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韩信母亲墓被盗挖5米,最新回应:盗洞回填、破损监控已换新

作者:现代快报

视频加载中...

近日,有文物爱好者发视频称,江苏淮安韩母墓出现盗洞,有5米深,墓葬的视频监控被破坏,引起众多网友关注。12月27日,现代快报记者从警方获悉,文保单位发现盗洞后,立即报警处理,经调查判定文物没有被盗。淮安市清江浦文旅局表示,目前,盗洞已回填,破坏的监控已重新安装。

韩信母亲墓被盗挖5米,最新回应:盗洞回填、破损监控已换新

△盗墓贼挖的洞口

韩母墓盗洞深5米,暂未发现文物被盗

韩母墓,即汉初大军事家韩信母亲之墓,是淮安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清江浦区城南乡先锋村,但村子现在已拆,周围鲜有人迹,管理困难。经过2000多年风风雨雨的侵蚀,韩母墓仍高约8米,底直径达20米,墓墩十分坚实,但墓身的南面和西面受到严重破坏,淮安市清江浦区已组织专门力量对韩母墓进行了修缮,并拟广植松柏花草,围成院栏,以供游人凭吊和观赏。

韩信母亲墓被盗挖5米,最新回应:盗洞回填、破损监控已换新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近日,淮安文物爱好者姚先生趁着冬至前往韩母墓参观,却发现墓葬一处有着5米深的盗洞,盗洞附近散落着白膏泥。记者看到,盗洞的位置位于石碑右后方。目前,文保部门和公安部门已经展开调查,追查盗墓贼,城南乡派出所已将此案移交给市公安局进行调查侦办。据初步核实,韩母墓没有文物被盗。

姚先生告诉记者,白膏泥是战国末期到西汉初期古墓密封材料,疑似来自墓葬内部。在他翻看12月8日参观的视频时发现,当时盗洞的位置就已经有白膏泥块了,他猜测,盗墓贼踩点至少大半个月了。发现盗洞后,姚先生立即反映了此问题,并持续关注。12月24日,姚先生再次前往韩母墓,发现盗洞已回填,但是监控设备还没有换新。

周围鲜有人至,管理员呼吁加大保护

韩母墓被盗后,网友众说纷纭,有网友认为,韩母墓里早就没什么宝贝了,人质疑此墓的真实性,还有网友建议要多装几个能报警的监控。

在韩母墓附近悬挂着“文物安全直接责任人公告公示”铭牌,12月27日,记者联系了牌子上的文物安全管理员陈平。陈平表示,监控不确定是什么时候坏的,韩母墓之前被清江浦区文保部门划分给属地先锋村,他是村里的村干部,但是村子已拆迁,他们没有办法24小时在这里看守。记者发现,2022年就有消息称韩母墓被盗,陈平希望政府相关部门能加强对韩母墓的保护措施,避免此类事件的发生。

27日,记者从淮安市清江浦区文旅局获悉,案件发生后,文旅局迅速反应,韩母墓巡查员由原先的1人增加到2人,清江浦区文旅局也向市级管理部门申请经费,在韩母墓安装监控。截至发稿前,监控已安装到位。

备受关注,漂母墓保存完好

关于韩母墓,淮安文保界人士都熟稔一段史:故城东有两冢,东陵韩母、西陵漂母……秦汉时期的淮阴城,位于今天的淮安市淮阴区马头镇。这里是韩信的家乡,埋着他的两位母亲,北魏著名地理学家郦道元《水经注·淮水》中记载,漂母墓在淮阴故城之城东,漂母墓的东边是韩母墓。2000多年以来,东陵韩母、西陵漂母成为淮安的地标性历史遗存。

韩信母亲墓被盗挖5米,最新回应:盗洞回填、破损监控已换新

北宋历史地理学家乐史在《太平寰宇记》卷一百二十四“楚州淮阴郡淮阴县”条目下记载:“韩信城:信本此县人,其冢宅处所并存,后受为侯,因筑此城。”冢是指韩信母亲的墓葬(韩母墓),宅是指韩信家居时的处所。司马迁在《史记·淮阴侯列传》里写道:“淮阴人为余言,韩信虽为布衣时,其志与众异。其母死,贫无以葬,然乃行营高敞地,令其旁可置万家。”太史公当年游历中国时,曾亲赴淮阴,凭吊了韩母墓,考察了韩信少年落魄时的情景。

在韩母墓被盗后,姚先生前往漂母墓进行凭吊。现墓直径50米,高20米,仍显得格外壮观。漂母墓于1987年9月24日,被淮阴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一批淮阴市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10月22日,江苏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五批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墓北有石碑两方,左碑上书“漂母墓”,并有附文,记载漂母食信于淮阴的事迹。北魏郦道元《水经注》中对于漂母墓的记载为:“周回数百步,高十余丈,昔漂母食信于淮阴,信王下邳,盖投金增陵以报母矣。”传说漂母去世时,韩信非常哀伤,命十万将士每人一抔土,筑成一座小山坟冢,规制堪比王侯。取土的地方被掘成大塘,距淮阴城外的东岳庙很近,人称泰山湖。目前,漂母墓是江苏省不可移动文物,外观保护完好,并有专人值班护守。

现代快报+记者 李子璇

(校对 张静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