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揭東區共青團:着力建構“144”工作體系,推進基層組織改革

作者:南方+用戶端

近年來,揭東區共青團在基層組織工作改革實施中,強化團幹部“選、育、管、用”四大環節,實施人才、生态、文化、組織四大領域振興,着力建構“144”工作體系,不斷推進基層組織改革走深走實。

聚焦一個中心,深化黨建帶團建工作力度

團揭東區委開展了113場次形式多樣的主題宣講活動。活動取得了廣泛性、深入性、精準性等成效。

在具體工作實施中,團揭東區委積極争取上級黨委的支援,拓寬黨建帶團建工作路徑,積極完善工作機制,聯合組織部門出台《關于進一步加強黨建帶團建、隊建工作的實施意見(試行)》《揭東區關于進一步做好共青團推優入黨工作的實施意見》等檔案;并将團區委列入揭東區教育督導委員會成員機關,聯合教育部門出台《關于加強揭東區中國小領域黨建帶團建、隊建工作的意見》。以此突出、深化黨建帶團建工作,将黨建帶團建、隊建工作納入巡察内容長效機制,建立團組織“推優”工作細則,逐漸促進“推優”工作形成規模、形成體系、形成特色。

強化四大環節,夯實團組織的工作力量

近年來,團揭東區委堅持把加強團幹部隊伍建設作為提升共青團工作成效的根本任務,聚焦團幹部“選、育、管、用”四個環節,堅持精細化、精準化管理,不斷夯實團組織的工作力量。

通過加強挂(兼)職力量配備,以縣域共青團基層組織改革為契機,積極拓展管道,從各鎮街、國企、志願者中選拔人員在團區委擔任挂(兼)職團幹部,工作力量比改革前增加1倍以上。

團揭東區委還成立了區級團委機關直屬公益一類正股級事業機關——揭東區青年發展服務中心,并配備事業編制2名,以此作為促進青年創新創業、志願服務、新媒體宣傳等職能的專業化平台,工作力量和改革攻堅能力得到進一步提升。

與此同時,建立健全分層分崗分類的科學考核管理辦法,全鍊條培育鍛造高素質團幹部隊伍。舉辦“青馬工程”教育訓練班,教育訓練範圍覆寫全區的少先隊輔導員,有效提升了團幹部、少先隊輔導員的政治修養和業務素質,培養了一批政治堅定、素質全面、德才兼備的青年。

團揭東區委聚焦專職團幹部工作實績,制定印發《揭東區基層團組織書記述職評議考核暫行辦法實施細則(試行)》,圍繞團的根本任務、政治責任、工作主線等,通過實地考核、述職評議、日常掌握等形式進行考核,并将團幹部年度工作評價結果與評先評優、選拔任用等挂鈎,切實激發團幹部幹事創業熱情和團組織的工作活力。

實施四大振興,打造多形式服務品牌

團揭東區委圍繞人才振興、生态振興、文化振興、組織振興四大闆塊,打造“回鄉”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綠美揭東•青年先行”、 文明驿站學雷鋒志願服務、揭東青年夜校、青年之家等系列服務品牌,持續激發青年發展動能,為揭東“百千萬工程”高品質發展注入強大的青年力量。

——聚焦人才振興。打造“回鄉”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品牌,建構地方團組織和本地大學生常态化聯系管道。組織多所高校大學生到揭東區開展探尋紅色足迹、鄉村振興、公益服務、文化宣傳、基層實習等主題的社會實踐活動,感受揭東各地發展的新風貌和各地風俗人文,為揭東區“百千萬工程”高品質發展貢獻青春力量。

建設青年夜校,推出系列内容豐富、形式多樣的公益體驗課程或活動,探索“青年夜校+理論宣講+文化交流+才藝展示+技能提升”等活動模式,打造聯系服務青年的新載體,提升青年對城鄉發展的感受度、認可度、獲得感和幸福感。

為搭建青年人才與黨政部門之間、人才之間、社會團體之間的新橋梁,團揭東區委上下求索,成立了揭陽市青年碩士博士聯合會揭東區聯絡處,為揭東區實作全域高品質發展凝聚更多高層次、高素質、高精專優秀青年人才。

——聚焦文化振興。文化是經國之大業,不朽之盛事。揭東是“中國核潛艇之父”黃旭華院士的故裡,也是蔡翹、黃叔培院士的家鄉,“一區三院士”彰顯了揭東深厚的文化底蘊。為助力文化振興,團揭東區委打造了文明驿站學雷鋒志願服務品牌,組織志願者在大型住宅小區附近的“文明驿站”開展院士文化、愛國文化、科普文藝、疫情防控、創文創衛等宣傳服務活動,在為大學生提供社會實踐機會的同時,階段以來已培養了大學生志願者400多名,成為文明種子、文化基因的“孵化器”。

揭東擁有“中國最美淘寶鄉”之美譽,電商行業發展迅猛的實際和青年技能急難愁盼的現實,曾經一度困擾着很多青年。團揭東區委針對這個情況,組織開展了直播帶貨等電商營銷教育訓練,培養電商實戰型專業青年人才。組織開展“學子歸巢•智彙揭東”系列活動,讓大學生通過拍攝短視訊等方式,挖掘、弘揚揭東玉雕、木雕、煙花火龍、燈杆彩鳳等非遺文化,讓更多人了解和感受揭東區的民俗風情、曆史文化與文脈傳承,赓續并傳承揭東傳統優秀文化。

——聚焦生态振興。生态興則百業興,綠色是可持續發展的底色。在這方面,團揭東區委積極打造“綠美揭東•青年先行”志願活動品牌,多方籌措資金20多萬元用于植綠造綠,并發動青年企業家等社會熱心人士捐資建設青年林、紅領巾林等7片共青團主題林。

除了植綠造綠,團揭東區委積極打造“河小青”巡河護河志願服務品牌,積極組織青年志願者開展“河小青”生态文明志願服務活動。目前已設立“河小青”志願服務隊伍15支,在全區近14萬名志願者中,超過7000人成為“河小青”志願者。去年以來,共開展“河小青”志願服務活動83場次,累計2490人次參加志願服務活動,為揭東的綠水青山貢獻青年力量。

——聚焦組織振興。組織是發展的保障,組織興則隊伍興。在這方面,團揭東區委加大力度建設“青年之家”,多方整合青年志願服務陣地、黨群服務中心、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所、文明驿站等各類場所資源,建立“合作式”“抱團式”團建陣地,徹底扭轉了以往團組織單打獨鬥的局面,實作團建工作向多元、立體模式轉變。

目前,團揭東區委已融合、打造“青年之家”31家,建立“區+鎮+村”三級關聯體系,全方位覆寫青年聚集領域,積極探索“青年之家”的社會化、有形化、日常化營運模式。2023年度,揭東區“青年之家”共開展活動3557場次,參與活動的青年達到17078人次。“青年之家”成為揭東區青年交流的“大學營”,展示才智的“大舞台”。

【文字】唐楚生 張冰純 通訊員 陳洋曉

【作者】 唐楚生;張冰純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用戶端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