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第一個睜眼看世界的中國人:被匈奴逼迫娶妻生子,如今後代過千人

作者:品古觀今

前言:

自漢朝建立以來,曆代君王都飽受匈奴侵略之擾,但是奈何實力不濟,隻能選擇不斷妥協退讓。漢武帝即位後,決心改變這一尴尬的現狀,于是放棄“和親”之策,決定采取軍事反擊手段。

第一個睜眼看世界的中國人:被匈奴逼迫娶妻生子,如今後代過千人

但正所謂“孤掌難鳴”。為了想要合擊匈奴的戰略,便有了第一個睜眼看世界的中國人。而這個人竟然因為一件事,被匈奴逼迫娶妻生子。

那麼,這個人是誰,他又做了哪些事情,以至于如今後代過千人?

事件緣由:

在秦末漢初,中原戰亂動蕩之際,匈奴趁機重新攻占河套平原,控制了整個北部草原。這一時期,匈奴在和中原王朝的較量中占據優勢,匈奴的南部邊界也在不斷的擴張中與西漢西北邊境相接。

在這樣一種特殊的地理方位下,匈奴無疑成為貧弱的西漢初建政權最大的外部威脅和隐患,而匈奴也由此到了發展的興盛時期,建立都臨大的軍事加隸制政權,匈奴開始四處擴張。

第一個睜眼看世界的中國人:被匈奴逼迫娶妻生子,如今後代過千人

由于西漢初期,漢匈力量對比懸殊,呈現匈奴強西漢弱分庭抗禮的特點,是以,西漢内部采取休養生息的政策,對待外部侵犯則多通過和親以緩解邊境沖突。

西漢初期,中原王朝曆代統治者的首要任務是維持社會穩定和發展經濟。面對實力強大的匈奴,和親是符合當時形勢的,一定程度上為西漢國力的恢複争取到較長時期和平安定的外部環境。

另一邊對匈奴而言,和親也産生了一定的積極作用。西漢王朝贈送的大量錦衣、絮缯、黃金使匈奴獲得了更多的經濟實惠。由此匈奴也逐漸的富饒起來。

第一個睜眼看世界的中國人:被匈奴逼迫娶妻生子,如今後代過千人

是以,從劉邦開始直到武帝初年一直堅持和親政策,同時加強邊防,增強防禦力量。武帝即位以後,西漢的國力大為提高,對匈奴作戰的條件成熟,武帝改變和親政策,

經過一系列準備,漢武帝準備對匈奴出擊。根據以往的經驗和教訓,漢武帝認為,匈奴冒頓單于以其強大的勢力侵占了西域幾十個小國,并利用他們剝奪來的财富和物資,來支援匈奴的對西漢戰争。

這些小國深受其害,不甘心被掠奪和欺壓。而匈奴戰俘中,說大月氏,是其中一個比較大的國家,對匈奴十分仇恨。這樣,漢武帝就決定派遣使者出使西域大月氏,以實作“聯系大月氏,斷匈奴右臂,夾擊匈奴”的戰略。

第一個睜眼看世界的中國人:被匈奴逼迫娶妻生子,如今後代過千人

為選得合适人選,朝廷下诏聘試。但在這時,一個小小的郎官應征接受了任務。這個人便是——張骞。

張骞的出現:

張骞生在一個書香門第,自小便聰慧過人,博覽群書。他曾随叔父張釋之學習,被譽為“漢代十俊”之一。長大之後,張骞通過科舉成為探花及第,一躍成為當朝的達官貴人。

作為大漢的外交使者,面對茫茫的漫長征途和困難險阻,還有途中的敵國險情,張骞都毫無畏懼,決心不辱使命!

第一個睜眼看世界的中國人:被匈奴逼迫娶妻生子,如今後代過千人

公元前139年(西漢建元二年),張骞接受出使西域的使命,尋找并聯絡曾被匈奴趕跑的大月氏,希望能夠與他們一起進攻匈奴。

盡管張骞不畏艱難險阻,毅然接下了漢武帝的任務,但他仍舊非常小心。他們乘着大量的水向西航行。他們不知道長途旅行會發生什麼。

臨行前,漢武帝前來送行。他的眼睛裡流露出一絲期待,因為必須穿越匈奴的勢力範圍,前方将會充滿未知數和兇險。不辱使命的他帶着随從甘父(堂邑父)等100多人從長安啟程,途徑隴西而後向西一路進發。

第一個睜眼看世界的中國人:被匈奴逼迫娶妻生子,如今後代過千人

為了到達目的地,他們必須先出玉門關和陽關,然後經過匈奴腹地,最後穿過沙漠。張骞進入河西走廊後,原打算僞裝越過,結果卻被匈奴巡邏的騎兵捉住。

不幸被捉:

