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比内向更可怕的,是“回避型人格”!2分鐘自測風險

作者:6栉風沐雨6

可心有一個鄰居,給人的感受一直都很冷漠。小時候每次找他玩,他常表現得很害羞拘謹,愛低着頭,還不愛講話。

現在也很不自信,因害怕與人社交,他幾次錯失了升職機會。即便到了被催婚的年紀,他也不想談戀愛,因為敏感,也怕被拒絕,很難與人建立起親密關系……

曾經可心還會埋怨他的冷漠和難相處,後來才明白他可能是“回避型人格”。

01

什麼是回避型人格障礙?

“回避型人格”即回避型人格障礙,也是心理疾病的一種。這類人通常對自己能力評價較低,對負面評價極其敏感,會因害怕受批評被拒絕,不能忍受負面評價而拒絕參加社會活動。

是以,常表現為回避社交、親密關系、沖突、挑戰……回避一切有可能對其産生傷害的人事物。

時間久了,這些自卑感和抑制社交的行為,會對他們的生活造成一定的負面影響,比如:因害怕與陌生人接觸而産生“自閉”的心理,因拒絕社交而影響自身的職業發展和人際關系等。

比内向更可怕的,是“回避型人格”!2分鐘自測風險

回避型人格的誘發因素較多,比如遺傳、幼時創傷經曆等,但有回避行為不代表是回避人格,想知道你是否具有回避人格障礙嗎?

02

如果你是回避型人格

你該這樣療愈自己

1打破羞恥感,增強自我認可度

作為“回避型人格”,你通常會表現得很自卑敏感,尤其害怕别人的負面評價,不敢與人社交,會有一種“羞恥感”。這可能是你對自己的認知有誤。或許你的能力真的很不錯,但因為自卑而覺得自己不行,害怕被批評進而選擇了逃避。

是以要減少不自信的認知,提高對自我的評價,生活中多關注自己好的一面,學會看到自身的閃光點,增強自信。

比内向更可怕的,是“回避型人格”!2分鐘自測風險

2積極的自我暗示,激發潛能

為什麼愛逃避社交,逃避問題,因為你總在想不好的結果,這種負面的自動化思維一定會阻礙你變好和進步。是以無論是面對挑戰還是未知,都要學會給自己積極的心理暗示。

因為積極心理學告訴我們,這種暗示會讓人更加自信,以更積極的态度去應對事物,會激發出自身潛能,是以這樣的結果通常也不會太壞。

3記錄“高光時刻”,減少回避

生活中,你可能會因為感到尴尬、害怕被拒絕而選擇回避某些事物。但其實很多原因都是你的“假想敵”,是以要想改變現狀,就要克服自己的回避心理,可以先從記錄曾經的“高光時刻”開始。

比如:你今天主動接受了同僚的聚餐邀請,還在餐桌上多說了幾句話……這些你平時很難做到的,如今就是你的“高光時刻”,可以記錄下當時的心理變化和開心之處,以此來幫助自己勇敢面對外界,減少回避。

比内向更可怕的,是“回避型人格”!2分鐘自測風險

4尋求專業幫助

當你無法靠以上幾種方法緩解自我狀态,或者真的沒有勇氣去應對外界時,不妨尋求專業心理醫生的幫助。他們會通過專業的心理療法來陪你治療,幫助你更好地了解自己的狀态,緩解症狀。

03

身邊人是回避型人格,該如何相處?

如果你身邊人具有此人格障礙,怎麼與之相處也很重要,這樣做可以幫助他們變好:

1不強迫對方打開自己

回避的行為有很多種,日常生活中冷漠、安靜也是常見的回避表現。對于他們,想做出改變很難,是以你不能直接強迫他變得開朗自信地與人社交,而是給他一定的空間。讓他有個緩沖時間,從心理到行為上去慢慢打開自我,與人相處時減少回避行為。

比内向更可怕的,是“回避型人格”!2分鐘自測風險

2積極溝通,給予鼓勵

面對愛回避的親友,要做到接納對方,了解對方,相信對方。當對方有了回避行為時,要明白,這很可能不是他本意,隻是内在的一種習慣機制而已。

是以,要多鼓勵對方,認可其長處,多與其溝通,并表達出你的欣賞,幫他減輕自卑的心理,變得自信有活力。

3了解對方,同時關注自己的情緒

作為身邊人,你很可能會因為對方的回避而受到傷害。當你在能了解對方的同時,也要關注自己的真實感受,不能過度縱容對方有傷害性的行為,要設定好自己的相處底線,優先自己的感受,避免受傷害,才能更好地去幫助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