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雷軍連發多條微網誌緻敬同行!吉利高管:過了,人要是總想着緻敬别人也沒啥出息【附小米造車業務】

作者:長江雲
雷軍連發多條微網誌緻敬同行!吉利高管:過了,人要是總想着緻敬别人也沒啥出息【附小米造車業務】

(來源微網誌:小米汽車)

12月27日,雷軍發微網誌稱:我們深知汽車工業之複雜,我們深知開拓之不易,向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先行者緻敬!誠摯向比亞迪、蔚來、小鵬、理想、華為和甯德時代等公司緻敬。随後,小鵬、比亞迪、理想、甯德時代等均在微網誌轉發回應,歡迎小米加入汽車大家庭。

當天,雷軍還先後連發好幾條小米在國内多座高樓投放了小米汽車向比亞迪、華為、蔚來、理想、小鵬汽車等中國新能源汽車先行者緻敬字樣的微網誌。

不過,浙江吉利控股集團進階副總裁楊學良轉發了該微網誌,并表示:“過了”。随後還轉發了網友的評論“從汽車業的宣發來說,确實過了,但對于手機業來說,這才哪到哪呀?”,并評論道“是以我不能了解”。

雷軍連發多條微網誌緻敬同行!吉利高管:過了,人要是總想着緻敬别人也沒啥出息【附小米造車業務】

其中有一條微網誌,“人要是總想着被緻敬就完了,但人要是總想緻敬别人也沒啥出息。”

雷軍連發多條微網誌緻敬同行!吉利高管:過了,人要是總想着緻敬别人也沒啥出息【附小米造車業務】

雷軍解釋為何昨天小米汽車隻緻敬了蔚小理比亞迪華為:當年雷軍從決定造車開始,就逐個登門拜訪了國内的汽車廠商,當面表達了敬意。雷軍說,他一直對整個中國汽車行業充滿敬畏之心。

雷軍曾反複考慮是否進軍汽車行業,擔心“手機這場仗還沒打完,做車會不會分心”。在調研汽車産業的過程中,雷軍稱進行了85場業内拜訪溝通,與200多位汽車行業資深人士深度交流,進行了4次管理層内部讨論會,2次正式董事會。

雷軍表示,一般車企造第一輛車,大概需要投入300-400人和10億-20億的研發經費,很多車廠都是投入這麼多。但小米的第一輛車投入了3400名工程師,整個研發投入超過100億。有了這樣的把握之後,雷軍表示決心以志在必得的方式進軍造車。

小米宣布造車的第1000天後,今天下午兩點,小米汽車技術釋出會正式定檔。

早在2014年,雷軍就通過順為資本參與了蔚來汽車的創立。随後投資了小鵬、智行者科技、北醒光子等汽車領域相關公司。

雷軍連發多條微網誌緻敬同行!吉利高管:過了,人要是總想着緻敬别人也沒啥出息【附小米造車業務】

2021年3月30日,小米集團釋出公告,宣布拟成立一家公司全資子公司,負責智能電動汽車業務。首期投資為100億元人民币,預計未來10年投資額100億美元。

雷軍連發多條微網誌緻敬同行!吉利高管:過了,人要是總想着緻敬别人也沒啥出息【附小米造車業務】

小米通過收購和戰略投資等方式迅速擷取智能汽車制造領域的先進技術,借助小米雄厚的資本力量迅速進入該領域,意圖趕超國内其他智能汽車制造企業,占據後來居上的地位。小米則選擇通過投資智能汽車制造領域的技術和上遊關鍵材料以便于達到快速進軍該領域的目的。

雷軍連發多條微網誌緻敬同行!吉利高管:過了,人要是總想着緻敬别人也沒啥出息【附小米造車業務】

根據分析師的預測,小米首款新車的出貨量預計為5-6萬部,售價将低于30萬人民币。如果售價接近25萬甚至低于25萬,預計出貨量“可能會有上升空間”。

前瞻經濟學人APP資訊組

更多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前瞻産業研究院《中國智能汽車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同時前瞻産業研究院還提供産業大資料、産業研究報告、産業規劃、園區規劃、産業招商、産業圖譜、智慧招商系統、行業地位證明、IPO咨詢/募投可研、IPO工作底稿咨詢等解決方案。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等任何公開資訊披露中引用本篇文章内容,需要擷取前瞻産業研究院的正規授權。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