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AI+折疊屏 手機業掀開新一輪技術博弈大幕

作者:王琦 785

AI大模型的出現,好似對手機産業投下一枚炸彈。此前停滞不前的智能技術,突然找到新突破口。一切走向豁然開朗。

手機圈的一衆技術高層都非常興奮:這無疑是一場技術革命。對手機來說,此前顯得平庸和不那麼智能的語音助手終于可以慢慢走向“個人助理”的角色願景;手機側的更多功能也可以得到AI能力加持——雖然眼下還看不出非常明顯的革新,但未來可期。

基于未來AI時代的軟體生态搭建,廠商也給出了不同思路,除了基于安卓原生應用優化的自研作業系統,能否在安卓生态之外找到适應于AI時代的系統發展空間,抑或是不做作業系統、僅作為支撐終端和系統互動的中間件平台,是當下廠商在謀求的方案。

在決定軟體能力上限的硬體層面,影像競速在AI加持下也打開新應用空間,折疊屏市場開始走向成熟。2023年手機行業雖然經曆了兩三個季度低迷,但在這些技術驅動下,手機市場正逐漸走向溫和複蘇區間。拉開的技術競賽序幕又會将手機行業引向何方?

興奮劑:AIGC

AI産業自1956年被正式定義以來,曆經三個階段,目前正被寄希望走向AGI(通用人工智能)階段。随着2022年末ChatGPT開始驚豔衆人,2023年末釋出的一衆新機中,AI大模型相關功能陸續走向台前。

AI大模型從高端機型到逐漸走向中檔價位段,目前廠商動作還比較統一:文字創作、整理材料架構、一步調用服務、路人消除、通話助手等。當然這是走向更智能化道路上的階段性摸索。

vivo副總裁、vivo AI全球研究院院長周圍就認為,大模型極大提升生産效率,帶來第四次科技大變革。這是百年科技變革的開始。

“經過數十年煎熬彷徨,這是科技大變革的曙光。在2022年底,ChatGPT-3.5這種現象級産品誕生,人們看到人工智能終于可以像十多歲孩子一樣進行對話、可以了解語義和語境。”他表示,這意味着大模型可以把高次元的抽象人類文明,壓縮成知識和資訊。

“AIGC是我做手機以來,最讓我興奮的一個技術創新甚至是革命。它會為移動生活的體驗帶來革命性的變化。”OPPO進階副總裁、首席産品官劉作虎受訪時表示,未來手機一定會成為個人的超級助理。“因為它的知識超出了個體的知識,能像一個人一樣了解你的語言、觀察你、學習和了解你的習慣,給你最好的幫助。”OPPO旗下的端側模型與高通、聯發科都有底層合作,未來AIGC将讓手機煥發出新面目。應該對其抱以長期樂觀、短期謹慎的态度。

業内普遍認為,500億以上參數的大模型會發生智能湧現,是具備人類思維的前提。但為了平衡手機端使用和未來雲端協同的不同功能要求,不少廠商釋出的是不同規格矩陣。

OPPO自主訓練的安第斯大模型有Tiny、Turbo、Titan三大類規格,可涵蓋十億至千億以上多種不同參數的模型,根據不同場景智能排程。

vivo自研的通用大模型矩陣藍心大模型,也涵蓋十億、百億、千億級别五款大模型:10億級别參數模型主要覆寫本地化文本總結、摘要能力;70億級别模型是面向手機打造的端雲兩用模型,可以語義了解、文本創作;700億參數模型是面向雲端服務的主力模型;1300億、1750億兩類藍心大模型,具備邏輯推理、任務編排能力。

由于不同廠商新機節奏不同,vivo年末釋出的高端旗艦X100系列率先落地終端側70億參數大語言模型,此後釋出的中端旗艦S18系列也首批搭載AI藍心大模型但未說明參數規格;OPPO年末釋出的是中端旗艦Reno 11系列,其大模型應用主要展現在影像拍攝和摳圖能力方面。努比亞年末釋出的Z60 Ultra系列,也提到應用旗下70億參數量級靈犀端雲融合大模型,并有行業首個影像AI大模型,還可為拍攝提供建議。