匈奴士兵知道他是漢朝的官員,就把他活捉了,送到匈奴王庭單于那裡。當得知了張骞的企圖之後,不自覺地笑了,因為他覺得張骞太天真,跨過匈奴去聯絡大月氏,這就好比匈奴跨過漢朝去聯絡南越。

古話有“兩國交戰,不斬來使”,但是匈奴國與西漢國多有糾葛,早就勢不兩立,張骞一旦被抓,很可能就是性命難保。

第一個睜眼看世界的中國人:被匈奴逼迫娶妻生子,如今後代過千人

單于本想直接處死張骞,但想到還可以利用,就将他囚禁了起來。匈奴人似乎是常年圈養牲畜習慣了,對于抓來的人特别喜歡扣留圈禁,張骞也不能例外,被匈奴單于下令扣押。

在陰暗潮濕的囚牢中,張骞始終沒有放棄希望。通過向匈奴士兵問話,他了解到匈奴貴族對單于并不滿意,内部沖突重重。隻要耐心等待,總有反抗匈奴統治、争取自由的機會。

這期間匈奴人或是用武力逼迫,或是用好言相勸,亦或是許以高官厚祿。可以說匈奴人使出了渾身解數,來迫使張骞改變出使西域的志向。

第一個睜眼看世界的中國人:被匈奴逼迫娶妻生子,如今後代過千人

張骞被滞留匈奴十年。這期間,他時刻沒有忘記自己的使命,依舊将代表漢朝使節身份象征的一條牦牛尾藏在身邊。總想着逃走的機會。而且,匈奴人為感化張骞,還給他選了一個匈奴女子做妻子。

對方想着,如果張骞能夠在匈奴娶妻生子組建家庭,那麼一定會被慢慢同化。而且還為了防止張骞趁其不備,私自逃跑,想借家眷與骨肉,将其拴住。

張骞在這個妻子的幫助下,認識了很多沙漠和草原的知識。但張骞始終秉持漢節、不辱使命,心懷出使大月氏一事。

第一個睜眼看世界的中國人:被匈奴逼迫娶妻生子,如今後代過千人

在匈奴度過10多年的半囚犯式生活後,張骞終于找到機會逃了出來。十年的時間足以改變許多事情,在這十年裡,武帝韬光養晦,終于在“戰神”衛青的帶領下取得抗擊匈奴的首勝。

也就是在這時張骞得以逃離匈奴的監視,繼續完成出使大月氏,抗擊匈奴的使命。

抗擊匈奴:

漢武帝對匈奴發動了大規模的戰争。規模最大的有三次戰役。第一次叫河南戰役,也就是這次的首勝。

武帝派衛青出擊匈奴,這次軍事行動中,漢武帝果斷地任命衛青為車騎将軍,迎擊匈奴。初次與匈奴交戰,衛青就嶄露鋒芒,脫穎而出,表現了傑出的軍事才能。

第一個睜眼看世界的中國人:被匈奴逼迫娶妻生子,如今後代過千人

漢武帝一開始親自部署戰略計劃,分派四路将軍各領一萬騎兵展開反擊。四路分别是:車騎将軍衛青直出上谷,騎将軍公孫敖從代郡出兵,輕車将軍公孫賀從雲中出兵,骁騎将軍李廣從雁門出兵。

結果公孫賀無功無過;公孫敖損失七千多人,最後重金贖買死罪,貶為平民;李廣作為将領,自己都叫匈奴人俘虜了去,最後使詐逃回;唯有衛青直搗龍城,獲首虜七百人,取得龍城大捷。

到了第二年,匈奴兵分三路,突破長城關塞,大舉進犯。漢武帝又派遣的是衛青和李息兩位将軍急速出兵,而且這次在軍隊行進中還實行迂回戰術。

第一個睜眼看世界的中國人:被匈奴逼迫娶妻生子,如今後代過千人

衛青、李息率部秘密出塞後,從雲中向西大迂回。兩部先沿黃河北岸西進,在秦長城的掩蔽之下迅速推進至高阙塞并占領之,切斷駐守河南地的匈奴白羊、樓煩二王與匈奴腹地的聯系。到這時漢軍的戰術非常成功,匈奴白羊、樓煩二王仍不知後路被斷。

