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農村曾遍地無人撿,如今卻賣60元一斤,老農:這可是“植物燕窩”

作者:科學早班機

野生的燕窩是非常稀有的,是以價格十分昂貴。那麼,号稱60元一斤的“植物燕窩”又是何物呢?它真的能和燕窩相比嗎?

農村曾遍地無人撿,如今卻賣60元一斤,老農:這可是“植物燕窩”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出自《詩經》,出神入化地形容桃花與枝條的繁茂。而“植物燕窩”就産出于桃樹身上,而它們也有一個好聽的名字叫做“胭脂淚”,學名為桃膠。

從嚴格意義上來說,桃膠是薔薇科植物山桃樹皮中分泌出來的樹脂。從前,桃樹在農村地區廣泛種植,因為桃膠的蹤迹,也得以遍布山西、甘肅、河南、雲南等地。

桃膠并不是透明玲珑的,而是具有類似桃花一般的桃紅,又因為粘質沉着的原因,比桃紅要暗沉上幾分。

農村曾遍地無人撿,如今卻賣60元一斤,老農:這可是“植物燕窩”

桃膠雖然比不上燕窩珍貴和稀有,但是桃膠的功用卻不少。首先,桃膠具有非常悠久的藥用價值,古方認為桃膠具有通淋止痢的效果。其次,桃膠的天然性以及彈性,使其成為現代食品的原材料之一。人們同使用口感獨特、質地粘稠的桃膠壓制成精美的餅幹。

農村曾遍地無人撿,如今卻賣60元一斤,老農:這可是“植物燕窩”

與此同時,桃膠也常被用作增稠劑原料,成為現代化工産業的螺絲釘之一。經過深加工之後的桃膠,甚至被研磨成低筋面粉,所生産出來的産品物美價廉,閱聽人不少。

桃膠是如何産生的?

桃膠自桃樹身上而來,如果把桃樹比作人體的話,桃膠幾乎就相當于桃樹的血液,起着極為重要的作用。雖然,桃膠看上去具有彩玉寶石的觀感,以及柔軟的觸感,精心處理的話,可像盤核桃一樣把玩一番。

但其實,桃膠的産生并不是一種正常現象,而是桃樹的一種自我保護機制。

農村曾遍地無人撿,如今卻賣60元一斤,老農:這可是“植物燕窩”

隻有當桃樹本體受到撞擊、患病的時候,桃膠才會像植物Ok繃一般出現在桃樹的傷口處,用厚厚的、呈顆粒狀的桃膠阻擋外界細菌乘機侵入桃樹體内。

桃膠的主要成分是多糖,小小的一顆桃膠就含有極為豐富的膠原蛋白、維生素,促使桃樹的傷口迅速痊愈。

農村曾遍地無人撿,如今卻賣60元一斤,老農:這可是“植物燕窩”

同時,這種被譽為“胭脂淚”的桃膠,也具有美容養顔的功效,雖然效果不及燕窩,但仍能起到抗衰老、抗氧化的作用。盡管,桃膠的價值以一當十,但是在生産桃膠的廣大農村地區,卻不是那麼受人歡迎。這究竟是為什麼呢?

農村曾遍地無人撿,如今卻賣60元一斤,老農:這可是“植物燕窩”

農村桃膠遍地都是卻無人感興趣

其實,桃膠在農村地區無人問津也可以了解。畢竟,桃膠出自于桃樹身上,而農民依靠桃樹結果謀生。如果一棵桃樹身上出現太多的桃膠,那就意味着桃樹的營養流失,或者受到機械損傷。這對于桃樹能不能産出足量的桃子至關重要。

農村曾遍地無人撿,如今卻賣60元一斤,老農:這可是“植物燕窩”

在果農眼中,即使桃膠真的打出了市場,但對于長久依賴果實售賣的他們來說,桃樹猶如西瓜,桃膠猶如芝麻。重視桃膠的産出,而忽視對果樹的照顧以及果實的采收,無異于“丢了西瓜,撿了芝麻”。