雖然目前看,要把AI大模型視為目前階段的換機動力還不足夠,但其對手機體驗将帶來顯著影響将是必然趨勢。

Counterpoint研究副總監齊英楠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可以肯定的是,長期來看,AI大模型對手機來說會是革命性技術。據該機構預測,2023年,GenAI(生成式AI)智能手機市場佔有率将占4%,預計2024年翻番;到2027年,GenAI智能手機市場佔有率将達到40%,出貨量突破5億台。

“比較顯著是在自然語言互動方面,未來會更加自然和符合人類交流習慣。雖然觸屏互動已經成為習慣,但自然語言的互動效率更高。”他進一步分析,再往後發展,不排除可能傳統APP的互動方式也會改變,借助大模型可以直接調用服務内容。

這些能力目前正逐漸在手機中實作,齊英楠指出,如OPPO Find N3和vivo X100系列手機中,語音助手已經具備很強能力,用語音轉化成文字的準确率很高,且AI助手能夠清晰了解使用者發出的指令内涵。舉例而言,對語音助手發出購買機票的具體指令,可以直達購買頁面。“這種進步不僅是生成式AI技術本身,還需要跟平台之間有共享能力的進步。”

穩定劑:軟體生态

目前主流手機廠商的大模型是依托于旗下自研作業系統推出,是以具體手機的适配進展,一方面是看整機廠商的适配速度,另一方面也要看具體手機的硬體性能是否足以支撐運轉大模型。

一般來說,大模型對手機SoC的AI算力、記憶體NAND Flash和運存DRAM空間都提出一定門檻,通常運存需要8GB起步,這某種程度上會限制AI大模型在手機端的普及速度,但具體也要看廠商對大模型能力的壓縮情況,如采用蒸餾、量化等技術的改善。

當然由于模型在持續學習,其還有進一步提升空間,“目前看是使用功能方面有一些創新,但要說寄希望于2024年的新功能落地将重新定義手機互動體驗,目前還達不到。”齊英楠對記者分析,本質上這取決于手機本身的模型參數和與外部軟硬體平台能力的适配。“手機側的大模型參數相對受到制約,不像PC那麼高,是以一些功能需要通過聯網實作。可以帶來體驗和競争力的差異化。”

目前主流手機廠商主要采用高通和聯發科兩大主晶片平台,都處在具體大模型用例探索階段,是以在體驗方面各家平台表現有所相似。“主晶片平台主要掣肘的是手機模型能力的上限,當然如果廠商有自研主晶片,就會有差異化體驗優勢。”齊英楠進一步分析,雖然蘋果沒有正式釋出AI大模型,但其一旦開始做就會更有應用優勢,因為可以根據旗下産品周期自行決定設計用例和優化服務,不需要等待供應商支援,這樣開發效率更高、相容性和能效比也更好,甚至可能跳過對商用産品的摸索過程,可以一次性結合iOS系統大範圍更新。

這裡就涉及另一層能力:軟體生态。不同于iOS獨立的生态系統,目前安卓原生系統的生态十分強大,且谷歌對安卓系統的改革顆粒度有要求,是以大多數手機廠商都采用基于安卓的自研作業系統路線,無法對其大幅革新。

一些廠商也在嘗試思考探索AI時代的作業系統。vivo打造的藍河自研作業系統用Rust編寫,并不基于安卓,也不相容安卓生态,更沒有替代現有旗下手機作業系統的意圖。

Canalys研究分析師鐘曉磊分析認為,安卓廠商正在努力建設生态系統進而與iOS競争。“消費者越來越願意為了更好的生态體驗而切換陣營,這也使各大品牌開始着手開發自研作業系統,并通過展現研發能力的方式提升品牌形象。例如華為Mate 60系列通過自研SoC與鴻蒙作業系統提供了完善的生态體驗。小米澎湃OS也完善了多裝置間的互聯體驗。自研系統預計将為廠商打開智能手機以外的多條營收增長曲線,如IoT與新能源汽車等。然而,自研系統成功的關鍵,仍取決于能否為消費者提供獨特且足夠有吸引力的體驗。是以廠商仍需持續投入軟體和硬體的協同研發,進而在未來市場變化下防守自身的使用者留存與利潤水準。”

