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誰能想到今年“本地化”最成功的是塊餅幹

誰能想到今年“本地化”最成功的是塊餅幹

2021年的時候,《沖呀!餅幹人:王國》是全球市場上最稱得上“現象級”的手遊之一,時常被拿來和《賽馬娘》相提并論。

這一方面當然是因為遊戲商業成績極佳——全年下載下傳量在南韓位居第一,在歐美市場也獲得相當高的收入,連帶着開發公司Devsisters的股價在一年裡翻了七倍。

另一方面則是遊戲中的“餅幹人”沖破了遊戲,線上上線下都成為一個熱門的文化符号——在網絡上很容易見到“萬物皆可餅”的同人創作,諸多明星、網紅和普通人們都熱衷于把自己的形象“餅化”。

在這樣的背景下,盡管當時遊戲尚未有國服,但《沖呀!餅幹人:王國》仍舊吸引到了相當數量的國内玩家——外服初始賬号在電商平台上成了同類商品中的熱門,手遊資源整合平台Qoo一度成為國内玩家的“餅幹人下載下傳器”,也有高品質的攻略及二創誕生。

誰能想到今年“本地化”最成功的是塊餅幹

B站使用者@-生煎餅幹-自制的《間諜過家家》關聯二創

在近三年後,《沖呀!餅幹人:王國》終于來到了國内。對于忠實粉絲而言,這無疑是個漫長的等待,但好在一切看起來都值得——作為今年最後上線的引進遊戲,《沖呀!餅幹人:王國》很可能是“本地化”最出彩的那個。

1

前段時間,随着國服公測的臨近,餅幹人們在社交網絡上的出鏡頻率也高了起來。

按預期來說,那些本就對餅幹人有一定印象和情懷的老玩家,理應是國服最容易吸引到的關注者;但其實從社交網絡就很容易發現,《沖呀!餅幹人:王國》吸引了更多此前并不了解該遊戲的新人——靠的就是國服預熱階段整出的幾個“大活”。

一是餅幹人“闖”進近期舉辦的“甄嬛傳特展”大肆鬧騰了一番,帶出了國服将與《甄嬛傳》關聯的消息,讓大家暢想餅幹人們穿上娘娘衣服的樣子。

誰能想到今年“本地化”最成功的是塊餅幹

又是公布了還将和國民餅幹旺旺關聯推出的幾位角色,展示大家再熟悉不過的幾款零食化身為餅幹人的樣子。

誰能想到今年“本地化”最成功的是塊餅幹

你或許認得出——小小酥、雪餅、仙貝的新形象

姜餅人是西方聖誕節上常見的特色點心,在當地人心目中自帶“節慶”氛圍,天生讨喜,這也是《沖呀!餅幹人:王國》作為亞洲産的遊戲,在歐美地區成績不錯的原因之一。

但對于中國玩家而言,即便知道這個背景,由于風俗差異,也很難從餅幹人身上直接感受到什麼喜慶氛圍,而這正是兩個關聯的讨巧之處——不論是許多家庭過年必備的“旺旺大禮包”,還是正逐漸成為新習俗的“春節放假重溫甄嬛傳”,甚至隻是最基礎的大紅配色,都在一定程度上将“年味兒”這種中式喜慶成功嫁接到餅幹人的身上。