農村曾遍地無人撿,如今卻賣60元一斤,老農:這可是“植物燕窩”

并且,如果健康的桃樹身上真的莫名出現大量桃膠,果農還需要另掏腰包,對出狀況的桃樹診治、噴藥。由于桃樹的密集性,一旦産生大面積的病蟲害傳染,果農可能損失慘重了。

農村曾遍地無人撿,如今卻賣60元一斤,老農:這可是“植物燕窩”

另外,現在的桃膠市場并不是很成熟,隻有一部分的銷售管道和特定市場。如果搞不清桃膠市場的門道,即使對桃膠進行大規模的采收,也不一定能夠賣出好價錢。

農村曾遍地無人撿,如今卻賣60元一斤,老農:這可是“植物燕窩”

加之,桃膠采摘了之後,還需要進行進一步的挑揀與清洗,這個步驟非常耗時耗力,并且需要豐富經驗才能夠保證桃膠的賣相。綜上種種原因,桃膠在農村地區變得格“不值錢”。

桃膠在城市打了個漂亮的翻身仗

雖然,許多農戶認為收集桃膠以及售賣是一件非常複雜且“吃力不讨好”的事情。但是桃膠在城市卻有着不錯的表現,平均每斤售價在60元左右,品質更高的桃膠在特殊節假日則能夠賣出每斤上百元的高價。

這主要是因為城市消費者作為消費主力軍,擁有更為現代化的美容、養生意識。桃膠商家投其所好,大肆宣傳桃膠的高營養、零添加、低脂肪,并且在包裝與銷售方面都下足了功夫,讓桃膠一躍成為名副其實的“植物燕窩”。

農村曾遍地無人撿,如今卻賣60元一斤,老農:這可是“植物燕窩”

代入消費者的視角,“植物燕窩”與燕窩功效差不多,但是價格卻更為親民實惠,而且還是市面上的新品,如此多的好處,簡直令消費者無力說不。那麼,有了市場需求之後,原本對桃膠喜歡不起來的農戶們,會不會對桃膠的印象有所改觀呢?

農村曾遍地無人撿,如今卻賣60元一斤,老農:這可是“植物燕窩”

農戶以買賣果蔬、農作物利潤為生,市場需求變動了,作為“種植戶”的他們,絕大多數會随着市場的變動而變動。但是這個過程,可能不會在一夕之間完成太大的轉變。

除非“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已經賺得盆滿缽滿,其他農戶看到有利潤空間之後,才會舍棄原本的農作物,“铤而走險”走新興的桃膠特色産業。

農村曾遍地無人撿,如今卻賣60元一斤,老農:這可是“植物燕窩”

桃膠的市場前景究竟如何?

誠如前文所言,桃膠初級産業以及深加工産業雖然“有利可圖”。但就目前的市場規模來說,還相對較小。新型的桃膠産品進過包裝與炒作之後,雖然能夠“博得一定的版面”,但是由于桃膠市場的上下級鍊條都未成熟運轉的原因,桃膠生産的“後來者”可能會突然遇冷。

另外,桃膠采摘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工成本,因為桃膠不易采收,且需要适時晾曬,是以極為考驗采摘的專業度。并且,集中采收之後的桃膠需要經過一定的清洗,才能在初級市場出售。

這也就意味着桃膠農戶在擷取利潤之前,需要投入較大的初期成本,以及接受較長的資金回本期。

農村曾遍地無人撿,如今卻賣60元一斤,老農:這可是“植物燕窩”

總的來說,桃膠還有具有一定的市場競争力的。隻不過,商家的炒作使其背離了原本的價值,加之現在的市場還不成熟,如果農戶盲目“入市”,可能要面臨不同程度的考驗,對此你有什麼看法呢?歡迎留言互動。#文章首發挑戰賽#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