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1994年,趙偉洲不知深淺,拿馬三立砸挂,為何惹得馬志明險些動手

作者:橘子很甜ll

前言:

一句玩笑話,竟能引發兄弟阋牆?

相聲世家馬氏三兄弟,大哥馬志明性情直率,二哥馬甄沉穩内斂,三弟馬志良熱情奔放。

三兄弟各有特色,感情甚笃。

1994年,趙偉洲不知深淺,拿馬三立砸挂,為何惹得馬志明險些動手

然則,馬家大哥馬志明,何以一時興起,動手打自己的摯友?

馬志明:我行我素的"瘋兒子"

馬志明生于1945年,馬家長子,從小個性剛烈,行事不拘小節。

根據馬家親友透露,馬志明幼時就十分頑皮,經常闖禍搗蛋,被馬家人稱為“瘋兒子”。

然而這種機靈勁兒也讓他從小對戲劇藝術極為鐘情。

他12歲考入戲校學習醜行,專攻諧劇。

1994年,趙偉洲不知深淺,拿馬三立砸挂,為何惹得馬志明險些動手

馬志明剛開始學醜行時,經常被要求化妝成各種怪相逗人,這讓他極為反感。

他性格高傲,不甘屈就。

于是,馬志明放棄醜行,轉而學習國術。

他勤苦練武,武藝高強。

但脾氣卻越發暴躁,極度讨厭别人指令他。

這成為他演藝生涯的絆腳石。

1977年,馬志明重返天津曲藝團,志在登上舞台大顯身手。

1994年,趙偉洲不知深淺,拿馬三立砸挂,為何惹得馬志明險些動手

無奈團裡多是老藝人,排斥新人。

馬志明隻好負責後勤雜務,倒茶送水,心裡極為難過。

他曾在背景偷聽老藝人排練相聲,對着鏡子模仿他們的表演動作。

馬志明希望以此提高自己的表演水準,好讓上司看到自己的潛力,給自己一個機會。

然而他的自學并未獲得預期效果。

老藝人們見了他練習,也不指點一二,隻當他是戲子出身,不把他放在眼裡。

1994年,趙偉洲不知深淺,拿馬三立砸挂,為何惹得馬志明險些動手

馬志明無奈之下,隻能向同樣戲校出身的趙偉洲請教。

起初兩人并無太多交集,趙偉洲也隻是稍微提供些意見。

然而漸漸地,馬志明發現趙偉洲遠非自己想的那麼馬虎調皮,兩人距離驟然拉近。

3年後,馬志明終于如願與楊少華合作登台表演。

這本是喜事一樁,奈何明裡暗裡的刁難接踵而至。

有說他武打場面太吓人,不适合舞台;有說他語速太快聽不懂;還有人批評他總帶着戲子腔調。

1994年,趙偉洲不知深淺,拿馬三立砸挂,為何惹得馬志明險些動手

種種刁鑽之極。

馬志明性子直,哪裡吃得了這氣,隻得憋屈在心。

他漸漸地,對誰都開始不信任,性子也越發暴躁。

連趙偉洲也無暇顧及,兩人來往明顯少了很多。

趙偉洲:長輩眼中摸爬滾打出來的"才子"