誰能想到今年“本地化”最成功的是塊餅幹

就在國服開服的當口,遊戲裡也加入了首位原創國風餅幹“金桂”——盡管我還沒在現實中嘗過桂花味兒餅幹,但她确實僅憑形象就能讓人感受到這是一名飽含“中式典雅”的角色。

誰能想到今年“本地化”最成功的是塊餅幹

這些恰如其分的本地化定制内容,使得遊戲在定檔期就積攢了不少人氣,并在開服當天迅速沖上了iOS下載下傳榜第一,也登上了暢銷榜第八。

誰能想到今年“本地化”最成功的是塊餅幹

2

其實直到遊戲正式和大家見面,大部分人都不曾預期遊戲能達到這樣的聲量——此前該作的國内玩家多是松散的小群體,大家普遍遭遇過四處安利但收效甚微的經曆。

《沖呀!餅幹人:王國》本身的産品力毋需置疑,你很容易通過幾個畫面就引來别人詢問“這是什麼遊戲呀”。

明快甜美的畫風、生動鮮明的角色、簡潔治愈的對話——這一切對于國小生或許有些幼稚,但對成年人就剛好。

誰能想到今年“本地化”最成功的是塊餅幹

你的心智會回到7歲,像你7歲時那樣容易開心

遊戲的劇情雖然乍看起來簡單質樸,但通過“在不同餅幹王國冒險”的主軸串聯起了各種風格的故事,從“西部淘金”到“魔法學園”,形形色色的登場角色們個性鮮明,總有能逗你一笑或是帶來些許感動的時刻。

同樣的,休閑的卡牌玩法和放置經營也很容易吸引新人——畢竟誰不向往建一個自家的餅幹人王國呢。

遊戲中目前包含近四百種生産建築和裝飾品,其中不少可以和特定的餅幹人形成互動彩蛋;餅幹人彼此之間也會有一些互動對話,從側面來表現這些居民之間的關系。

誰能想到今年“本地化”最成功的是塊餅幹

每個餅幹人工作或是被提起來時的神态表情也都各不相同

不難想象,每當獲得新家具和新角色,光是提溜着不同餅幹人試試有沒有什麼新互動,或者發呆看着他們造家具、做點心,就足夠消磨不少時光。

熱衷于造景的玩家當然有着更高的追求——既要在有限的空間内塞進盡可能多的裝飾品,以此來獲得更高的景觀分數,同時也要把不同風格的建築有機融合到自家的王國裡。

誰能想到今年“本地化”最成功的是塊餅幹

小紅書使用者@碗七77作品(圖源國際服)

“錯落有緻、層次分明”隻是這類玩家的基礎挑戰,高手則進化到了“國土繪畫”的境界。

誰能想到今年“本地化”最成功的是塊餅幹

别人家的餅幹人 (圖源國際服)

但遊戲好玩歸好玩,在尚未有國服的情況下,向周圍人推薦起來得從“去哪兒下遊戲”聊起,難免勸退,缺乏集中的讨論環境也大大削弱了遊戲的社交性——這使得此前國内的餅幹人玩家們普遍接受了自己身處“冷門”小圈子的現實。

再到如今國服上線,許多老玩家還擔心積攢了三年的遊戲内容,對于新人而言略成門檻。但好在國服在系統上做出了不少優化,提供了更友善的資源收集和建築管理工具,老玩家們受過的苦新人終于不用再挨一遍。

在遊戲開服後,針對投入的玩家們反映“金币和體力不足、卡生産進度”的情況,國服也迅速借着元旦假期跟進了一系列福利活動,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玩家的體驗。

誰能想到今年“本地化”最成功的是塊餅幹

再加上此前提到的各種針對本土文化的關聯——要說體驗這種受重視的感覺,确實還得是自家伺服器。

3

事實上,市面上“畫風好看的放置類遊戲”從來都不缺,餅幹人的成功很大程度上也仰賴于繁榮的玩家二創社群。

顯而易見的是,餅幹人的形象相當富有二創潛力,遊戲内各類IP角色來客串關聯時都毫無違和;

誰能想到今年“本地化”最成功的是塊餅幹

海外服曾和迪士尼關聯

這些官方關聯也很好地成為了樣闆,激發了玩家們進行自己的同人創作。許多玩家自制的關聯“烤餅”動畫,品質之高幾乎難辨真假,在國服的《甄嬛傳》關聯公布後,也很快有人畫了自己心目中的“餅”。

