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古代八百裡加急:如何做到?一天真的能跑800裡嗎?

作者:曆史無雙

其實啊,大家說的那個“八百裡加急”并不是真的意味着跑了整整800裡路!

這就跟咱們平時開玩笑一樣,是一種誇張的說法,其實還有五百裡加急和三百裡加急之類的。

而且,那啥,要告訴你的是呢,八百裡加急這種事兒可不止是一匹馬兒跑出來的,就算是号稱千裡馬的寶駒,一天頂多也就能跑個300到500裡路罷了。

古代八百裡加急:如何做到?一天真的能跑800裡嗎?

唐時候的一尺大概等于現在的0.303米,唐朝的一裡路相當于現在的454.2米,唐朝的八百裡路大約就是我們現在的726公裡。

也就是說啊,就算唐人的千裡馬一天能輕松奔出500裡,也不過是現在的454公裡而已,是以嘛,根本就不會有哪匹馬兒能一氣兒奔跑上800裡的路程,别說是千裡馬,就是超速跑車也難啊!

這個所謂的八百裡加急嘛,主要是通過古代咱們全國各個地方的驿站網絡來完成的,類似于接力賽跑,就是讓馬兒們輪流跑,一鼓作氣,才能在短短數小時内把書信送到目的地呢。

這個做法對馬兒們可真是傷不起啊,因為它們是用盡全力飛奔的話,體力消耗可是很大的,更何況那些參加跑八百裡加急的馬兒,那可是全驿站挑剩下的好馬咯!

一旦要讓馬兒們參加八百裡加急,那基本上就是意味着它們的生命即将走到盡頭了。

驿站的從業人員最怕的可就是遇上八百裡加急這樣的活兒了,他們為了保證效率,會拼命鞭打馬兒催它們快跑,等到抵達終點的那一刻,馬兒們基本上都筋疲力盡了,而不論是趕馬還是騎馬的驿卒們,也都累得暈頭轉向、氣息奄奄了。

古代八百裡加急:如何做到?一天真的能跑800裡嗎?

古時候的八百裡加急可是輕易不敢使用的,畢竟隻有遇到特别緊張、關乎生死存亡的大事兒。

比如說安史之亂的時候吧,那時安祿山就在範陽(現北京那邊)發動戰争,而唐玄宗當時正在長安(現在陝西那邊的西安市)的華清宮裡,這倆地方離着可遠了呢,足有3000多裡路。

結果唐朝的官員立馬就用八百裡加急這麼快的方式把安祿山起兵的事兒告訴了唐玄宗,唐玄宗在得知消息後六天就知道了這事兒。

那麼,到底是怎麼做到的呢?我們來看一下。

首先,最關鍵的就是要有完善的驿站系統了。其實早在很久以前,郵站就開始在咱們國家存在啦,當時可不叫驿站,而是叫郵、亭、驿、置之類的名字,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戰國時期呢!

古代八百裡加急:如何做到?一天真的能跑800裡嗎?

其中的郵,就是專人一步一步走出去送公文;亭呢,就是給送公文的郵差和來回奔波的官員、使者準備的簡陋住所;

而且除了能送文書之外,還能提供住宿甚至運輸物資什麼的,那兒還有專門的驿騎和驿車,專門負責傳遞緊急檔案和軍事情報。

等到了秦始皇統一中原以後,他又開始修建從鹹陽一直通向全國各地的直道和馳道,這可不就是我們現代高速公路的原型嗎?當然啦,秦朝修建這些道路的初衷在于更好的傳播資訊和運送物資哦!

然後再來講講魏晉時期,這時候才正式被叫做驿站了,還頒布了《郵驿令》,用法律條文來嚴格管理驿站,要求驿站在傳送公文的時候絕對不能出岔子,必須準時、準确地送到目的地。

并且驿站管理的馬匹不能無緣無故地殘疾或死亡,不然就會受到嚴厲的懲罰(我猜這個《郵驿令》應該算得上是大陸曆史上第一部交通法)。

古代八百裡加急:如何做到?一天真的能跑800裡嗎?

