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韓信母親墓被盜挖5米,最新回應:盜洞回填、破損監控已換新

作者:現代快報

視訊加載中...

近日,有文物愛好者發視訊稱,江蘇淮安韓母墓出現盜洞,有5米深,墓葬的視訊監控被破壞,引起衆多網友關注。12月27日,現代快報記者從警方獲悉,文保機關發現盜洞後,立即報警處理,經調查判定文物沒有被盜。淮安市清江浦文旅局表示,目前,盜洞已回填,破壞的監控已重新安裝。

韓信母親墓被盜挖5米,最新回應:盜洞回填、破損監控已換新

△盜墓賊挖的洞口

韓母墓盜洞深5米,暫未發現文物被盜

韓母墓,即漢初大軍事家韓信母親之墓,是淮安市級文物保護機關,位于清江浦區城南鄉先鋒村,但村子現在已拆,周圍鮮有人迹,管理困難。經過2000多年風風雨雨的侵蝕,韓母墓仍高約8米,底直徑達20米,墓墩十分堅實,但墓身的南面和西面受到嚴重破壞,淮安市清江浦區已組織專門力量對韓母墓進行了修繕,并拟廣植松柏花草,圍成院欄,以供遊人憑吊和觀賞。

韓信母親墓被盜挖5米,最新回應:盜洞回填、破損監控已換新

現代快報記者了解到,近日,淮安文物愛好者姚先生趁着冬至前往韓母墓參觀,卻發現墓葬一處有着5米深的盜洞,盜洞附近散落着白膏泥。記者看到,盜洞的位置位于石碑右後方。目前,文保部門和公安部門已經展開調查,追查盜墓賊,城南鄉派出所已将此案移交給市警察局進行調查偵辦。據初步核實,韓母墓沒有文物被盜。

姚先生告訴記者,白膏泥是戰國末期到西漢初期古墓密封材料,疑似來自墓葬内部。在他翻看12月8日參觀的視訊時發現,當時盜洞的位置就已經有白膏泥塊了,他猜測,盜墓賊踩點至少大半個月了。發現盜洞後,姚先生立即反映了此問題,并持續關注。12月24日,姚先生再次前往韓母墓,發現盜洞已回填,但是監控裝置還沒有換新。

周圍鮮有人至,管理者呼籲加大保護

韓母墓被盜後,網友衆說紛纭,有網友認為,韓母墓裡早就沒什麼寶貝了,人質疑此墓的真實性,還有網友建議要多裝幾個能報警的監控。

在韓母墓附近懸挂着“文物安全直接責任人公告公示”銘牌,12月27日,記者聯系了牌子上的文物安全管理者陳平。陳平表示,監控不确定是什麼時候壞的,韓母墓之前被清江浦區文保部門劃分給屬地先鋒村,他是村裡的村幹部,但是村子已拆遷,他們沒有辦法24小時在這裡看守。記者發現,2022年就有消息稱韓母墓被盜,陳平希望政府相關部門能加強對韓母墓的保護措施,避免此類事件的發生。

27日,記者從淮安市清江浦區文旅局獲悉,案件發生後,文旅局迅速反應,韓母墓巡查員由原先的1人增加到2人,清江浦區文旅局也向市級管理部門申請經費,在韓母墓安裝監控。截至發稿前,監控已安裝到位。

備受關注,漂母墓儲存完好

關于韓母墓,淮安文保界人士都熟稔一段史:故城東有兩冢,東陵韓母、西陵漂母……秦漢時期的淮陰城,位于今天的淮安市淮陰區馬頭鎮。這裡是韓信的家鄉,埋着他的兩位母親,北魏著名地理學家郦道元《水經注·淮水》中記載,漂母墓在淮陰故城之城東,漂母墓的東邊是韓母墓。2000多年以來,東陵韓母、西陵漂母成為淮安的地标性曆史遺存。

韓信母親墓被盜挖5米,最新回應:盜洞回填、破損監控已換新

北宋曆史地理學家樂史在《太平寰宇記》卷一百二十四“楚州淮陰郡淮陰縣”條目下記載:“韓信城:信本此縣人,其冢宅處所并存,後受為侯,因築此城。”冢是指韓信母親的墓葬(韓母墓),宅是指韓信家居時的處所。司馬遷在《史記·淮陰侯列傳》裡寫道:“淮陰人為餘言,韓信雖為布衣時,其志與衆異。其母死,貧無以葬,然乃行營高敞地,令其旁可置萬家。”太史公當年遊曆中國時,曾親赴淮陰,憑吊了韓母墓,考察了韓信少年落魄時的情景。

在韓母墓被盜後,姚先生前往漂母墓進行憑吊。現墓直徑50米,高20米,仍顯得格外壯觀。漂母墓于1987年9月24日,被淮陰市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一批淮陰市文物保護機關;2002年10月22日,江蘇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五批江蘇省文物保護機關。墓北有石碑兩方,左碑上書“漂母墓”,并有附文,記載漂母食信于淮陰的事迹。北魏郦道元《水經注》中對于漂母墓的記載為:“周回數百步,高十餘丈,昔漂母食信于淮陰,信王下邳,蓋投金增陵以報母矣。”傳說漂母去世時,韓信非常哀傷,命十萬将士每人一抔土,築成一座小山墳冢,規制堪比王侯。取土的地方被掘成大塘,距淮陰城外的東嶽廟很近,人稱泰山湖。目前,漂母墓是江蘇省不可移動文物,外觀保護完好,并有專人值班護守。

現代快報+記者 李子璇

(校對 張靜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