誰能想到今年“本地化”最成功的是塊餅幹

B站使用者@奇小遇的戀歌自制的關聯登場動畫

像這樣開放的創作環境也是如今國服的“本土化餅幹”能迅速落地的原因之一,尚未公開具體角色形象的《甄嬛傳》關聯餅幹也邀請了玩家們來共同創作“娘娘餅幹”的設計。

誰能想到今年“本地化”最成功的是塊餅幹

微網誌上的玩家設計

而另一類熱門的餅幹人同人創作,則是“逆向拟人”——也就是把原本薄薄扁扁的餅幹人,還原成正常人類體型的形象。

此前餅幹人玩家的一大愛好,就是在網絡上轉發各類優質拟人圖,然後在他人問起時一臉帶笑地告知:“他原型其實是這個餅幹!”

誰能想到今年“本地化”最成功的是塊餅幹

遊戲中的杏仁果餅幹和微網誌使用者@Bruce_Segal為其創作的拟人形象

餅幹品種與角色形象之間的對應關系也是玩家們津津樂道的話題,例如上面的“杏仁果餅幹”之是以是警探形象,就被認為是因為偵探小說中常出現以“苦杏仁味”為标志的氰化物作為兇器.這些設定也為進一步的衍生創作提供了空間。

這次“金桂餅幹”登場,自然也少不了國内畫師第一時間為其繪制拟人形象,并借此考究和還原形象服飾上的細節。

誰能想到今年“本地化”最成功的是塊餅幹

來自微網誌@空棗咩咩咩

國服的到來顯然為國内的同人社群注入了新活力,更重要的是,這種活力也不限于網絡空間。

今年雙旦之際,《沖呀!餅幹人:王國》就在上海愚園路辦了一場“餅幹人主題街”的活動,整條街上出現諸多餅幹人的身影,為街道增添節日氛圍。

誰能想到今年“本地化”最成功的是塊餅幹

活動期間街道一隅

打破“次元壁”的不止是貼畫和招牌,随遊戲推出的一系列周邊也正變得熱門起來——餅幹人作為從實物中誕生的虛拟形象,看起來也很适合回到現實中去。

誰能想到今年“本地化”最成功的是塊餅幹

《甄嬛傳》演員之一的藍盈瑩在微網誌上曬了她的“餅幹人顯眼包”

甚至有玩家來玩遊戲,一定程度上就是“饞”這些實物周邊——在遊戲的“餅幹人俱樂部”官方小程式上,可通過綁定遊戲以及簽到積分,來兌換各類周邊。

誰能想到今年“本地化”最成功的是塊餅幹

說“打開局面”或許有些誇張,但就開服前後的一系列反響而言,《沖呀!餅幹人:王國》國服社群生态的前景能給人帶來諸多想象——至少要是有官方關聯的話,我确實很想嘗嘗遊戲中所形容的 “金桂餅幹”究竟有着怎樣的香氣和滋味。

結語

國服姗姗來遲,這對于《沖呀!餅幹人:王國》本身和玩家而言當然是個遺憾。

許多玩家起初對于國服的看法大多是“又喜又怕”——“喜”當然是因為有了更友善的遊玩管道、更容易遇上同好;怕的則是遊戲在國内可能不受重視,營運拉垮。此前不少老玩家的态度其實已經接近于“做好基本的本地化,能上就行”,不苛求太多。

是以如今遊戲内外的宣發和關聯能有這樣的陣仗,其實已經算是“意外之喜”,多少能令玩家們感受到國服營運團隊的誠意和用心。遊戲上線後的不俗表現也确稱得上是“2023年最後的黑馬”,一定程度上代表着玩家們對于這些本地化嘗試的認可。

在過去的這一年裡,“打破虛拟與現實隔閡”推動更多線下活動、和玩家近距離面對面交流,正成為遊戲行業共同努力的營運方向。

《沖呀!餅幹人:王國》成為了一個不錯的年終注腳,也為自己開了個好頭。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