你知道嗎,咱們隋唐那時候,朝廷就開始興建驿站了,這事兒可不小呢!

大約隔20到30裡就能看到一個,而且旁邊還有專門的從業人員和官員。

據曆史資料《大唐六典》記錄,唐朝全國光算起來就有1639個驿站,更别提還有配備的人員,足足有2萬多人;驿兵也是1.7萬之多。除了我們熟悉的陸地上的驿站,還有專門設在水路運輸通道上的水驿!

這個事還牽扯到明朝末年的一個人物,他叫李自成,他當年就在銀川那個位置當過一段時間的驿卒。

可惜呀,後來崇祯搞了一場改革,很多人都被淘汰掉了,包括李自成就失業了。他實在找不到生路,隻好選擇了起義反抗明朝,直接導緻了明朝的敗落。

不過話說回來,其實每個朝代的驿站都是自己獨立的系統,說到底,這個驿站主要就是用來: 傳達政府檔案和重要資訊、進行物資運輸以及給那些出差的官老爺住下休息的;每個驿站都有各自不同數量的人和馬匹。

比如“八百裡加急”的檔案或消息,就是通過這樣鋪開的驿站網絡來回傳送的。

你知道杜甫的那首《過華清宮絕句三首》吧?

古代八百裡加急:如何做到?一天真的能跑800裡嗎?

其中提到的“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說的就是這件事:

唐玄宗為了滿足他心愛的楊貴妃想吃嶺南荔枝的願望,居然動用了八百裡加急的方式運送荔枝。

荔枝産自兩廣地區,距離長安有整整3500裡遠,荔枝成熟的季節又剛好是夏天的6月至7月,是以就算八百裡加急,途中起碼也要花掉半個月以上時間,而且如果時間拖久了,那荔枝的口感肯定也會變得十分糟糕。

唐玄宗這麼做既費錢又傷民,卻還是願意破費去購買驿馬和驿卒。

但你可能不知道,八百裡加急可不是随随便便能用的,它需要付出極高的代價。

當某一個驿站接到的是八百裡加急的資訊後,就要立刻安排驿卒将馬兒訓起來,拼命奔跑着向下一個驿站疾馳而去,後面一連串的驿站遵照這個規律接力傳遞資訊,直到最後将資訊傳達到終點為止。

咱們再聊聊唐朝的規定,普通的馬兒每天最多隻能跑180公裡,相當于一般的檔案傳播速度;而稍微快些的馬可以跑300公裡,接近了三百裡加急的水準;

古代八百裡加急:如何做到?一天真的能跑800裡嗎?

最好的馬兒則每天最多跑500公裡,這可是五百裡加急的标準哦!至于那些超級緊急的“八百裡加急”檔案和情報嘛,那就沒法考慮到驿卒和馬匹的生命安全問題了。

要是在戰時遇到特别重要的秘密情報,人們可不會傻乎乎地隻派一個驿卒來傳遞,而是會像那樣放出好幾個驿卒同時傳遞同樣的緊急情報。

哪怕途中真的有某個驿卒被逮到了,也不會影響整個資訊的傳遞效果。每個封建王朝可都是依靠這些散布全國各地的驿站系統來傳遞公務檔案和情報,包含皇帝下發的各種诏書和指令,不同的檔案自然就得用不同的傳遞系統。

古代八百裡加急:如何做到?一天真的能跑800裡嗎?

這些遍及全國各地的驿站簡直就是封建王朝傳遞官方檔案的最佳利器啊!

也有人曾經好奇,那些傳遞緊急公文的驿卒豈不是很容易會遭到搶劫?

因為這些緊急公文對于普通的強盜來說根本毫無用處,他們得到這些資訊非但撈不着一丁點兒的好處,還很可能引來官兵的追殺。既然如此,那誰會沒事幹去搶劫這些驿卒呢?畢竟隻有處于社會大混亂的情況下,才可能有人敢于冒着巨大風險去搶劫這些驿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