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長推:Vitalik對以太坊生态現狀的深刻反思與未來發展方向

作者:MarsBit

Vitalik的新文章看似重申了以太坊的Cypherpunk精神(去中心化、抗審查、可審計、工具元件、開放合作),其實是其對當下生态過于金融化(Degen)的隐憂和不滿。

如何脫離純Degen困境呢 ? @VitalikButerin提出了積極發展的五大方向,我簡單附加一些個人點評:

1) Rollups are starting to actually exist.

點評:過去一年,layer2賽道呈現一片市場競和繁榮的景象,layer2 War正在激烈開打,對以太坊而言,Rollups鍊越多,引流+賦能也會越多。但以太坊layer2正在被各類RaaS方案+DA方案以及子產品化的VM方案等逐漸搶占市場,layer2市場正逃離以太坊的正統性精神掌控。

于以太坊而言,這确實不是Vitalik想看到的,但于Crypto行業而言,layer2的市場終局不可避免的會走向親以太坊和離以太坊兩大派系。最終,哪些layer2能跑出來,不會受限于政治正統性的束縛,而要看能不能推動Mass Adoption的發生。

2) Following a temporary lull after the regulatory crackdowns on Tornado Cash, second-generation privacy solutions such as Railway and Nocturne are seeing the (moon) light.

點評:Privacy Centric 隐私交易是一個聽上去很有必要但落地很慢的賽道。因為DEX環境下的公開透明、MEV空間以及交易意圖等暴露問題,大部分做市商以及個人Trader高玩傾向于把重心放在CEX。

未來DEX能不能和CEX持平,全靠Privacy infra的建設。第一代隐私交易解決方案,Tornado通過合約層拆分資金混淆資産的方式被大量用于非法洗錢,遭到監管頻繁制裁;第二代隐私交易方案,都是通過中間隐私層,無論是Nocturne的Teller和handler還是Railway的Relayer都承接了隐私交易的From位址角色,使用者的真實交易意圖通過中間層會得到隐藏。

具體實作技術,通常有ZK-Snarks、AA賬戶抽象的Paymaster、以及MPC可信環境下的多簽管理等。使用者隻需要把資産Wrap成隐私資産,之後向中間層發起交易意圖,中間層Pool就會代為完成一系列的DeFi互動。這個中間層沉澱的資産越多,使用者量越大,隐私效果越好,關鍵可以有合規解決方案并行存在,更容易成為未來主流。(找機會詳細分析)

3) Account abstraction is starting to take off.

點評:市場已經對賬戶抽象Account Abstraction脫敏了,因為它太基礎了,隻有到了應用層爆發階段,賬戶抽象的價值才能顯現。應該說,賬戶抽象像更新檔一樣,讓以太坊有了不被Solana等高性能公鍊抽走流動性的底氣。

況且眼下,賬戶抽象賽道已經很繁榮了,隻不過大多方案偏向于底層Infra建構,尚未得到市場驗證,大家感覺起來無關痛癢。但我認為,以太坊layer2能不能真正迸發高頻應用且成為增量使用者的入口,賬戶抽象是個必選題。玩layer2,一定不要忘記選一些賬戶抽象底層的應用。

4) Light clients, forgotten for a long time, are starting to actually exist.

點評:輕用戶端在以太坊轉POS之後更為重要了,因為它可以延展以太坊Validators的驗證能力,讓以太坊的共識延伸到其他鍊。比如:如果做一套三方DA方案,可以用Restaking模式,讓以太坊的一部分validators參與進側鍊共識的維護工作中,相比純第三方validators建構的共識會更有說服力;又比如;做一套去中心化Sequencer方案,也可以用Restaking,讓以太坊的Validators參與到側鍊Sequencer的梯隊當中。

這一切設想的前提都要基于輕用戶端方案,大家熟悉的Eigenlayer就是基于輕用戶端實作了以太坊Validators能力的擴充。從戰略高度看,這套方案是以太坊對抗第三方DA入侵維護自己以太坊正統地位的有力武器。

5) Zero knowledge proofs, a technology which we thought was decades away, are now here, are increasingly developer-friendly, and are on the cusp of being usable for consumer applications.

點評:零知識證明曾經有多被熱捧和期許,現今就有多唏噓和失望。因為,零知識證明在隐私和擴充問題上解決問題并不能立竿見影看到效果。比如OP-Rollup和ZK-Rollup争到最後,都知道ZK更牛逼,但掩蓋不了OP卻比ZK更流行的事實。

在我看來,ZK技術更适用于未來,也超脫于純金融叙事之外,眼下大家對ZK唏噓的emotion可以了解,但到了真正的應用時代,ZK會成為區塊鍊一樣的必要存在。(這話貌似Vitalik也說過)。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