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同樣是用腳踩,憑什麼茅台不被罵?

作者:品牌新發現

什麼品牌這麼剛,被曝光了員工在工廠中的房間洗腳都不怕?答案是茅台。

最近,茅台制作過程中需要用腳踩酒曲的事情又被翻了出來。

1

前幾天,網絡上突然流傳出來一組疑似茅台員工洗腳的照片。

畫面中,一群穿着碎花工作服、戴着花頭巾的女員工坐在小木凳上,腳踩着洗腳盆,正準備用花瓣水洗腳的樣子。

同樣是用腳踩,憑什麼茅台不被罵?

如果這樣的場景還不足以讓人看懂,那麼接下來的照片則可以直覺地說明這些女員工的責任——腳踩酒曲,以供釀酒。

同樣是用腳踩,憑什麼茅台不被罵?

據知情網友透露,這是茅台酒釀造裡一個工序的準備工作,是多年來既定的流程。

還有網友扒出了茅台之前公布的腳踩酒曲工序中的照片——

同樣是用腳踩,憑什麼茅台不被罵?

見識過了著名的腳踩老壇酸菜事件,大衆對腳踩發酵食物的負面印象可以說相當深刻。

曾經陪伴多少網瘾少年的便捷宵夜,老壇酸菜泡面,因酸爽口味風靡一時,卻因腳踩酸菜事件曝光後銷量下滑,甚至被完全抵制。不少消費者至今看到貨架上的老壇酸菜泡面,仍心有餘悸,不敢下手。

由此可見,用腳踩發酵的傳統工藝,誕生于食品衛生标準尚未統一規範的過去,如今已太能被現代人所接受。

這次茅台“少女洗腳照”曝光後,與當初老壇酸菜的腳踩新聞不同,這一消息雖然沒有為茅台引來什麼差評,但同樣也有人發問:為什麼一定要用足部,給進嘴的食物“按摩”?

2

實際上,茅台早在幾年前推出的紀錄片裡,就已經向大衆大大方方介紹過光腳踩曲的傳統工藝:因女性員工體重輕,用勁巧,能夠踩出外緊内松的酒曲,是死闆僵化的機器所達不到的效果,也是制作茅台酒的不可或缺的一環,是以茅台一直延用這道程式。

此外,“腳踩酒曲”這一工藝已經流傳了千年,有着悠久的曆史,我們不能因為不了解而随意指摘。

了解了這層意義後,網友們對茅台曝光的光腳踩曲一事,也就從震撼轉為了了解。更有好奇網友挖掘出了茅台招聘踩曲女工的嚴苛标準,點名要求211大學畢業生,年薪也高達15萬。

盡管這則招聘啟事的真實度存疑,但茅台酒曲制造過程的層層把關是毋庸置疑。

同樣是用腳踩,憑什麼茅台不被罵?

另外,和傳言中不同,光腳踩曲是高強度高耗力的工種,也并非是物化女性的噱頭式流程。

層層篩選後聘來的女員工,足部需要先經過仔細的消毒,再使用花瓣增香去味後,按照規定腳踩酒曲,突出的還是傳統工藝的魅力,這樣的酒曲釀酒不僅風味更佳,也是茅台酒文化的重要部分之一。

是以,浏覽相關新聞的評論區,更多的還是認可的聲音。網友表示,老壇酸菜吃不得,但茅台是喝得的!畢竟是茅台,這麼做一定有他的道理!

憑借着一如既往的高品質和國民度極高的好口碑,茅台的這場輿論危機,不攻自破。

3

看到這裡也許有人發問:同樣是“足部工藝”,老壇酸菜的輿論和茅台踩曲的輿論,差别咋這麼大?這兩級的風評,絕對不是網友在搞“雙标”。

當年轟動一時的土坑腳踩酸菜,之是以惹得網友震怒,是因為表面幹淨的友善面酸菜包,打着老壇酸菜的噱頭,實際卻是随意腳踩的肮髒土坑酸菜。

同樣是用腳踩,茅台的工序是放在最開始,後面還有一道道殺菌消毒的工序。

而“土坑酸菜”腳踩幾乎是最後步驟,勞工們未經消毒的腳,亂扔的煙頭,吐的痰,讓人看一眼就惡心至極,拿什麼和茅台消毒殺菌嚴謹的“腳踩酒曲”相比。

同樣是用腳踩,憑什麼茅台不被罵?

反觀茅台,堅持人工踩曲不為縮減成本,踩過的酒曲在發酵的過程中還需要進行多次的高溫蒸煮。最後,最終釀好的白酒還不是直接從酒曲中過濾出來,而是通過空氣蒸發出來的,與光腳接觸過的酒曲沒有任何直接接觸,這個過程是透明化的,大衆完全不用擔心衛生問題。

由此可見,被消費者信任的品牌,自有其若幹年如一日不出纰漏的嚴格品質管理。

另外,品牌平日裡注重展現産品工藝、宣傳品牌文化,加深消費者認知,比如公布釀造流程的茅台和展示生産工廠中的房間衛生情況的衛龍辣條,就能在可能被誤解的關鍵時刻,讓一場輿論危機于無聲中消弭。