與馬志明相比,趙偉洲小他4歲,生于1949年,是趙心敏之子。

他天資聰慧,口齒伶俐,長輩們見了他,無不捧為“才子”。

1994年,趙偉洲不知深淺,拿馬三立砸挂,為何惹得馬志明險些動手

趙偉洲2歲便拜師學藝,成了“明”字輩大師兄。

他從小跟随父親南腔北調,見多識廣,極具創作天賦。

趙偉洲還有一個外号“大秃子”,這源于他從小就頭頂光亮。

趙偉洲本人倒并不介意這個外号,他性格豁達,與人為善。

1963年,趙偉洲考入曲藝團學員班,與馬志明成為師兄弟。

起初兩人并無太多交集,直到有一次馬志明被安排打雜,心情極其糟糕。

1994年,趙偉洲不知深淺,拿馬三立砸挂,為何惹得馬志明險些動手

這時趙偉洲開導馬志明,言語中透着同理心與睿智。

馬志明這才發現趙偉洲遠非自己想的那麼馬虎調皮。

1977年兩人再次同窗,關系日益密切。

趙偉洲為人豪爽,說話坦蕩,經常當着長輩的面直言不諱,力挺馬志明。

然而好景不長,馬志明在登台後遭遇刁難,兩人來往漸漸冷淡下來。

1994年,趙偉洲不知深淺,拿馬三立砸挂,為何惹得馬志明險些動手

趙偉洲雖然也忙于演出和創作,但他清楚地意識到馬志明正面臨瓶頸期,内心并不踏實。

終于有一天,趙偉洲主動去找馬志明談心,希望能幫助他走出低谷。

談話中兩人坦誠相見,馬志明吐露了許多心聲。

趙偉洲悟性很高,他反複思考馬志明的困境,并給出許多中肯建議。

馬志明一聽趙偉洲的精辟分析,仿佛黑暗中見到了光明。

從此以後,兩人又恢複了知心好友的關系。

1994年,趙偉洲不知深淺,拿馬三立砸挂,為何惹得馬志明險些動手

馬志明遭遇瓶頸,趙偉洲挺身相助

1980年,馬志明終于如願登上舞台。

起初觀衆反響熱烈,可沒過多久,有觀衆來信反映馬志明語速太快,聽不明白。

團裡上司把信件甩給馬志明,語氣十分不善。

馬志明氣惱之餘,又開始自卑起來。

他覺得自己終究不是舞台上的料,内心一蹶不振。

這時趙偉洲挺身而出,在上司面前為馬志明辯解。

1994年,趙偉洲不知深淺,拿馬三立砸挂,為何惹得馬志明險些動手

趙偉洲語重心長地說,馬志明是個人才,不能因為一點小挫折就否定了他。

上司這才沒有為難馬志明。

從這件事起,馬志明對趙偉洲刮目相看、欣賞備至。

從此二人結下不解之緣,成了知己良朋。

每當馬志明遇到瓶頸,趙偉洲都會站出來,鼓勵、開導他。

後來,馬志明在趙偉洲的幫助下逐漸找到适合自己的表演風格,也學會包容自己的缺點,在舞台上煥發出耀眼光芒。

許多觀衆都回報馬志明的表演生動傳神、引人入勝。

1994年,趙偉洲不知深淺,拿馬三立砸挂,為何惹得馬志明險些動手

有一次,一位資深觀衆在演出結束後找到馬志明,語重心長地表揚了他十分鐘。

馬志明激動不已,立刻找到趙偉洲分享這個好消息。

趙偉洲笑着擁抱馬志明,由衷地為摯友高興。

一句玩笑話,兄弟阋牆?

1994年秋,趙偉洲回鄉探親,首站便是馬家。

誰知馬三立外出在外,馬家隻有馬志明。

1994年,趙偉洲不知深淺,拿馬三立砸挂,為何惹得馬志明險些動手

兩人寒暄一番後,趙偉洲随口問道:“三兒沒在家?”馬志明不假思索,道:“志良上班去了。

”趙偉洲微微一笑,道:“我說的不是志良。

”馬志明一頭霧水。

原來,趙偉洲口中的“三兒”,是馬志明的父親——馬三立。

馬志明大怒,一拳就打了過去。

事後馬志明冷靜下來,也覺得自己反應過度。

他意識到,自己對父親的崇敬和維護,讓自己在那一瞬間失去理智,不能接受任何對父親可能的冒犯。

1994年,趙偉洲不知深淺,拿馬三立砸挂,為何惹得馬志明險些動手

而趙偉洲的玩笑話雖然有些逾越,但考慮到兩人深厚的兄弟情誼,自己當時也不應情緒失控。

趙偉洲則沒有放在心上,他了解馬志明那股子脾氣,不甚介意。

但兩人之間似乎也出現了微妙變化。

趙偉洲意識到,馬志明或許認為自己不該随随便便拿他父親開玩笑。

自己一時興起的舉動,未免有失分寸。

知心良友,理應包容

趙偉洲與馬志明從同窗至知交,兩人情同手足。

1994年,趙偉洲不知深淺,拿馬三立砸挂,為何惹得馬志明險些動手

趙偉洲那句玩笑話,也不過是想與馬三立平起平坐罷了。

馬志明當真動怒,着實有失風度。

但趙偉洲并未放在心上,他了解馬志明的脾性,理應包容。

回想兩人風風雨雨30多年的交情,趙偉洲對馬志明了如指掌。

他知道馬志明内心極為自尊,而自己那句玩笑在馬志明聽來有傷他的面子。

趙偉洲決定主動找馬志明談話。

1994年,趙偉洲不知深淺,拿馬三立砸挂,為何惹得馬志明險些動手

畢竟多年好友,自己也有必要讓步。

于是趙偉洲鄭重地向馬志明緻歉,表示那不過是一時興起的玩笑話,實在冒犯了他,以後必然克制。

馬志明一聽趙偉洲的道歉,心中也很受感動。

他這才檢討自己當時确實反應過激。

兩人相視一笑,那點芥蒂也煙消雲散了。

後來,馬志明與趙偉洲都意識到,多年的友誼曆盡風雨,自己理應給予對方更多包容與體諒。

1994年,趙偉洲不知深淺,拿馬三立砸挂,為何惹得馬志明險些動手

這其中也蘊含着對對方才華的尊重。

趙偉洲不再随意拿馬家人開玩笑;馬志明也學會接受他人的調侃。

兩人之間增進了互相了解,友誼從此更加牢固。

朋友之間,理當坦誠相待、互諒互讓。

這就是馬志明與趙偉洲深厚友誼的根基。

他們在長達30年的友誼中,經曆過許多風風雨雨,但從未真正疏遠過。

正因兩人都願意為這份友誼讓步妥協,是以任何誤會芥蒂都無法阻隔他們。

這就是馬趙二人情誼的真谛。

1994年,趙偉洲不知深淺,拿馬三立砸挂,為何惹得馬志明險些動手

結語:

說到底,朋友相惜,細水長流。

馬志明與趙偉洲從相聲世家出身,志同道合,一拍即合。

他們欣賞互相的才華,敬重對方的家世。

30餘年來,兩人曆經風雨,卻從未疏遠過。

正是基于這份深厚的友誼,馬志明才會為趙偉洲的一個玩笑大動肝火。

1994年,趙偉洲不知深淺,拿馬三立砸挂,為何惹得馬志明險些動手

而趙偉洲也因了解馬志明的脾性,隻是笑而不怪。

朋友之上,理當互諒互讓,這就是馬趙二人情誼的真谛。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