暗中标好了價格。
這也是為什麼,有太多過來人奉勸年輕的女孩:
當你沒有錢,家裡經濟條件又不太好的時候,你的第一選項一定不要是去找男人。
為什麼呢?
因為無論是為了愛情還是為了金錢去沾染男人,你都是沒有任何退路的。
窮的時候,你的能量場很弱,用吸引力法則來說,你很難遇到比你優秀太多的人。
要知道,沒有男人會因為你窮而愛你,也自然不會因為你弱而珍惜你。
加上你窮的時候大機率是沒什麼眼界的,你很難去判斷遇到的人是好是壞。
綜上,你大可以自己想想,在這個時候,你會遇到什麼樣的人?
一無所有的你,隻能用自己所剩不多的青春和肉體,去換取這個男人所謂的善待和承諾。
倘若你遇到了好人,或許你們會一起成長,終有一天實力相當;
但倘若你遇到的本就是隻想玩玩的人,那這件事所造成的結果,恐怕是你日後醒悟後,無法承擔的。
那此時的我們,該做什麼呢?
答案很簡單:
你最應該做的第一件事,永遠是讀書。
知乎上有個故事,關于一個女孩的成長。
她說自己是在很偏遠的地方長大的,那裡的人普遍重男輕女,女孩到了16歲,基本上就要外出打工了。
掙幾年錢後,再回來結婚生子。
祖輩如此。
可她家不一樣。
雖然母親隻上過幾年的掃盲班,但不知受了什麼思想的影響,一直覺得女孩要多讀書、要走出去。
她的幾個姐姐,即便學習不好,母親也堅持讓她們讀完了高中,年紀大點再出去打工。
而她呢,因為勤奮好學,母親一直供養她,直到研究所學生畢業。
有年她回家辦手續,看着以前同班裡的女孩。
有的早早嫁人生子,蝸居在家裡,繼續重複着祖輩面朝黃土背朝天的日子;
有人草草與人結了婚,對象沒什麼本事,打老婆倒是很積極,結果整日委屈窩囊。
而她自己,雖不至于在大城市衣食無憂,但至少能買喜歡的衣服、能吃喜歡的東西,花錢也不用看人臉色。
不用用伺候來換取安全感,而是可以找個有共同話題的人在一起。
更關鍵的是,她還可以将母親接到自己工作的地方,就這樣,改變了一家三代人的命運。
她在自己的故事下寫道:
“條件差、讀書苦,也不過就那麼十年。
但熬不過這十年,苦的可就是一輩子。”
是啊,張桂梅校長為什麼要創辦女校,過來人為什麼勸窮女孩一定要多讀書?
因為她們都曾經曆過,是以她們知道:
那是你年少時唯一能抓住的一條路,是你不必看人眼色、靠自己就能改變命運的方法。
在這時候,你努力地超前奔,就真的能夠不再重複母輩的人生,就真的能夠擁有更多的選擇。
楊绛曾說過一句話:
讀書不是為了拿文憑或者發财,而是成為一個有溫度、懂情趣、會思考的人。
你讀過的書,遇過的人,扛過的事,構成了你的人生格局。
讀書不一定能改變你的命運,但一定能開拓你的眼界,給你更多的選擇機會。
是以,當一個女人窮的時候,千萬不要試圖靠婚姻改變命運。
你要做的,不是讓拼盡全力去依靠一個人。
而是拼盡全力,将自己從這樣的泥淖中拎出來。
這,永遠不是一句雞湯。
當然,讀書并不意味着死讀書。
而是在有了知識的前提下,頭腦更加靈活,也更加懂得變通。
如果說在大學畢業之前你要努力讀書的話,那麼,在大學畢業之後你要做的,就是:
想辦法多賺錢。
看過有部落客分享自己的經曆,她是那種從小家境還算不錯的人。
父母一直教育她要好好讀書、好好考個大學、找個好工作。
但從來沒教育過她要好好掙錢。
是以在她大學畢業後,是有一點“賺錢羞恥症”的。
甚至會覺得結婚時要彩禮都是一件丢人、可恥的事情。
生完孩子後,她幹脆和大部分女性一樣,在家做起了全職媽媽。
“因為我想給孩子最好的陪伴和照顧,是以任何事情都想親曆親為。”
帶孩子那3年,她自己沒有收入,一直是老公養家,家庭的财務開支她也從來沒管過,沒錢了就問老公要。
直到後來,孩子上了幼稚園,她重新進入職場開始賺錢養家的時候,才意識到:
沒錢真可怕啊。
因為三年空白期的緣故,她在職業上很難有什麼突破,于是想花錢提升自己。
可老公覺得她是在浪費錢,是要被割韭菜的。
那段時間,她們不斷因為錢的事情吵架。
“最終,他還是沒借給我一分錢,記住,是沒借給我。”
這件事就像是冰冷的巴掌一樣,一下子将她拍醒了。
這才了解了年少時自己的幼稚。
而立之年,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的她,醒悟過來:
原來這個世界上能夠讓自己有底氣的,從來都是你銀行卡上的存款餘額。
不管你曾經是學霸還是佼佼者,沒有掙錢能力,就是對你最大的打擊和侮辱。
現在的她,早已放下“賺錢羞恥”,開始努力打拼了。
也再不想着“我可以休息一下”,因為她知道自己根本不能停。
最後,她也奉勸那些和她一樣的女孩:
結婚前一定要做好充分的準備,大膽談錢,切忌戀愛腦。
同時,一定要有自己的存款,還要讓自己擁有不斷賺錢的能力。
因為,隻有你有一定的積蓄,才能夠有機會站到更大的平台,才能夠去提升自己的眼界和事業。
見識得多了,你才能真正學會識人,也會更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麼。
進而也就擁有了真正的身心自由。
回看她們的故事,我想起曾經看過的一句話:
越是貧窮的女人,越要認清現實。
最好别去看灰姑娘跻身豪門的故事,也别幻想着某一天霸總會踩着七彩祥雲來救你。
而要清楚腳踏實地,明白靠自己才能改變命運的重要性。
總結來說,無非以下兩點。
一、年輕時多讀書。
因為讀書能夠建構你的知識體系。
而知識,真的是能夠改變命運的。
哪怕在今天。
當你有了完善的知識體系,有了被知識武裝的大腦。
知道遇到問題,不是一味地胡思亂想和發洩情緒,而是運用自己的知識尋找解決辦法時,你就已經跳出了原生家庭的桎梏。
讀書,是讓别人“看得見你”并“看得起你”,最快的方式。
二、長大後多賺錢。
金錢雖然俗氣,但能夠讓你不至于為了一些小事委屈自己,能讓你實作真正的自由。
女人賺錢,不一定是為了養家糊口。
但如果你有一套屬于自己的房子,你就永遠不用擔心房東要漲價,不用害怕男朋友吵架分手讓你“滾”。
愛情易逝,婚姻易碎。
是以才更要日夜兼程,追求物質和精神的獨立。
讀書、賺錢,真的是一個女人一輩子的修行。
文章寫到這裡,十點君也想問問你,是靠什麼走出自己原有的人生低谷的?
如果你的人生能夠重來,你最希望在年輕時做些什麼事?
希望你的經曆,能給更多處于困苦中的女孩以鼓勵,也希望每個女孩都能拼盡全力,擁有屬于自己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