衛青率部迅速沿黃河西岸南下,完成對河套及其以南地區的迂回包抄,突然掩襲匈奴白羊王、樓煩王部,二王部在猝不及防之下被一舉擊潰。匈奴二王隻率少數親兵逃遁。

此役衛青率漢軍殲敵數千人,俘獲“伏聽者3071人及牛羊百餘萬頭,收複了河南地全部土地,穿行千餘裡到達隴西,漢軍損失微乎其微。

第一個睜眼看世界的中國人:被匈奴逼迫娶妻生子,如今後代過千人

經此一戰,漢朝收複河南地,并設立朔方、五原兩郡,徙民10萬口居之。收複河南地解除了匈奴從河套地區南下對西漢首都長安的威脅。

從此之後,漢朝和匈奴之間的戰争形勢開始發生了轉換,漢軍轉入攻勢,而匈奴則轉為守勢。成為了漢武帝時期漢朝與匈奴作戰的轉折點。

趁此機會,張骞也得以順利的逃脫,這也為後邊到達大月氏起到了關鍵作用。

到達大月氏:

在妻子的幫助下,張骞和剩下不多的幾個的使團人員逃出了匈奴人的看管。他們一路西行,克服重重艱難險阻,他們來到大宛國,進入了比較安全的地帶。

第一個睜眼看世界的中國人:被匈奴逼迫娶妻生子,如今後代過千人

張骞以堅忍的毅力,克服重重困難,終達目的地,到了大宛。對于張骞的到來,大宛王非常高興,并親自安排向導負責張骞的行程,護送去往大月氏。

不料,定居妫水(今阿姆河)北岸的大月氏早已遠離匈奴的侵擾,百姓安居樂業,無意再報複匈奴。張骞在這邊停留一年左右的期間,多次試圖勸服月氏王聯合漢朝夾擊匈奴。豈料大月氏以兩國路途遙遙,若共同抗擊匈奴恐難以彼此援助為由,回絕了張骞的請求

大月氏國本就想與西漢王朝兩國修好,也不願再同匈奴國紛争亂鬥下去,便與西漢結為了盟友。

第一個睜眼看世界的中國人:被匈奴逼迫娶妻生子,如今後代過千人

張骞在大月氏住了一年多,始終未能說服新大月氏王與漢朝聯盟共同夾擊匈奴,期間又聯系其他小國,想建立聯盟,都沒有達成目的。隻得從月氏離開。于是一行人決定啟程回國。他們沿着南山、打算繞道羌人聚居的地方前行。

啟程回國:

在向東歸回漢地。然而歸途的路上,他再次被匈奴截獲。這一次,張骞被嚴密看管,根本無法突圍。在匈奴牢獄中,張骞想起自己遙遠的家鄉和親人,淚水不禁奪眶而出。他時時刻刻牽挂着遠在封地的母親,想念她一定非常擔心自己。

後來匈奴爆發内亂,王庭大亂。張骞趁機突圍逃脫,張骞他們終于又逃離了匈奴人的看管,一路東行,于次年回到都城長安。張骞和他的使團一去一返便是十三年。整個使團回到長安時就剩下十多人!

第一個睜眼看世界的中國人:被匈奴逼迫娶妻生子,如今後代過千人

第一次西域之行結束。盡管和月氏結盟的目的并未達成,但是張骞還帶回了對于西域各國的風土人情等各種情況的一手資料,使得大漢的影響力遠達蔥嶺地區,為大漢與西域各國的交往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漢武帝聽後大悅,直接封張骞為太中大夫,封甘父為奉使君。此後,有了第一次出使西域的經曆,張骞利用自己對西域的了解,參加了衛青出擊匈奴的戰争,因而被封為博望侯。封地就在現今河南省方城縣博望鎮。

之後,漢武帝劉徹為了一舉根除匈奴大患,再度派遣張骞出使西域,打算将西域各國聯合起來一起對抗匈奴。

第一個睜眼看世界的中國人:被匈奴逼迫娶妻生子,如今後代過千人

這次西行,張骞徹底打開了中西之間的交通之路。從此,西域各國紛紛派遣使者往來大漢,并且各地商胡販客也是絡繹不絕。回到大漢之後,張骞一直居住在封地方城,其妻子兒女也一直生活在那裡。

據說,張骞的後人祖祖輩輩一直都生活在故居,直到現在,據說他的後代已然超過3000人,可謂是子孫豐茂了。

結語:

從張骞出使西域到最終高官厚祿等等事件,都可以看出通過派遣張骞出使西域,漢武帝成功地讓中原内地的人們了解到了西域的實況,而張骞出使西域,雖然曆經艱辛,但為漢朝開拓西域貿易和聯系做出了重要貢獻。

第一個睜眼看世界的中國人:被匈奴逼迫娶妻生子,如今後代過千人

出使西域也成功地打通了亞洲内陸交通要道,與西歐諸國建立了友好往來,促進了東西方經濟文化的廣泛交流,這在中國曆史上也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漢書》

《史記》

《資治通鑒》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