齊英楠指出,在應用大模型過程中,安全性重要性更為凸顯;同時消費者并不希望在數字化浪潮下反而接受資訊更為狹隘,如果能有機會讓使用者感受到更公平、多元的資訊推送也顯得重要。“總體來說,2023年手機廠商陸續釋出旗下大模型,到2024年落地在更多手機産品中,要期待颠覆性的革新變化還需要一定時間沉澱。”

助推劑:大硬體

雖然目前被稱為“軟體定義一切”的時代,但硬體其實決定了軟體能力的上限,即便繁雜的硬體參數讓人目不暇接,但硬體堆疊顯然也是手機競賽中的重要助力。

作為手機體驗上最為顯性和剛性需求,影像能力提升是這些年來手機廠商持續探索的話題。從早期調用SoC中的相關性能,到獨立自研ISP/NPU晶片針對性提升計算影像效能,再到擁抱大模型時代,移動影像之路也走得起起伏伏。

近期釋出會上努比亞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倪飛就表示:“手機創新能帶來變革性體驗提升的,一個是螢幕,一個是影像。我們已經連續投入5代做屏下(攝像),隻為帶來純粹、極緻的全面屏。”

硬體能力從高端旗艦下放到中端也在持續,比如中端機型vivo S18 Pro搭載的是高端機X100同款5000萬索尼IMX920仿生大底傳感器、同款5000萬超廣角傳感器以及X90s同款專業長焦人像傳感器。

從整體技術趨勢看,齊英楠認為,2023年手機最為明顯就是影像能力提升巨大,也很注重保證視訊拍攝過程中的處理能力。

不過相比顯得創新乏力的傳統直屏手機,主流廠商一款橫折+一款豎折的折疊屏矩陣穩定疊代下,催生出折疊屏手機不同于沉寂大盤的成長勢頭。

第三方機構CINNO Research統計,2023年第三季度,中國市場折疊屏手機銷量達198萬部,同比增長175%,環比增長70%,已連續第十二個季度同比正增長。未來随着折疊屏産品技術進一步成熟、成本進一步下降、更多應用适配,特别是開發出能夠發揮折疊屏硬體獨特優勢的應用以後,折疊屏産品有望占領更多市場佔有率。

“我認為2023年折疊屏手機品類算是立住了,成為很難被挑剔的成熟産品。”齊英楠分析,從可靠性、握持體驗、續航、影像、螢幕表現等方面,年内釋出的旗艦折疊屏手機均走向成熟,且價格基本穩定、産品更新節奏也穩定。

“不會再像此前一樣出現下一代與上一代折疊手機有明顯代差表現的情況。代差明顯就意味着技術還在進步過程中,我認為折疊屏的硬體側已經走完了快速疊代的過程。走向成熟穩定後,就可以有更多精力向軟體生态發力,比如完善移動辦公體驗等。”齊英楠續稱。

鐘曉磊則表示,各品牌正着手增強高端産品線的競争力,并着重于改善産品硬體設計和軟體UI。“在此趨勢下,我們認為全球範圍内折疊屏市場的競争烈度将持續更新。”

回首看去,除了凸顯技術和器件堆疊能力的軟硬體競賽之外,價格競争也是2023年手機行業的重要看點。一些廠商也在對外強調,為了尋求更大競争優勢,願意犧牲硬體利潤率,這種條件下,網際網路服務方面的收入支撐更顯重要。

但随着手機從整機到供應鍊的供需走向平衡,元器件供應已經開啟漲價勢頭,如何平抑供應鍊端的新壓力,如何在AI大模型時代找到更适配的AI原生應用,都将成為來年競争的新看點。

更多内容請下載下傳21财經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